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霞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42例进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4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巧凤;汪露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33例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8%,63.6%,33.3%和24.2%。现存活8例,死亡25例,复发和转移死亡占80%。结论老年人大肠癌多有伴发疾病,手术前认真进行评估和处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预后,其主要死因是复发和转移。
作者:马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过一组数字,在地球上,每10 s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的并发症而死亡,同时有2例新的糖尿病发生。据此计算,全球一年有300万人死于糖尿病。根据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相当于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糖状态者。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它在悄无声息中吞噬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目前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低,患者经常出现病情反复、难以控制,甚至不断恶化的局面,导致这一状况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患者在预防、干预和治疗疾病的漫长过程中,存在着阻碍病情控制、康复的因素:说了,但未必听见;听了,但未必理解;理解了,但未必能接受;接受了,但未付诸行动;行动了,但未必能长期坚持[1],不能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了用药外,还应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2]。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异常引起的具有全身性危害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现阶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高危因素可以预防,但还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综合的改善生活方式和临床“五驾马车”治疗,积极消除多种高危因素,以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慢性疾病。煤矿社区与全国一样糖尿病也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积极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并发症的控制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健康促进是一种见效快、投资少的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和社会实践,我们总结了一系列科学、简单、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可极大地延缓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凤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的各种荧光核型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抗核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双链DNA抗体采用胶体金标记免疫斑点渗滤法(DIGFA)。结果43例SLE患者中,同时采用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两种方法检测,同时阳性的有31例,单独抗核抗体阳性确诊SLE的有5例,单独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确诊SLE阳性的有7例。其中荧光核型均质型9例,斑点型5例,核模型4例,混合型18例。结论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从而提高了SLE确诊率的作用。
作者:裴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隐性乳腺癌及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8月我科确诊的63例乳腺癌、隐性乳腺癌及转移性乳腺癌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原发性乳腺癌肿瘤诊断不难,经术后病理组织学可确诊,大部分肿瘤转移部位,经B超、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证实。结论有的患者原发乳腺癌很小、较隐匿,没有被发现而出现转移性乳腺癌或转移性乳腺癌易被忽略。
作者:赵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达克宁栓治疗妊娠期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妊娠期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6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达克宁栓(治疗组)与克霉唑栓(观察组)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达克宁栓是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高效、快捷、无副作用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运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预成纤维桩以及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口腔修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预成纤维桩行口腔修复,对照组予可塑纤维桩行口腔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3.9%,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7.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口腔治疗中,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可以显著提高修复效果,且安全高效。
作者:李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保存和检测。水质卫生状况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在103份检测水样中,不合格样品65份,不合格率63.1%。其中分散式供水53份,不合格样品43份,不合格率81.1%;集中式供水50份,不合格样品22份,不合格率44.0%。分散式供水超标严重的是微生物指标,其次是一般指标;集中式供水以氟化物超标较为严重。结论沈丘县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要求,降氟、改水势在必行。
作者:王会珍;刘瑞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用攻下逐瘀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对47例胸腰椎骨折早期使用自拟攻下逐瘀汤,观察腹胀、便秘症状缓解程度及时间。结果患者服药后腹胀、便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用攻下逐瘀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可靠。
作者:周涛;洪德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经典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的发病机理、诊断特点,保守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多数患者门诊保守治疗治愈,只有少数波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不稳定骨折,尺桡骨远端关节面显著不平衡者才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结论只有对桡骨远端骨折准确分型,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贵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内外侧柱双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内外侧柱双钛板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疗效评价参照Cassebaum评分系统,优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内外侧柱双钛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暴露好,便于骨折解剖复位和固定,使肘关节能早期活动,避免粘连,利于功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前超;杨东辉;翟浩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GDM)首先在产科被诊断,虽然产科医生近年也逐渐在重视,但由于产科医生缺乏对糖尿病系统的管理经验,相当一部分GDM被漏诊或者即使诊断也未规范管理,导致流产或死胎等不良后果。因此本文对GDM进行归纳、总结,希望提高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并积极与内分泌医生协同做好妊娠期高血糖的管理,从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爱喘乐)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分别给予在常规消炎、祛痰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应用(观察组)与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应用(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通气功能,逆转病情继续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和弥散性肺浸润。 ARD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先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极高,如能早期发现,积极去除病因,使病变控制在ARDS的早期阶段,可获得满意的救治效果。我科2007年-2012年共救治各类中毒患者1423例,有23例导致ARDS,本文就急性中毒致ARDS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李桃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部烧伤或创伤致瘢痕性脱发的理想治疗措施。方法本组对25例瘢痕性脱发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的方法,根据病变的位置、大小及形态,选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以佳的设计方案埋置1~3个扩张器,经4周~8周注水待头皮充分扩张后行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及切除瘢痕修复缺损。结果本组25例共形成43个扩张皮瓣,利用滑行推进26个、旋转推进12个、易位皮瓣5个,全部患者均成功修复,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外观明显改善,头发生长满意。结论皮肤扩张术对头部瘢痕性脱发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冯会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临床以皮肤瘙痒为主,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改变等各种继发性皮肤变化[1]。可以是局部(肛门、外阴、头面、外耳道及掌跖处,以小腿伸侧多发)瘙痒,严重时发展为全身性的瘙痒。在我国老年人患病率达10%以上,且病程长,治疗反应差,迁延难愈,易复发。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防治问题,现将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江艳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12年5月-10月,我科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一对一”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经过我们临床观察,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0例,选择标准:糖尿病病程5年~10年,年龄60岁~70岁,尚无明确糖尿病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在外院未进行过正规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沟通能力较好。
作者:刘瑞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高血压患者进行普通血液透析(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透析器2次/周)并血液透析滤过(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0透析器1次/周)治疗后的血压变化。结果21例患者经过9个月的临床治疗,5例血压恢复正常,8例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药剂量,总有效率为80.47%。结论普通透析(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透析器)并用血液透析滤过(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0透析器)具有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4500例各类细菌检验标本作为正常组标本,并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间我单位制定标本采集、运送、处理及质量反馈规章制度之后,所接收的4500份各类检验标本作为控制组标本。对2组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302例,总体合格率为93.29%;而控制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74例,总体合格率为98.36%,2组标本总体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合理地对标本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处理等工作流程加以强化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基层医院细菌检验质量。
作者:孔文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不合格血液检测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经分析原因,采取规范采血操作流程,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及体位,严格掌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沟通,按照要求及时送检等措施后,血标本合格率占到99%。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检验分析前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丽芳;续桂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