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场演示宣教在门诊常用吸入性药物正确使用中的作用

程侦;陈建萍;朱晓秋;徐伟英

关键词:吸入性药物, 健康教育, 药物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现场演示宣教在门诊常用吸入性药物正确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对门诊55例接受常规吸入性药物治疗的病人进行现场演示宣教,宣教后调查病人对吸入性药物装置的了解程度、正确操作方法、药物使用依从性等.[结果] 通过现场演示宣教,病人正确使用吸入性药物依从性由原先的29.09%~63.64%提高到60.00%~81.82%.[结论] 有针对性的现场演示宣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术前对139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术后对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做好相应的病情观察、营养指导及防护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粒子植入成功率达100%,术中发生1例气胸,肺压缩体积在30%以内,术后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做好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郭苏玲;邵双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直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早期治疗,预后较好.直肠癌术后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化疗方案,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可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静脉炎、药物渗漏、骨髓抑制等,病人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心理问题.对2007年-2009年在我科138例直肠癌术后化疗病人制订护理措施,减轻其心理负担,改善其不良情绪,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病人坚持化疗全程,达到佳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香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病人的护理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在临床上是效果较好的一种碎石方法,集多种功能于一身,针对泌尿系碎石、泌尿系肿瘤息肉切除、泌尿系狭窄切开、前列腺切除的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1].我院自2009年开展了这项新技术,现将30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1 手术优点

    作者:戴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10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中,实施院前急救为观察组(56例),未经院前急救为对照组(45例),院前急救采取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维持基础生命体征、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等措施.[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发生的呼吸道梗阻、脑疝、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短时间内挽救脑出血病人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秀娥;陈小梅;谭爱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胃镜检查的病人266例,按奇数、偶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加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血压、心率、检查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压、心率、检查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理护理运用于胃镜检查过程中,可提高胃镜检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评估两组病人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紧张病人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的疾病知识优良率,缓解鼻内镜手术病人的不良情绪.

    作者:揭桂莲;彭彩玲;李孔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术后肢体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对206例四肢术后病人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由此判断是否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结果24例病人患肢血氧饱和度<95%,其中22例经对症护理后血液循环好转,1例血氧饱和度<78%,行切开减压术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1例血氧饱和度<65%,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证实为血管吻合术后再栓塞.认为脉搏血氧饱和度能早期反映出肢体存在的血液循环障碍,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客观、连续性的优点.

    作者:仝开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占70%~80%.本病多急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造成病人及家属极大负担.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了70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郑志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现场演示宣教在门诊常用吸入性药物正确使用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现场演示宣教在门诊常用吸入性药物正确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对门诊55例接受常规吸入性药物治疗的病人进行现场演示宣教,宣教后调查病人对吸入性药物装置的了解程度、正确操作方法、药物使用依从性等.[结果] 通过现场演示宣教,病人正确使用吸入性药物依从性由原先的29.09%~63.64%提高到60.00%~81.82%.[结论] 有针对性的现场演示宣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程侦;陈建萍;朱晓秋;徐伟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护理干预

    对2009年健康体检中B超检出脂肪肝的226名教职工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有氧运动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理念等,以防止脂肪肝的发展,使教职工早日康复.

    作者:官永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3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对3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与相关护理措施,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其余全部治愈出院.认为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关键在于密切观察,针对产后出血原因及时处理,做好预防前置胎盘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体位及保暖,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作者:黄秀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创敷料在烧伤暴露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对46例烧伤暴露创面进行常规清创、外喷护创敷料及对症护理,结果46例病人暴露创面均按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认为护创敷料能够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顾霞云;唐文华;李莉;花芳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104例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人,行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并进行精心护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病人体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人术后鼻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效果明显,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红剑;高艳荣;左冬至;耿宛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高职护理教育改革

    我国目前需要大量的高级护理人才,因此高职护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综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诸多专家的见解,就高职教育的改革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供同道参考.1 改革的必要性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1],就是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

    作者:万雪梅;郭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危急值报告在儿科临床处理中的应用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值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表明患儿可能处于生命的边缘状态[1].儿科患儿不能很好地表达不适,有些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佳抢救时机.此时如果临床医生及时得到检验信息中一些重要的临床异常检验值,能对患儿的病情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使患儿得到迅速、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为挽救患儿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我院于2008年3月实施检验危急值报告,总结2010年3月-2011年2月出现的45例患儿的危急值报告,患儿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青;李群艳;王远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鼻胃管注食发生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选择鼻胃管不合适、置管深度不够、鼻胃管松脱或移位、体位不当、注食过程中操作不当等是鼻胃管注食引发误吸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作者:霍建珊;何春梅;谢东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压疮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建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体系,特别是发挥压疮小组在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压疮病人的治疗及人员培训中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仙蓉;毛晓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临时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

    通过对150名临时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98%的临时护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压力、工资待遇低、角色冲突、心理知识缺乏等是临时护士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提高临时护士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改善管理策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等应对措施.

    作者:武丽华;曹鲜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标识是指所有标识图案文字的总称.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警示信息,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为了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减少医疗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我科使用各种护理标识,有效避免了护理缺陷和事故的发生.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标识的设计和应用

    作者:华银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的护理干预

    对56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亲情干预等,56例病人出院时显效30例,有效19例,稍有效6例,无效或恶化1例,住院期间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自杀等恶性不良事件.认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有其特有的临床特征,针对这些临床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颜红英;陈丽玉;潘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