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艾滋病患儿的护理

张应秋;龙伟云

关键词:预防艾滋病, 患儿, 感染, 血液及血制品, 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病毒, 护理人员, 分娩前后, 子宫内, 针刺伤, 侵入性, 哺乳期, 途径, 死亡, 输入, 伤口, 前沿, 儿童, 传播, 病人
摘要:艾滋病病毒(HIV)所致疾病为传染性疾病,终可导致病人死亡.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儿童感染HIV的机会越来越多,主要通过分娩前后(子宫内传染、分娩时感染、哺乳期感染)、输入带有HIV的血液及血制品、侵入性感染(伤口接触或针刺伤)等途径获得感染,在全民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队伍中,护理人员始终站在前沿.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讨论课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社区中各特殊人群的健康保健护理是社区护理教学中必讲的内容,但这部分内容与本科护理专业的许多前期课程存在重复,如妇女保健与<妇产科护理学>、儿童保健与<儿科护理学>、老年人保健与<老年护理学>等,以往教学常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由于已学过相关知识,因而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

    作者:陶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早期症状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早期症状特征性表现及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对12例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病人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护理策略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发现并行抗感染治疗,加强局部护理及营养支持等可有效促进瘘口愈合.[结论]术后敏锐细致的观察及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早发现、早治疗,促进咽瘘早期愈合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泳琴;陈秀杰;廖日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链霉素迟缓反应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女,20岁,因右肘关节肿痛1年余,经化验、拍片及其他检查诊断为右肘关节结核,即给予链霉素加异烟肼等抗结核治疗,常规做链霉素皮试,于下午17:00给予链霉素0.5 g肌肉注射,观察无反应后回家.

    作者:潘玉萍;朱会霞;于美芝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使用胰岛素治疗病人也增多.如使用不当会导致低血糖,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提高对于低血糖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高月英;王雪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颈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脊椎疾病,是因压迫或刺激脊髓所致,多发于中老年人.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46例,总优良率95.7%,总有效率100%.笔者认为:病例的正确选择、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是该手术成功及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早期功能锻炼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艳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进展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系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1].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易并发多种疾病,常需要住院治疗,静脉输注是其主要的给药途径,临床上多采用头皮、四肢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但是早产儿外周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较细,且血管壁薄、弹性差,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保留时间短,反复穿刺会严重损伤外周血管,并增加感染机会[2].

    作者:刘芹;倪红霰;尚启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表现为急性腩功能损害,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而重症急性脑血管病则是指在原脑血管病基础上出现昏迷等严重并发症并在短期内危及生命.其病因较复杂,并发症多而重,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我院2002年1月-2006年2月收治重症急性脑血管病40例,为提高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观察护理水平,现将40例病人临床特点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乃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健康知识的需要更加迫切.脑卒中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在存活的脑卒中病人中,约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的约占40%.我院老年病房2004年-2007年6月,对住院治疗的脑卒中病人280例及家属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悔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胸腔镜是近年来我科开展的一项胸部微创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对肺功能影响小、避免开胸术所致的一些不良反应、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80例,其中8例行胸腔镜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例艾滋病患儿的护理

    艾滋病病毒(HIV)所致疾病为传染性疾病,终可导致病人死亡.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儿童感染HIV的机会越来越多,主要通过分娩前后(子宫内传染、分娩时感染、哺乳期感染)、输入带有HIV的血液及血制品、侵入性感染(伤口接触或针刺伤)等途径获得感染,在全民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队伍中,护理人员始终站在前沿.

    作者:张应秋;龙伟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29例银环蛇咬伤致呼吸麻痹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银环蛇毒对运动神经功能的损害表现明显的是呼吸肌无力,严重者导致呼吸麻痹.介绍29例银环蛇咬伤致呼吸麻痹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主要抢救措施是尽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素;抗蛇毒血清的使用与护理;有效的呼吸支持,保证组织氧供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护各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心理支持及做好健康教育.

    作者:陈小云;徐丽琼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经雾化口含嘴吸痰在NICU病人中的应用

    NICU病人有很多由于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吸痰,而又无家属看护,每两张床一名护士,在口腔吸痰时经常发生咬紧牙齿,甚至咬断吸痰管.2007年7月-2007年12月我科为86例需口腔吸痰而又因病不能配合的病人,用雾化口含嘴打开口腔吸痰,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立文;任平;吴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加强护理管理防范护理缺陷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4月56起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另外护患沟通障碍、专业技能不熟练、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结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缺陷.

    作者:韩明清;王利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癌症晚期病人应用美施康定的护理要点

    美施康定义称硫酸吗啡控释片,为强效中枢镇痛药,作用时间可持续12 h,我科自2000年应用于癌症晚期病人的第三阶梯止痛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蒋志葵;黄美香;王福青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效果评价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将12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结果两组有效抢救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提高颅脑外伤病人的救治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莫晓芳;何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生物感染、锐器伤、电离辐射、挥发性药物、噪声、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采用了正确的操作,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防电离辐射、噪声,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使职业危害降到低.[结论]手术室工作人员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卓丽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覆盖无菌器械法减少空气污染的探讨

    WHO调查,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游浮菌总数达700 cfu/m3~1 800 cfu/m3时,感染率显著增高[1].手术室中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有时暴露于空气中,可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空气飞沫、尘埃等携带病原菌、带菌微粒落到器械、敷料上面污染伤口.普通手术室一般采用普通空气消毒机及紫外线灯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后0.5 h~2 h后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可恢复至照射前的水平[1].2007年6月-2007年12月对手术包打开后器械受空气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实验分析,探讨在现有条件下减少污染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明秀;董福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抚触对全身麻醉术后患儿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抚触对全身麻醉术后引起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1例鞘膜积液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分为抚触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生理反应指标.[结果]抚触组比对照组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等生理反应的影响明显减轻.[结论]抚触对患儿的早日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罗向红;朱彩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与病人交流中护理语言的使用技巧

    护理语言在医疗服务中占重要地位,护理工作者只有用体贴温暖的护理语言才能与病人达到和谐交流与沟通,取得病人理解与合作,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王秀珍;刘月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大量资料表明,糖尿病足不仅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是引起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1].从2004年2月-2008年1月对74例糖尿病足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万青;吴秋霜;师新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