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菲
[目的]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在产科温馨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产科温馨病房住院的13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均为自然分娩,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助产护理,干预组产妇给予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评价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6.36±1.18)h、(0.52±0.15)h、(0.15±0.02)h,均短于对照组产妇的(8.29±1.21)h、(0.71±0.21)h、(0.21±0.03)h(P<0.05);干预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8.15±0.19)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7.26±0.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5.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对我院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6%,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馨助产护理在产科温馨病房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产妇分娩时间,降低新生儿和产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早日康复.
作者:周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特别是危重症病人护理,交接班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根据 JCAHO(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ion of Healthcare Oranizations)的研究,执行标准化的交接班沟通程序能够有效提高交接班质量、减少或消除交接班缺陷或安全隐患[1].SBAR 标准化沟通程序它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各个领域[2].
作者:高红彬;徐旭东;郭春花;董雅红;周海燕;赵继双;李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总结癌症病人疼痛评估的原则与内容,探讨疼痛评估的方法与技巧,并提出强调护士在疼痛评估过程中对病人采取健康教育、掌握科学疼痛评估知识的重要性,开展综合性疼痛评估工作路径等建议,更好地保证疼痛评估作为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者:李明珠;王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对护患比认知情况.[方法]选取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名护士长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护士长对护患比的定义有较深入的理解;在护患比的计算方法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护患比已成为护士长调配护理人员的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护士长对护患比有较深刻的认识,但还应加强培训以便更加准确地收集护患比数据.
作者:易慧;侯铭;丁留敏;员丽君;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泌尿系结石症留置双J管病人的知信行现况,并为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病人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80名泌尿系统结石症留置支架管病人采用知信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疾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率分别为31%、46%和42%.知识得分在性别和职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得分在性别、职业、是否有医疗保险、居住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泌尿系结石症留置双J管病人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该疾病的健康教育.病人知识和行为与性别、职业、有无医保、居住地有关.
作者:杜丽;杨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并与传统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以求证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外科因腹股沟疝而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病人32例设为对照组,将同病区同病种而采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的病人33例设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统计,比较两种术式的效果并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效果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费用相对较高.
作者:卜海珠;黄一恒;易学华;陈连清;冯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能力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6年10月北京市郊区某医院工作的25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6名,对照组定期进行常规医学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追加人文关怀培训,在培训前及培训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和职业价值观量表问卷调查并记录分数,并在培训前和培训后进行护士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培训前对照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84.31分±7.26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83.12分±6.94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10.8分±3.9分,观察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85.37分±7.31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82.96分±6.52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11.0分±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对照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86.28分±6.98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88.32分±4.91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11.2分±3.9分,观察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114.75分±6.27分,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106.29分±5.29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14.7分±4.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力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有明显影响,通过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可以促进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从而使护士工作更好的落实,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
作者:胡小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病人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心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行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病人8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QLQ 30)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SAS、SD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QLQ C30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总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沈淑仪;吉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气管切开术是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的主要抢救措施,现将近几年国内护理学者对于气管导管不同堵管材料和堵管护理技术的研究和运用进行综述.
作者:梁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广东省36家医院护理人员对病人跌倒评估情况、跌倒上报情况、跌倒后的管理情况,为完善防跌倒的护理质量改善指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广东省4市36所综合性医院的3577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跌倒护理现状调查.[结果]58.3%家医院使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41.7%家医院使用自制量表,35.6%护理人员认为目前使用的《跌倒风险评估表》不全面,30.0%护理人员认为目前使用的《跌倒风险评估表》对防跌倒实践的指导意义较低,77.1%的护理人员认为需对《跌到风险评估表》的使用进行再培训.84.2%护理人员认为目前使用的跌倒事件上报表能较好地收集到病人的跌倒相关因素,59.4%护理人员认为上报表需花费较多的时间.98.2%医院有统一的跌倒后管理制度与处理流程,83.0%医院有成立防跌倒专责小组.[结论]多数护理人员对本科室使用的跌倒评估表认同感一般,建议根据病人情况增加跌倒评估内容以便更全面预测病人的跌倒风险,建议简化报表内容和上报程序,普及网络直报,建立跌倒不良事件上报资料库,为研制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完善防跌倒的护理质量改善指引提供依据.
作者:林哲欣;陈妙虹;路明霞;方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及负荷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96例乳腺癌病人的主要照顾者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照顾者负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得分30.74分±6.13分,负荷总得分为34.84分±14.21分,社会支持与负荷水平呈负相关(r=-0.418).[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关注乳腺癌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给予照顾者更多医疗相关帮助,以缓解照顾者的负担,减轻其在照顾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体验,使病人及照顾者能积极应对疾病及相关治疗.
作者:熊沫;曾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循证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状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CBM、VIP、谷粉学术等数据库,收集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状况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终纳入RCT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终纳入12个RCT,总例数为1278例.结果显示:循证护理比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提高肺功能、住院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改善缺氧状况、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描述性分析6个RCT,各个研究结果分别显示循证护理的生存质量高于常规护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COPD病人的肺功能、住院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改善缺氧状况、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罗倩;张莉;王连红;韩蝶;简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认知水平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产时认知行为方面,实验组孕妇在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方面得分为17.80分±0.86分、18.10分±0.85分,18.30分±0.85分,对照组得分为15.50分±0.87分、15.70分±0.79分、15.80分±0.94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结局方面,实验组孕妇分娩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孕妇的基础分娩知识,从而提高分娩效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麦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再入院情况,分析再入院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230例进行问卷调查,随访1年,统计再入院情况.[结果]多元线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人是否存在并发症、欧洲版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EHFScBS)量表总得分及部分条目得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再入院有积极影响,应从门诊、社区及病人3方面着手,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系统,加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
作者:杨贝贝;杨伟国;李贤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对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心血管外科手术的106例病人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早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预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机体疼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依从性指标(用药时间、用药方法、情绪平稳、饮食结构合理及对病情进行自我观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早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依从性.
作者:唐艳;雷志荣;汪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探讨婴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对18例婴儿吸入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及相关护理要点.认为婴儿吸入性肺炎的患儿在做好呼吸道护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喂养的管理,及时进行病情评估,重视存在危险因素的患儿,加强对高危患儿的评估,早期识别患儿误吸的发生,一旦发生吸入积极处理以改善患儿的预后,以预防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龚清宇;聂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东莞市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东莞市246名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与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东莞市城市与农村、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不同(P<0.05).而初产妇与经产妇产褥期的保健知识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东莞市孕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认识度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宣传和普及是现在卫生保健人员的重点工作,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产褥期妇女.
作者:苏绮华;邓诗裔;江其;张名森;叶美娟;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将国内外关于胃肠道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目前胃肠道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现状、影响因素、护理干预、益处.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重点探讨国内实行护理实习生导师制的教学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其带教质量的因素,寻找适合护理实习生导师制的对策,为提高临床导师教学质量,提升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宋晓月;杨东斌;张焕云;李玉红;杨阳;曹志强;张伟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病人病历资料,探讨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因素是病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对疼痛刺激耐受力低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第二大原因,占23.08%.此外,过度压迫或牵拉、血容量相对不足和空脏脏器刺激也可能引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占比分别为11.54%、97.69%、3.85%.[结论]应强化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注重补充血容量和疼痛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