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吉燕;凌卫红;高雪琴
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消除疾病,恢复病人身心健康,满足病人合理需求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式下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成了护理管理者也是所有护理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施清爽;杨金满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神经梅毒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6例神经梅毒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总结其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神经梅毒可造成各种神经功能缺损,主要影响病人精神和认知,经药物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34例病人好转出院,随访未见复发或加重,2例拒绝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重视对病人在神经功能缺损、药物不良反应、健康宣教、个人防护等方面的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防止院内外感染的重要举措.
作者:钟月桂;杨渝;陈秋燕;熊小妮;欧翠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也是术前较易误诊为良性疾病的恶性肿瘤,10年生存率较高.重视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是至关霞要的,不仅可以减少病人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而且对于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有帮助的.
作者:程炎芳;丁珠云;韩亮亮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护生情商的影响.[方法]将64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时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学习策略的测评结果看PBL教学模式对护生情商影响,并自制反馈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81.3%的护生焦虑水平的缓解不满意,37.5%的护生心理调适能力低下,31.3%的护生时自己信心不足.[结论]在运用PBL教学法时,不能仅重视学习结果的优劣、方法的好坏,还应重视学生心理方面的辅导,重视情商的教育和培养.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静脉血样采血针在浅静脉采血、输液中的适用范围与优越性.[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一次性注射器)与实验组(一次性静脉血样采血针),比较两组病人穿刺成功、采血时间、医源性污染、溶血、病人心理因素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穿刺成功、降低护理成本、减少溶血现象和病人心理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提高了护理人员操作安全快捷性.[结论]一次性静脉血样采血针在静脉采血、输液中应用范围广,还可增加护理人员操作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黄卫兰;张丽湘 刊期: 2009年第26期
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可导致产时产后出血量增加,同时部分新生儿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症[1].如处理不当可致产后出血、胎死宫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母婴有潜在的危险.就病因可分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作者:尤正宇;刘宁;张俊君 刊期: 2009年第26期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后.医疗护理服务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加强护理服务风险预测管理.确保护理服务安全,发现护理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事故.对每个即将从事护理服务的准护士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如果在医学院校中开展加强护理服务安全的风险管理的拓展训练,发现并总结护理服务风险可能发生的原因并尽可能地采取应对措施,有预见性地开展护理服务.
作者:胡加鹏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下收下送上作,即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到临床各科,将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诊治、护理工作中,将使用后污染的医疗器具物品收回;同时将一次性与非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具物品.送于临床各科室.在此项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消毒隔离概念不清,即可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刘春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对3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实施了预见性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先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无皮肤损害及迟发性脑病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肛裂足指发生在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的裂开性溃疡,而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和症状,又是其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肛裂术后由于疼痛、出血、麻醉、活动减少、饮食不当及心理障碍等多种因素易引起便秘.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大便干结或用力排便可加重肛裂术后切口的疼痛和出血,使已部分愈合的切口裂开而导致延期愈合,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及预后.为预防和减少病人术后便秘的发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亚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气道阻塞不可逆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它主要由吸烟、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加重町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邓海松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出院延伸健康教育在心脏换瓣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126例病人心脏换瓣术后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重点是服用抗凝药的正确方法,并对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病人进行随访记录.[结果]出院后病人满意度及对抗凝药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住院期间.[结论]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延续到出院后的家庭、社会,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姜家艳;罗玉华;谢寿梅;宋楚茵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报告了4例高龄腹部手术后胃瘫病人的治疗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有效的胃肠减压,有序的营养支持护理,严密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本组病人胃肠功能在2周~7周内恢复.
作者:曹燕;金梅保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我院护理部2006年、2007年分别对抢救车的管理进行了新的规定,急救车内的物品、药品仅供抢救病人时使用,平时封条管理非紧急状态下不得打开封条使用.收到较好效果,但是仍存在问题.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静;程林英;武艳;时菊惠 刊期: 2009年第26期
我科于2008年6月12日收治1例特大面积烧伤病人(Ⅱ度占40%、Ⅲ度占45%).烧伤面积约85%,经6次颈静脉、股静脉置管输液,度过了休克期、感染期,现病人正在功能锻炼期,准备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回顾性分析31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观察,总结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障碍表现.通过心理干预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病人保持心境平稳,对血糖控制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郭倩倩;李清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的社区护理策略.[方法]将40例OSAHS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干预组病人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现察两组OSAHS病人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自护水平.[结果]干预组病人生存质量、参与卫生保健活动、不良习惯转变、定期复诊情况较好,家属掌握护理知识者也较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出院OSAHS病人的遵医行为、生存质量及病人家属的照护水平.
作者:李继红;吴秀明;曹士勤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目的]讨论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心理行为症状的护理.[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6月-2008年6月92例首次住院的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资料,对出现的心理行为症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症护理.全部病人病情稳定,无意外发生.[结论]及时地对有心理行为症状的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症状,减少意外的发生.
作者:梁平;翁雪玲;陈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
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前者耐受性好,便于固定,并发症少,可反复插管,有利于口腔清洁和留置时间更跃,一般可维持1周以上[1],减轻病人痛苦.近年来,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内科ICU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插管成功的关键.现将2005年10月-200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重症病人58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术前、术中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何海银 刊期: 2009年第26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医院计算机网络也普遍起来.我院消毒供应室近年来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作用,使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供求关系得到迅速、准确,更科学的管理.计算机在消毒供应室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者:司马燕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