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周金兰

关键词:手术室, 精细化管理, 护理质量, 手术效率
摘要:目的 研究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及手术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准备时间、接送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手术室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接送时间及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SBAR沟通模式提高骨科新毕业护士医护沟通能力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提高骨科新毕业护士医护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科进行轮科的新毕业护士25名,进行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培训,并使用SBAR沟通模式与医生进行医护沟通,比较实施SBAR前后护士的医护沟通能力评分.结果 干预后新毕业护士的医护沟通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新毕业护士的医护沟通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作者:钟金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肛肠手术后排尿障碍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预防肛肠手术排尿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行肛肠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49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排尿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排尿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循证护理对肛肠术后患者的恢复可起到关键作用,能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排尿障碍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产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其护理满意度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实施综合性的全面护理,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吴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服务实施体会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调整前后2年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调整前1年采用常规服务模式,调整后1年实施优质服务理念模式,分别随机抽查300件无菌器械,检查其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等,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实施优质服务后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服务理念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促使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包装达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祁巨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子宫脱垂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子宫脱垂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7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待及时、巡视病房、生活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方面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脱垂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竹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及感染预防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及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1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恶露平均时间、子宫进入盆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感染率为22.9%,观察组产妇感染率为5.6%,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加快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进程,降低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曾毓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龄患者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行开胸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状况进行探讨,针对其不足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结果 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且有2例患者行二次开胸手术.52例患者在术后48 h~72 h拔管,其余患者在术后7 d内依次拔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结论 针对高龄患者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拔管时间,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于我院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其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检查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差不大(P>0.05);检查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给予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鞠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Pegasus留置针预防护士针刺伤的效果研究

    目的 评价Pegasus留置针预防护士针刺伤的效果.方法 比较2014年-2016年我院儿科、胸外科和消化科安全型留置针输液量在各病区总输液量中所占的比例,以及3个病区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结果 儿科病区安全型留置针输液量所占比例(47.45%)显著大于胸外科(19.46%)和消化科(24.88%);儿科病区护士针刺伤发生率(0例/千·人次)明显少于胸外科(53.5例/千·人次)和消化科(8.8例/千·人次).结论 安全型留置针在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140例ICU使用导尿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57%);观察组情绪状态为(84.92±15.84)分、身体状况为(83.24±17.03)分、认知能力为(90.16±16.9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使用导尿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观察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360例艾滋病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各680例.对比2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素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共情护理对妇科术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4月-2017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74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则联合实施共情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P<0.05);观察2组住院时间、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可对患者生理、心理等产生积极影响,改善康复速度及康复效果.

    作者:卢玉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早期抬臀训练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抬臀训练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2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抬臀训练,对比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胃肠道功能异常者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在术后接受早期抬臀训练,可以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梅治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78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高于参照组的76.92%(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参照组的20.51%(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积极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佘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产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分娩方式、剖宫产手术因素影响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8.00%)较对照组(5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选择剖宫产手术受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及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选择剖宫产受社会因素影响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较对照组(8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柯柯;周灵虹;郑玲;樊欢;王素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术中人性化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术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6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8例.采用一般护理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术中人性化护理的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量为(85.66±10.22)mL,观察组出血量为(36.22±7.1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术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小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实施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戴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脑创伤术后脑积水给予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脑创伤术后脑积水给予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78例给予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的脑创伤术后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脑创伤术后脑积水时, 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谢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17年3月-5月收治的12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系统性分析,采取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听力及耳鸣情况.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满意陪伴的照护,心理情况得到改善123例,听力上升114例,耳鸣情况得到缓解122例,三者均得到改善的患者视为有效,共106例,有效率为83%,预后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系统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避免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两种输注方式在老年患者肠外营养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肠外营养在普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普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营养,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入肠外营养.对比2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局部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营养能有效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婷;穆睿华;杨阳;邓立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