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康复效果观察

郑春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康复期护理, 生活自理能力, 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实施西医康复护理对策,观察组联合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膳食调节以及穴位按摩护理.评价两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各项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病人的77.15%(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提升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对35名高校及科研单位护理领域的学者、科研人才和医院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工作经验和护理领域的知识,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护理研究生就业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影响护理研究生就业前3位的因素依次是个人专业能力、受教育的情况和单位的状况.[结论]护理研究生个人专业能力、受教育的情况和单位的状况等影响其就业,其中个人专业能力是决定就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应引导护理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理性的择业观.

    作者:蔺晴;张培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自我管理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后上岗,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表(SF-36)、改良的疾病护理能力测量表及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的测评.[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干预后SF-36和疾病护理能力测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达100.00%,高于对照组的28.13%(P<0.05).[结论]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其对疾病的照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

    作者:潘秀玲;陈慈玉;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简易尿液过滤器的研制及应用

    体外震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非手术疗法,是泌尿系结石的临床首选方法[1].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观察和收集到排出的结石碎屑是病人了解碎石效果简单而快捷的途径,并且收集结石碎屑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可了解结石成因,对指导结石治疗和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2].

    作者:钟运露;吴雪坚;刘远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社区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社区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8例妊娠期高血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社区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社区护理有利于改善妊娠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能够有效降低妊娠风险.

    作者:许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介绍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制作方法、教学对象及师资配备、教学策略,总结基于思维导图教学的体会,认为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出护生自学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

    作者:郝伶;葛高连;龚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目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内容及权重.[方法]研究小组2016年2月-2016年12月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现有的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方法及不足之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初稿.运用两轮专家咨询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维度、条目及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的各条目的权重.[结果]经历两轮专家咨询,入选专家20名.两轮咨询中专家共提出建议40条.终确立了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体系的结构,包括基本素质、评估准备、技能操作和综合评价4个维度和17个条目.4个维度中技能操作维度重要;条目层中应变能力等所占权重高.[结论]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的内容和权重.

    作者:付雪连;苏银利;刘丽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实施西医康复护理对策,观察组联合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膳食调节以及穴位按摩护理.评价两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各项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病人的77.15%(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提升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郑春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22例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2例行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指导、肠道准备等术前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活动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加强出院指导.[结果]22例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病人出现吻合口漏尿,经过通畅引流,1周后漏口愈合.术后 2周~3周为病人拔除导尿管,2例病人出现尿失禁,均在出院1个月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结论]在围术期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是促进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付冉冉;阎淑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综述国内外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CRF)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国内外开展的针对CRF病人的护理措施已取得满意效果,今后的研究应根据病人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科学、系统化的实施方案,使生理健康、心理社会健康护理干预措施有机结合、协同作用,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疲乏程度为中心.同时应建立CRF综合评估系统.

    作者:刘璐;王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综述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定义、危险因素和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认为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构建预防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病人预后、提高护理质量、节约卫生资源.

    作者:周鹭;尤伟方;蔡恩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移动视频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视频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护士常规给予床旁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对照组在护士站配置电脑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病人自行观看,观察组护士在病房巡视期间采用平板电脑指导病人选择观看健康教育内容.比较两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视频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可以满足病人对自身健康知识需求选择学习,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赵莹莹;李军文;刘素蓉;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并脑积水患儿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是指因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脊髓局部发生粘连、马尾神经与终丝被牵拉而引起的以进行性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临床症状主要为双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及大小便异常[1].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年龄越小,症状改善越明显[2].

    作者:曹利美;张培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根因分析法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CA法寻找导致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渗率由0.34%下降到0.13%.[结论]RCA法运用于降低碘对比剂外渗事件不良事件,有效降低了外渗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差错,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作者:姜琳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肠造口坏死的护理

    随着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造口人群数量也在随之增多.由于各种疾病原因或护理干预措施不力,肠造口病人极易出现并发症.在各类造口并发症中,肠造口缺血坏死是造口术后为严重的早期并发症,一般常发生在术后24 h~48 h[1].轻度缺血坏死及时适当处理后大多数能够恢复.

    作者:褚晓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鼻咽癌放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泰安市某二级甲等医院的80例鼻咽癌病人,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鼻咽癌放化疗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与生命质量总分及各指标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米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住院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住院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处方实施健康教育.在病人出院前分别运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自制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表以及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自我效能水平、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健康教育处方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自我效能水平,效果优于健康教育路径.

    作者:于红静;刘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名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护生分为观察组52名和对照组5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实训课采用智能手机,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下应用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开展教学活动.比较两组操作考核成绩,调查观察组对微视频掌上操作书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随堂操作考核和操作相关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微视频掌上操作书的教学效果评价良好.[结论]微视频掌上操作书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方便课后练习和考前强化,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加深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认知的发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作者:林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护患纠纷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为急诊护患纠纷事件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急诊科全年收治的11 863例病人为对照组,同时将2015年收治的12 0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在急诊科出现的护理纠纷案例搜集出来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拟定对策,进行干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护理纠纷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可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耳鼻喉科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的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以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为主题,对实施活动前1个月耳鼻咽喉科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进行真因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将活动后1个月出院病人回访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院病人开展品管圈后电话回访率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制订标准化回访流程,可有效提高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率.

    作者:庞继艾;谭尧;陈建;莫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产前教育优化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效能与分娩结局改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前教育优化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效能与分娩结局改善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7月-2016年10月124例足月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产前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产前优化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效能、剖宫产率和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效能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非医学指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常规产前教育进行优化处理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有利于初产妇分娩效能的提高,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

    作者:刘学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