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琳;王倩;罗征秀;刘恩梅;罗健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专利申请者或专利所有者以及汇编本的编者等。(1)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在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姓,同姓不同名的欧美著者,中译名不仅要著录其姓,还需著录其名,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
作者:《全科护理》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4种方法在判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是否误入动脉的效果。[方法]对97例行PICC穿刺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 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血气分析法、尾端抬高法、床边 B超法、测压法,比较其判断准确率、判断时间及增加费用。[结果]4种方法在判断准确率的比较中测压法高,床边 B 超法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时间比较中,尾端抬高法用时短,床边B超法及测压法用时长;费用增加尾端抬高法少,测压法多。[结论]尾端抬高法在4种方法中花费少,时间短,但在不能明确判断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各种方法。
作者:郭宏卿;盛晓郁;冉双芹;阐玉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护理教学手段多元化及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智能化带来了可能。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实验教学中心结合护理学科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中,通过建立远程教学交互系统、构建护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区等对护理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建设,全面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丹文;柏亚妹;蒋斌;徐桂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下床时间、术后疼痛、心理状态、自理能力、遵医行为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JOA下腰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心理状态、自理能力、遵医行为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虑和抑郁状态。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通过制定居家护理流程标准、设计简易居家护理评估单及居家护理记录单,提供健康教育指导,对家庭病床病人实行居家护理管理,以保证家庭病床的居家护理质量,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终达到切实提升社区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周荔;陈愔;宦群;朱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式疾病宣教对哮喘患儿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的影响。[方法]将儿科收治的110例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护合作式疾病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对雾化吸入、规范用药、合理饮食、规范锻炼、定期复诊等疾病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式疾病宣教能有效提高哮喘患儿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预后。
作者:杨娟;申高梅;徐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我院2014年6月10日收治1例宫颈癌病人,在2014年7月16日放疗过程中阴道大量出血,给予积极处理后病人出血停止,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豆琼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的焦虑程度、疾病认知度、满意度及患儿住院时间。[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儿父母焦虑程度、患儿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少于)对照组(P<0.05),而疾病认知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父母焦虑,提高其疾病认知和满意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刘玉琳;王倩;罗征秀;刘恩梅;罗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以原生药为主的中草药毒副反应少,甚至无毒副反应,但是目前因中草药中毒引起的病例酿成的悲剧日益增多。2016年2月11日我科收治1例特重度烧伤用中草药外涂创面而中毒的患儿,现将其临床情况、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鸿深;冯小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36例胸腰椎骨折病人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椎高百分比和 Cobb 角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VAS评分、椎高百分比、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1%(P<0.05)。[结论]对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恢复效果,降低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娓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临聘护士职业倦怠现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4名临聘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某公立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69.31%,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职业倦怠护士分别为138名(34.16%)、112名(27.72%)、30名(7.43%);护士自觉工资满意度、主观支持及工作压力源的相关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病人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为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临聘护士工作职业倦怠现况较严重,管理者应基于职业倦怠三因子的不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许芸;谢小华;李东如;王佳莹;陈园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指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9%(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病人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曾丽芬;樊文娜;符琼月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游离髂骨移植对大型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大型下颌骨囊肿病人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手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监护,重点观察植骨及供骨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做好康复护理与出院指导。[结果]所有病人下颌骨缺损均得到良好修复,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骨组织瓣全部成活,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对自体髂骨移植修复大型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的病人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徐芳;郑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高位截瘫是指横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医学上一般将第2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第3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高位截瘫一般会出现四肢瘫痪,预后多不良[1]。高位截瘫合并妊娠极为少见。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1例高位截瘫孕产妇,该病人曾经历地震后多次盆腹腔手术,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母婴平安,顺利康复出院。现将该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徐秀梅;刘宝远;杨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位颈椎脊索瘤病人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及3D打印椎体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3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及3D打印椎体置换术治疗高位颈椎脊索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术后护理与观察要点。[结果]3例病人手术均顺利,术后3个月复查:3D打印人工椎体固定确切,无松动、移位,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术前精心的准备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芳;王卫星;仇铁英;谭晓菊;蒋河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集体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尤其是输液室),治疗车是此项操作必不可少的护理用具[1]。但临床上使用时发现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常常处于长时间弯腰站立和反复弯腰等静态或劳动负荷,同时又因为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没有可以提供给护理人员随时可以坐着给病人输液的治疗车。为了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主动的工作模式[2],体现医院对护士人性化管理,积极落实对护士的职业病防护工作,根据临床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输液车。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海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对感染期耳前瘘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癀片口服联合外敷同时进行治疗感染期耳前瘘管32例。[结果]32例病人7 d内治愈21例,7 d~10 d治愈6例,>10 d治愈5例。[结论]采用新癀片对感染期耳前瘘管进行保守治疗疗效明显,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海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自护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以方便抽样法调查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116人。[结果]老年病人家属自护相关知识58.62%来源于医护人员,明显高于其他来源;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对总自护行为问卷得分为80.06分±11.31分,得分指标为53.89%,病人家属总体认知水平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陪同病人入院次数是影响病人家属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因素(F=73.514,P<0.001)。[结论]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自护相关知识认知较低,应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对糖尿病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冯欣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赫赛汀量表化管理模式对乳腺癌病人药物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经静脉输注赫赛汀治疗的65例乳腺癌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管理方法,将2015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经静脉输注赫赛汀治疗的81例乳腺癌病人作为观察组,在传统的药物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量表化管理模式规范赫赛汀的用药,对比两组病人对药物管理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药物管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乳腺癌时应用赫赛汀量表化管理模式可提高病人的药物管理依从性。
作者:付攸缘;陈凯霓;李静;蒋翠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在胸腔穿刺中减少胸膜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胸腔穿刺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胸腔穿刺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护理措施外还给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病人胸膜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胸膜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应用于胸腔穿刺中可减少胸膜反应的发生。
作者:汪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