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云云;李晓琳
目的 探讨尿套接尿在男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尿失禁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留置尿管组45例和尿套组45例,对比2组尿路感染及皮肤改变情况.结果尿套组尿路感染低于留置尿管组,皮肤改变率低于留置尿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套接尿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明显优于留置导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秀群;吴碧昭;何锦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结果静脉给药缺陷率由活动前的16.67%降至活动后的8.0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静脉给药缺陷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薛毓玲;刘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2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熊拥鹏;闻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对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予以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甲亢患者的不良情绪,重建患者的心理平衡,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1月我院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P<0.05);观察组护理后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玉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75±5.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4±4.85)分(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淑英;蔡霞;黄志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蔡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新入感染科护士应通过认真挑选带教老师,对新入科护士首先进行心理层面带教,促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专科护理能力,缩短培养周期,使新入科护士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并很快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积极、合理、有效的心理层面带教对新入科护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而且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66例于2015年1月—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BRP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与复发率分为别93.94%,9.09%,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与复发率分别为72.73%,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92例)和(9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临床护理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尚润;徐春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级本科护理学专业25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151人,对照组10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并运用创造力倾向量表对2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试验组学生对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显示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分相对较高;试验组的创造力倾向总分及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等4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采用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杨丽全;郑玉仁;吴秋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广义地说, 护理纠纷是因护理问题引起的医患双方的争议;狭义地说,护理纠纷是指发生在护患之间,因患方对医方的护理服务不满,与医方发生的争议[1].现在的人们对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相应对医疗水平和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针对护患纠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相当重要.
作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青光眼手术患者使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收集青光眼手术患者44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平均眼压、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平均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平均眼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丽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肱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连续护理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肱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1.1%,对照组为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肱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连续护理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赵夏;况桂英;余春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医院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职工7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3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观察所有职工于管理模式推行前以及推行2年后患者安全文化状况,直接和非直接接触患者职工的认知情况.结果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干预后职工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直接和非直接接触患者职工的认知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患者安全文化影响显著,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刘建平;李凌;俞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度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37名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度实施传统带教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4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交流方面作用显著,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还可以促进教师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李燕珍;陈素美;吴亚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2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所有患者行关节镜治疗,甲组行普通护理,乙组强化术后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 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护理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显著比甲组好(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方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代谢综合征人群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62例)与研究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代谢综合征人群实行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克凤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