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玉娟
医院为患者提供24 h全天候服务,护士则是夜班工作的主体成员.由于夜班工作不断改变工作时间,又经常在正常睡眠时间工作,这将破坏生物节律,特别是昼夜节律紊乱,加上单独上班等因素,轮值夜班已成为主要的职业压力[1],也是临床护士流失的-个重要原因[2].本文就夜班工作对护士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干预及保健措施,以期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小限度.
作者:刘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规范访视流程检查护士接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护士长对新入院患者在24 h内按规范流程内容进行访视.结果 提高了护理工作环节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士长的管理水平.结论 通过实施护士长24 h内访视流程,提高了全院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萍;刘秀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医院血源性感染已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所谓血源性感染是指含有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泌物、组织器官及被感染的各种手术器械敷料布类等所造成的感染的总称.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接触血液病原体的几率很大,手术室护士预防血源性感染则更为紧迫.现结合我院手术室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师秀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瑞素中加入米粉对管饲腹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管饲瑞素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单纯管饲瑞素,试验组在管饲瑞素过程中加喂米粉,观察2组患者管饲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管饲瑞素时加喂米粉能明显降低管喂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周娅;付建云;代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易出现差错事故的环节、原因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5年来配合8 300例手术过程中从接送患者、器械清点、标本管理、仪器使用等几个方面找出隐患,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加强薄弱环节的措施.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安全.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薄弱环节的加强,护理行为的规范,可有效防止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曾凡莲;夏华;汪和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长春瑞滨(NVB)外渗后的护理及预防外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05年2月-2007年1月的197例及2007年2月-2008年12月的312例接受含NVB方案化疗的患者,发生长春瑞滨外渗后的处理方法,并对其预防和护理进行了总结.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85%,试验组100%,X2=10.87,P<0.05,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在缓解疼痛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硫酸镬+地塞米松+维生素C+生理盐水进行湿敷,辅以康复新外用治疗长春瑞滨的外渗,疗效显著.选择正确输液方式、静脉血管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发生外渗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将药物的再损害降到低.
作者:赵小燕;冯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椎间盘是椎体之间的一种弹性结构,包括椎问纤维环和髓核,髓核被包围在纤维环当中,椎间纤维环的后部比较薄弱,容易破裂.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化35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7.3%,现结合文献就其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手术等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贺彦平;杨晓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头皮针行小儿股静脉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00例年龄为1个月~3岁住院患儿进行股静脉采血.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注射针垂直穿刺法,试验组采用头皮针垂直穿刺法,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和血肿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5.266,P=0.000,并且血肿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X2=13.596,P=0.000.结论 头皮针垂直穿刺法优于普通注射针垂直穿刺法,是一种更容易固定、更有效、更方便的操作方法.
作者:张春兰;肖晓琴;李勤;麦玉娟;王明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前,国内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电子胃镜,与传统胃镜相比,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基本上已无痛苦,有些国家已将其列为某些人群的普检项目.但由于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患者恐惧、紧张、焦虑,尤其是胃镜通过咽部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因此,许多患者会拒绝检查而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佳时机.
作者:黄立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前的教育方法及体会.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各60例患者.每位患者出院前均按相同的内容进行口头教育,A组仅采取口头教育,B组在以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包括完整的整体护理计划).每月随访1次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随访半年.结果 A、B 2组患者血压值依次减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出院健康教育的同时,以书面的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血压控制率.
作者:彭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护理纠纷是医疗纠纷范畴中的一类,指护患双方对护理过程或产生的结果在认识上产生的分歧而引起的纠纷[1].近年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护理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脑外科患者病情重、手术创伤大、病程长、意外突发事件也相应较多,术后护理问题突出,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联系紧密,引发护理纠纷的范围和概率也随之增大.纠纷一旦产生 ,对医、护、患三方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正确处理护理纠纷,维护医、护、患三方的合法权益,是保障脑外科手术、诊治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就脑外科的特点和发生纠纷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吴毓娣;来锦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癫痫的诱发因素.方法 对38例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7d内发生癫痫2例,8 d~28 d发生癫痫2例,29d~3个月发生癫痫1例.结论 原发性脑损伤灶、颅骨缺损部位、颅内压力的变化是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癫痫的诱发因素.
作者:翁雪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饲的安全性、优越性.方法 总结我院11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饲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结果 经早期肠内营养管饲,患者肠蠕动恢复快,术后体重减轻少,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需求,对疾病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安全可行.
作者:张腊梅;彭转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在我院儿科,住院部兼急诊和门诊输液,患儿多,护士工作繁忙,是易发生护患冲突的部门.如何减少护患冲突,使患儿和家属在平和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输液,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谢海燕;王梅;孙珠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恶性肿瘤的7%~10%,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为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使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期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从而在自我形象、心理等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2008年10月-2009年8月,我们为178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积极手术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院举办护生技能竞赛对提高护生操作水平的效果.方法 剖析了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从竞赛前准备阶段统一操作标准,竞赛时评委微到熟练掌握操作标准,竞赛结束后及时向护生反馈比赛的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改进,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目前医院举办护生技能竞赛对提高护生操作水平还未达到理想效果.结论 通过竞赛提高护生操作水平的方法须进行改进.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怀孕期间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的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作者:朱玲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技术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的措施之一.血液透析疗法能清除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多余的盐分和体液,帮助维持钾、钠、氯化物等化学物质的适当平衡,是许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1].
作者:陈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实行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创伤性截瘫患者术后进行一般心理、体位、皮肤、饮食的护理.以及并发症、功能锻炼和康复的护理,强调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78例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对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的护理.认为制定系统的整体护理程序、对创伤性截瘫并发症的充分了解和重视康复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保证.
作者:邓曙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产后出血以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期间出血量多,出血量大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现对15例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针对妊娠合并症、产程长、巨大儿、多胎妊娠、多次人工流产术后及心理素质差等特点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休克的前期症状,完善抢救措施,为诊断治疗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杨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