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

孙珂;栗霞;黄宝琴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 分娩, 新生儿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对2008年3月-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7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为高危儿,应加强监护和护理.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产房护理质量缺陷分析

    产房护理工作是助产技术与护理技术的体现.助产士在产房中负有独立处理平产和协助难产助产的职责[1],其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母婴生命安全.探讨产房护理缺陷产生的原因,有目的地采取控制和解决的措施,才能真正提高产房护理工作质量[1].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医院,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未申报省厅等级医院评审,2008年被省厅降级收费后,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全面展开上等达标活动.现将一年来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报告如下.

    作者:王年玲;陈彩林;张慧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为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确保病人安全,做好老年痴呆病人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

    作者:孟桂芹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现代教育技术对护理继续教育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运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基本变革[1].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人工流产手术中心语疏通的研究

    人工流产是常见的计划生育手术,对服务对象来说,手术的安全和无痛是她们关心的.运用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提供的心语疏通的人性化手术,可以达到无痛或减痛,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尊重受术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作者:孟成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急诊科安全管理体会

    把好护理安全关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护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病人多,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大,是医患矛盾易发的场所,也是医疗事故差错的好发科室[1].为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笔者对近年来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医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是医德培养,课堂教学是实施医德教育经常、基本的途径.<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它是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1],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医德的基本原则、范畴、规范和医德评价的标准等,帮助其提高道德意识,为以后的医疗实践中正确选择和规范的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窦丽丽;杨雪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

    为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我院对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①改变教学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制订实训内容及教学大纲.②实验室建设要有针对性及先进性.③构建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方式与手段应体现目的性与多样性.④完善考核制度,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作者:马一倩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开塞露套管式灌肠用于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的观察

    肛门直肠术后初期病人常因为排便困难而需要使用开塞露通便,由于开塞露剪去前端封口后,管口坚硬毛糙,插入肛门时病人常感伤口剧烈疼痛,且管口锋利易引起局部伤口出血,不利于伤口愈合[1].加之开塞露前端管仅长3.5 cm,大便干结时插入深度不够,往往不能较好地起到通便作用.因此,我们采用了开塞露套管式灌肠,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梁葵;梁丽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控制血糖是医疗与护理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与合并症的发生.让病人合理控制饮食,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保证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治疗目的.护士必须全面了解糖尿病,才能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笑萍;江素娟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生岗前培训方法探讨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护生整个学习阶段中理论联系实践,终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1].为了使护生在入院实习中能较快适应护士的角色,对实习护生进行严格扎实的岗前培训,采用有效的培训方法,从而使护生大程度受益,顺利实现角色转变[2].我院于2006年起对实习护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对于缩短临床实践适应时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闽如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是常见的老年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力、抽搐、思维、定向力障碍以及社会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1].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 400万痴呆病人,病人数每20年翻一番[2].但由于痴呆病人记忆力和生活能力退步甚至丧失,以及社会生活功能障碍,使其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目前,老年性痴呆疾病的治疗尚无突破,护理是延缓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3].

    作者:王莉莉;林梅;郁惠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循证护理在反流性食管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佳护理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解决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145例病人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反流性食管炎病人,能促使护士去寻找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以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秀娟;张雪梅;吴秀珠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生源调查及分析

    了解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生源状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搞好今后的教学工作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4届、2005届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和职业倾向及社会公德意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习的生源绝大多数来源于中低收入家庭,其专业思想不稳定,择业观念有改进;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学习上缺乏动力;社会公德意、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作者:金叶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自我效能理论在老年中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系统描述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形成及功能,提高老年中风病人自我效能的必要性及措施,论述了自我效能理论在老年中风病人饮食康复运动疗法及口服抗凝药物中的应用.

    作者:古素娥;欧阳霞;詹春霞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

    手术室既是特殊科室,同时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为了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现将我院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马雪芹;王明亮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预防老年人应用静脉留置针时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降低老年人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探讨护理干预在其操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8年9月128例使用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使用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周慧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2001年10月至今我科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28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85例,男95例,女190例;因术中组织粘连、解剖层次不清和胆总管病变而中途转换为开腹手术者不计入本组.年龄23岁~74岁,平均49岁;手术总时间30 min~60 min;术后住院时间5 d~7 d;血糖增高12例,高血压20例;术前B型超声检查显示,胆囊息肉8例,胆囊结石277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合理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8例SAP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人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共3例,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病人治愈出院,治愈率96%.[结论]制订周密的护理计划,加强并发症及各引流管护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大大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

    作者:赵益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中药保留灌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结果]25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治愈时间7 d~30 d(10.5 d±1.2 d).所有病人均随访1年,未见病情复发.[结论]目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能促进肠蠕动,帮助病人排除肠道内积气积便,缓解腹部梗阻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刘新云;黄敏英;邱丽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且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且病人易感疲倦,周身不适,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常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盆腔包块等疾病[1].不仅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而且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我院 2008年 9月-2009年 3月采用中药灌肠治疗 42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