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复苏期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徐小英;杨静;叶素娟

关键词:麻醉复苏期, 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护理
摘要:总结30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措施,准确评估病人气道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深度、类型及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呼吸机参数变化、在深麻醉状态下吸痰,必要时行血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指导,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帮助病人安全平稳度过复苏期.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护患纠纷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为急诊护患纠纷事件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急诊科全年收治的11 863例病人为对照组,同时将2015年收治的12 0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在急诊科出现的护理纠纷案例搜集出来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拟定对策,进行干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护理纠纷原因,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可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常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少于对照组,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中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侯晋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在护理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名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护生分为观察组52名和对照组5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实训课采用智能手机,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下应用微视频掌上操作书开展教学活动.比较两组操作考核成绩,调查观察组对微视频掌上操作书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随堂操作考核和操作相关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微视频掌上操作书的教学效果评价良好.[结论]微视频掌上操作书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方便课后练习和考前强化,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加深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认知的发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作者:林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现状分析

    综述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现状及提升人文关怀素养措施.通过对在校生、实习生、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分析发现护理学生人文关怀素养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在校时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关人文关怀的系统学习,注重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心理弹性、适应力,并参与社会实践以提升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素养,为今后护理人员更好地整合照料病人提供人才储备.

    作者:张梅燕;王涛;毕怀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集束化护理措施对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室(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120例行血液净化的病人,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60,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及对照组(n=60,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低于对照组,病人血液净化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导管滑脱、血路导管感染、血管狭窄、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有利于病人预后.

    作者:陈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根因分析法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CA法寻找导致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渗率由0.34%下降到0.13%.[结论]RCA法运用于降低碘对比剂外渗事件不良事件,有效降低了外渗的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差错,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作者:姜琳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情志护理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综述情志护理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指出大部分都停留在护理环境的改善、与病人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与体会上,涉及诸如情志相胜法等中医特色的护理措施较少,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时临床欠缺的是有效量化评估.因此今后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更有临床意义的情志护理理论及措施.

    作者:廖慧慧;范德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自我管理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后上岗,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表(SF-36)、改良的疾病护理能力测量表及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的测评.[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干预后SF-36和疾病护理能力测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达100.00%,高于对照组的28.13%(P<0.05).[结论]对高龄急性脑卒中专职照顾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其对疾病的照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照顾者工作满意度.

    作者:潘秀玲;陈慈玉;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 年6月收治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于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进行随访,观察组在出院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对病人的家庭康复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护能力.自护能力采用汉化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家庭康复知识知晓率、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EHFsc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遵医行为,提高家庭康复的依从性,并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的家庭康复.

    作者:谢春燕;敖梅;阮舒华;陈秀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22例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2例行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指导、肠道准备等术前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活动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加强出院指导.[结果]22例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病人出现吻合口漏尿,经过通畅引流,1周后漏口愈合.术后 2周~3周为病人拔除导尿管,2例病人出现尿失禁,均在出院1个月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结论]在围术期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是促进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付冉冉;阎淑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微信随访在黔北地区离院2型糖尿病病人延伸服务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在2型糖尿病病人院外延伸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经系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出院的118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微信随访对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行为依从性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微信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病人的饮食控制、合理用药及血糖监测行为的依从性相对较好,坚持运动、健康教育行为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健康行为依从性好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健康行为依从性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人开展微信随访延伸服务,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用药、血糖监测行为的依从性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但用药及血糖监测行为的依从性出现了下降趋势,而运动及健康教育行为的依从性较差.因此,要不断完善微信随访的延伸服务,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骆昌全;陈先丹;孟沙沙;张莉;胡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对肿瘤内科病人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对肿瘤内科病人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肿瘤内科病人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肿瘤内科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疼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管理前、管理后的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变化,疼痛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价,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能够显著缓解肿瘤内科病人的疼痛水平,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作者:谢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病人围术期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护理模式,优化手术流程,减少术前准备环节;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并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以及积极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围术期满意度从85分上升至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上显著提升.[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病人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且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的能力.

    作者:裔馨颖;林姗姗;朱英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社区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社区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8例妊娠期高血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社区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社区护理有利于改善妊娠高血压病人妊娠结局,能够有效降低妊娠风险.

    作者:许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供应室管理数据和医院感染情况等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的供应室管理数据和医院感染情况等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研究组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供应室护理工作,采用护理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曹金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对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对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量表,对95名参加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且有临床带教资格的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95名专科护士培训前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总分为137.27分±16.70分,3个月培训后其总分为151.71分±16.06分,培训后总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培训后专业态度、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其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及其临床带教能力,从而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吕芳菲;应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和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应用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人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对北京市某医院心内科病房10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情况较差;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多,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下降(P<0.05).[结论]要加强住院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健康教育,可根据危险因素的数目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达到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叶晶;张春艳;郁莉芬;王志玲;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脾切除合并自体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脾切除合并自体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05年1月-2016年9月25例行脾切除合并自体脾移植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总结,器械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精准的传递器械,提前准备好台上所需的各类物品;巡回护士要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正确地安置体位,及时更换体位.[结果]本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为2 h~4 h,手术过程顺利,切口愈合好,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加强脾切除合并自体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能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素香;朱彩珍;朱丽娥;陈嘉谊;陈妙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儿科护理教学内容新生儿黄疸的说课设计

    介绍儿科护理教学内容新生儿黄疸的说课设计.指出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作者:李巧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肠造口坏死的护理

    随着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造口人群数量也在随之增多.由于各种疾病原因或护理干预措施不力,肠造口病人极易出现并发症.在各类造口并发症中,肠造口缺血坏死是造口术后为严重的早期并发症,一般常发生在术后24 h~48 h[1].轻度缺血坏死及时适当处理后大多数能够恢复.

    作者:褚晓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