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红
介绍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预防措施,提出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等以防范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楚如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传染病院的卫生员承担着传染病房的清洁工作,每天与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生活垃圾接触较多,很容易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媒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大隐患.为了加强对卫生员的管理,给病人提供清洁安全的就医环境,我院于2004年11月由高年资主管护师专门负责对病房卫生员工作的督促指导,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急性静坐不能是应用抗精神药物常见的锥体外系副反应,由于其表现的特殊性,常常误诊为精神症状加重,而继续加大用药量,导致病人痛苦,甚至意外自杀.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我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病人103例发生静坐不能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继美;田素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意识逐渐增强,当病人以消费者角色进入医院时,必定会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1].因此,进一步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院门诊护理工作在创新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丽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下腹部手术后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96例下腹部手术留置导尿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拔尿管前放出尿液,排空膀胱.用25%硫酸镁10 mL加生理盐水250mL行膀胱冲洗,对照组按常规拔除导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拔管后无再次导尿现象,对照组拔管后再次导尿10例.[结论]下腹部手术后拔导管前行膀胱冲洗可以预防尿潴留.
作者:李冬青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总结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措施,包括发热护理、血压的监测与护理、引流管和留置尿管的护理,以及呼吸系统、消化道、皮肤、躯体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郝继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的总称[1],为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其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不仅给病人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
作者:臧显华;李素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手术对每位病人来说都是一种创伤,病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改变,就病人对自己手术的心理表现,手术室护士就应给予病人完善的整体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使病人积极地配合手术.现将手术室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肾脏排泄减少而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引起,主要以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畸形以及心肾脑病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资料显示,痛风在中老年男性病人中发病率较高,其共同特征是肥胖、饮食条件优越、缺少运动及缺乏相关饮食知识.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增多.为了促进痛风病人的早日康复,做好饮食宣教及护理非常必要和重要.
作者:张新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总结11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掌握解剖结构及手术过程,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持手术无菌状态,器械的传递做到轻、准、稳、快,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等.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10 d~14 d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2年,11例病人血压均恢复正常.
作者:肖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通过对3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家庭护理观察认为,加强居室管理,搞好饮食调养和心理护理,积极寻找过敏源,去除易感因素,增强体质锻炼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冯新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糖尿病病人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84例住院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糖尿病病人治疗中,可以明显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并使其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秀丽;孟琳;高水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小儿烧伤发生率为33.37%,13岁以下儿童烧伤发生率36.77%[1].资料显示,烧伤后一般出现发热.因此,重视和规范小儿烧伤发热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现将我院28例小儿中小面积烧伤发热的护理措施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翠莹;孙爱莲;谷凤云;苏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资料显示,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患病率较高[1].2005年1月-2005年7月对我院门诊的162例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抑郁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双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确立,护理模式也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新医学模式下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阐述如下.
作者:王宁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出血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结果]发生皮肤淤斑4例(10%),牙龈出血2例(5%).[结论]溶栓治疗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应重视对凝血功能的观察,了解药物的副反应,加强护理使出血并发症降到低.
作者:赵荣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前情景导入教育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参加产前情景导入教育,对照组按照产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情景导入教育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可减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等.
作者:范巧枝;段冬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报告了34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与护理,提出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内直视手术后应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的严密监护,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可保证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风险期.
作者:张爱莲;成芳;乔丽霞;原丽丽;靳慧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雾化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排痰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排痰效果显著,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提前,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可有效防治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
作者:方梅;徐华;向红霞;文杏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哮喘儿童存在的各种焦虑情绪,以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提高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哮喘患儿及健康儿童各50例进行汉密尔顿躯体性焦虑因子及精神性焦虑因子测试,并对哮喘儿童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哮喘儿童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其中肌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症状、胃肠道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失眠、紧张、害怕、焦虑心境、会谈时行为表现的汉密尔顿焦虑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哮喘儿童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非常必要和重要.
作者:闻锦琼;赵萍;张松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