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霞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7年11月-2008年11月的1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心理状态良好,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出院时生活基本自理.结论 提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系统化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可明显促进其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曾双琴;冯凌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护士长在护理职业中是一个崇高而又辛苦的职务,同时也是护士们向往的职位.但并不是每个护士都能担当得起这个职务,当好护士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医护患比例失调的情况下,护理工作比较琐碎繁重,报酬相对低下,要想管理好科室的护理工作相当困难,因此要想当好护士长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要素.
作者:冯丙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精心护理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小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助产士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因素,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52名助产士在1年内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环节、发生率及与护龄的关系.结果 助产士职业暴露几率为100%,且发生率与护龄有关(P<0.01),常见的为血液、羊水污染及针刺伤,针刺伤常见环节是会阴缝合.常见原因有工作量大、心理压力超负荷、技术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等.结论 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严峻,加强防范教育,降低压力源,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操作技术,强化暴露处理流程,做好暴露人群的心理疏导,是防范职业暴露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炜烨;林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分级护理巡视病房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临床68名护士和30名临床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有9个方面,并且受护士本身、医生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加强自身修养及提高业务技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分级护理内容的学习,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来下医嘱.
作者:任雪云;闵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须做过敏试验.
作者:闫金秀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预后差,并且患者非常痛苦,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其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动时出现,以后逐渐加重,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通过临床经验观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严重程度、急性发作与健康教育有很大关系.
作者:梁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科于2005年-2006年收治的早期脑瘫患者86例经采用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景波;朱松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医院健康教育是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健康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我院农村患者多的特点,因势利导,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尤其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因为患者家属常常是患者的精神支柱,他们情绪的好坏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的影响极大,对院内感染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我院从2008年1月开始强调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来,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秀丽;张丽萍;原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控制好血压,做好血肿腔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获随访42例,按GCS评分,良好19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治疗后术后护理是关键,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精心、细致的护理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白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就医观念及心理需求的改变,对康复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其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也在不断探讨,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本组患者均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从心理护理、膀胱冲洗护理、导尿管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 3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后,均顺利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痊愈出院.结论 只有充分了解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感受,针时性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文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以确保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 分析总结50例该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K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均获满意效果,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应熟知KF组成及特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和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孙兴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经A-IVS治疗女性SUI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A-IVS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3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做好体位的摆放和植入物的严格无菌管理.结果 13例经术后随访,手术效果满意,出现耻骨上疼痛2例.随访1个月~13个月,复发1例,未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邹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给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防范护理教学过程中的护理风险.方法 对实习护士护理风险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应当引入针对实习护士相应的护理风险评估机制.结果 探索新的护理教学模式,创新护理教学制度,提高了护理教学水平,给社会输送了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防范了护理教学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结论 护理专业课程有必要设置护理风险管理课程,只有引入针对实习护士相应的护理风险评估机制,才能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创新护理教学制度,防范护理教学过程中的护理风险.
作者:柳雅慧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通过对42例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评估、指导、皮肤准备、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术后一般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康复锻炼.结果 42例患者术后15d~45 d出院,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 AF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的理想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使患者达到佳康复效果的必需条件.
作者:邢翠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神病院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是形势所迫.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我们每个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必须探讨的课题.笔者在临床工作近30年,现就影响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主要凶素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冯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切开内固定术后护理.方法 对36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患者疗效满意,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正确的护理,如及时监测血糖水平、加强基础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可促使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常鲁晓;李汝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风险意识、质量意识,完善制度,为保证护理安全提供保障.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使护患关系融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风险管理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胡淑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