鲁钧;张泉民;王跃平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9月到2011年11月之间的52名以乳头溢液为主诉收入住院的患者资料,均行患侧乳腺导管造影后钼靶摄片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本次收集病例中,有28例溢液性质为血性溢液,有20例溢液性质为透明及淡黄色溢液,其余4例为乳汁类.52名乳头溢液中50例与病理分析一致,2例误诊,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6.1%以上.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临床诊断中有很高的确诊率,可作为乳头溢液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一大辅助工具.
作者:邱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动脉硬化,外伤等其它因素可使血管内形成栓子,其栓子大小,栓塞血管的不同在人体任何部位可形成栓塞后不及时治疗导致梗死.两侧颞部皮层区低密度阴影不少人误认为脑皮质萎缩,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甚至认为是正常.颞部皮层区脑梗死在文献上报道很少.结果 本文通过83例影像分析,其中两侧颞区单独低密度阴影单独存在的9例大部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或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结论 老年性皮层下脑梗死是可单独发生,或岛叶栓塞或梗死并发,或常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并发.其主要影像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颞区皮层区低密度阴影后导致双侧颞区脑皮质萎缩改变.
作者:韩先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对2012年2月-2012年9月间我院诊治的绝经后取环23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3例,均为绝经后取环,年龄43-75岁,平均52.4岁,绝经年限3个月-29年,平均3.5年.放置时间17-38年,平均24.6年.自然分娩者195例,剖宫产分娩者38例.本组全部为金属圆形环.外院取环失败28例,外院残留环7例.本院取环失败2例,术中穿孔1例,残留环1例,合并子宫肌瘤12例,术中发现环与宫壁粘连14例,宫颈物理治疗者67例,宫腔镜检查6例.术前宫颈准备22例,术中宫颈注射128例,无痛取环35例,超声引导取环48例.
作者:刘晶冬;时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艾滋病(AlDS)病人,并为求询者提供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危险和预防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方法 在性病门诊设置艾滋病咨询室,提供规范的VCT服务.结果 前来就诊咨询的人员,传授防艾滋病预防知识及行为干预.结论 在性病门诊开展VCT服务,可以吸引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接受咨询、检测,有效干预、预防性病、艾滋病.
作者:任雅萍;雷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保守手术治疗中米非司酮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40例实施腹腔镜单纯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回顾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治疗后两组β-HCG水平均有下降表现,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切除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保守治疗中加用米非司酮应用,可有效降低输卵管切除率,提高预后,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任玮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干预护理后ADL和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故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辅以一定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杨在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CT检查方法及表现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胰头7例,胰尾5例,胰体1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在3.2cm×4.cm0-8.7cm×12.4cm之间,动脉增强期、静脉增强期实质部分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位始终处于低密度影,无强化.12例患者包膜完整,3例患者存在侵袭性包膜不完整情况.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较为明显,诊断价值重要,诊断时英语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囊性假囊肿相鉴别.
作者:于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进行本次实验,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治疗,止咳治疗,抗病毒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显效率为52.50%,实验组患儿显效率为87.50%,两组患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付金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初24小时内在急诊中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急诊科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稳定,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增高,顺利度过危险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的护理非常关键,科学及时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转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妇科急腹症的病因及鉴别诊断进行研究,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以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诊断及治疗的6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常见的导致急腹症的疾病有异位妊娠、感染性疾病、内出血性疾病及肿瘤并发症等,借助B超,腹腔镜,必要时开腹探查可以明确诊断.结论 妇科急腹症虽病因复杂,症状转变迅速,但多以多发病为主,因此根据临床症状及B超,腹腔镜检查可以确诊,对于部分难以确诊患者必要时可开腹探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探讨纤维咽喉镜下咽喉部异位取出术的护理,对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在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纤维咽喉镜下咽喉部异位取出术的患者,分析其中的80例患者,患者的年龄在10-60岁之间,为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护理以及手术后的护理,还有手术中的护理,将采用的护理方法都进行记录对护理以后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 我院对要进行纤维咽喉镜下咽喉部异位取出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因此患者全都出院,部分患者提前出院,患者的满意度高.结论 用纤维咽喉镜下为患者检查或者取出咽喉部位的异物为患者带来的痛苦小且操作快捷,为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以及治疗的相关指导,在手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出院,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伟晶;刘欣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血塞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好,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新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资料与1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血管瘤组患者年龄较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发生部位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此疾病发生率较低,需要医生引起注意.
作者:徐晓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倒睫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本文探讨一例眼睑内翻倒睫的矫正手术及并发瘘道的处理,认为在行部分睑板切除术时,如果不慎切断了睑板,一定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缝合,避免有空腔形成,以做到手术的完整与高效.
作者:孙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病理生理学理论性强,难教,难懂,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就更需要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利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作者:马丽亚;季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92例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到98.91%;所有患者在术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随访中均未发现复发者.结论 临床上使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不仅治疗效果好、疗程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虹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路径的实用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的58名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护理健康路径进行全程护理,可减少患者卧床时间、缩短住院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结论 推广应用护理健康路径可以有效地减轻子宫全切术术患者因患疾病、手术创伤、生理改变等造成的多重打击,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艳;韩影;任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性的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所接诊的80名的普外科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按照护士方式的不同,将他们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B组),经过8周的护理时间,在仔细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这些症状仔细记录,并做一定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A组)所获得满意度好,期间患者的疼痛的分级以及心理情绪上的反应都有比较好的改善,同时在循证护理下,患者还更加了解了相关疾病的具体知识,这些方面都比对照组(B组)要好.结论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提高护理质量,获得患者的好评.
作者:周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98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术中常规宫壁注射催产素20u,剖宫产术后清理阴道积血,试验组将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照组不放置米索前列醇,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张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应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4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平均每组47例.常规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顾玉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