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情况调查

丁月风;徐敏;曹廷;杨启帆;刘霞

关键词:流动儿童, 预防接种, 家长, 认知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从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500名流动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长“不知道何时接种”和“没必要遵循时间接种”是流动儿童未能及时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是流动儿童家长获得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影响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结论]低收入、文化程度低的流动儿童家长应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将家长被动接受预防接种知识转化为主动需求,同时拓展多媒体方式宣传预防接种相关知识。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市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1)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与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长沙市2个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保险和家庭收入情况的社区居民是否选择治未病服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中医“治未病”了解率为47.24%,技术水平和支付费用在居民选择“治未病”服务影响因素中排名前二位。[结论]社区居民有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老年人是中医“治未病”服务需求大的人群,但对“治未病”还不够了解,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中医“治未病”服务要注意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降低收费标准。

    作者:朱正刚;陈燕;刘霜霜;张小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国内关于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研究的文献分析1)

    [目的]分析我国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研究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以“预期性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化疗”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关于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研究的护理文献进行检索及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6篇有效文献;10篇干预性研究,干预方法涉及中医护理、心理护理及音乐疗法等;7篇描述性研究,主要是针对预期性恶心呕吐影响因素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其中以预期性恶心呕吐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为主;4篇护理综述,主要涉及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的研究进展;5篇护理经验类文献,主要是针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护理经验的介绍。[结论]国内有关肿瘤化疗病人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相关护理研究文献较少,处于起步阶段;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在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鉴于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护理干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加强护理干预在预期性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庆;段培蓓;张晓琴;诸建华;梅思娟;杨丽华;孙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声明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人工气道给氧管和湿化液滴管固定装置的设计1)

    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临床应用已经愈来愈广泛,病人病情稳定后,脱机带管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二通接头把给氧管、湿化液滴入管和气管导管三者相连,进行气道湿化和经气道氧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将一次性给氧管剪去端头后直接插入气管导管外接端口上的二通接头内给氧。二通接头带一插入气管导管端口内连接件、一外接连接件;两连接件通过环台连接在一起,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湿化,需要人工定时使用注射器在气道内注入湿化液。气管导管外接端口及其所带的二通接头内径6 mm~8 mm ,远远大于给氧管2.5 mm,因而给氧管固定困难,常因病人咳嗽、摇头、翻身而滑脱,人工定时用注射器注入湿化液,操作相当繁琐。为了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人工气道给氧管和湿化液滴管固定装置。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芳芳;程炎芳;戴启凤;温丽芳;魏淑娟;杨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应用计步器指导2型糖尿病病人运动效果分析1)

    [目的]调查使用计步器能否有效指导糖尿病病人科学运动降低血糖,预防运动过量而致的低血糖。[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第一周期两组均不使用计步器指导运动;第二周期观察组病人运动时携带计步器,对照组不使用计步器指导运动,观察两组病人不同周期3餐后2h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第二周期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80.0%,对照组为23.3%;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9%,对照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计步器指导糖尿病病人运动,能够有效帮助病人达成运动目标,控制餐后2h血糖,同时预防运动过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王贺佳;郑辉;于艳艳;葛焕琦;刘亚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刮痧板按摩技术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母乳喂养是婴儿期安全、理想的喂养方法[1]。我国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30%,远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确定的50%的目标[2]。为了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我们采用刮痧板按摩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蔡国华;杨林;杨召婷;李艳莉;徐吟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CABG围术期病人护理路径及健康促进行为相关性研究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CABG围术期病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 CABG围术期护理工作中。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和出院病人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责任、营养、态度、运动和锻炼5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P<0.05),其中药物依从性、健康责任得分居前2位;观察组服务态度、关爱病人、健康教育等条目满意度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BG围术期护理路径能够促进病人术后形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提高满意度。

    作者:龙洪;李荣;吴慧兰;刘英;彭芳;周淑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德国医院出院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出院管理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顺利转到另一个医疗服务机构或家庭的过程,它包含了医生、护士、姑息治疗及康复医师、社会工作者、义工等多学科、多部门、多专业的合作过程,借此在病人及其家庭、社区之间构架起一座沟通互助的桥梁,对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及出院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节省社会资源及减少家庭压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实施出院管理服务能够减少病人急诊入院率,减轻医院的床位压力等[1]。

    作者:赵莉;李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新型鼻胃管固定支架的设计与应用

    鼻胃管置管是胃肠道减压、肠道营养、洗胃及胃内治疗的必要手段。置管成功后一般用医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后贴于脸颊部。医用胶布固定胃管需要每天更换,且不能贴在同一部位,否则容易造成皮肤损伤,部分病人可能出现过敏现象,给病人带来不便。鉴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鼻胃管固定支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仲月霞;何乾峰;董妮;路中先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核心能力的现状、水平。[方法]采用护士长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整群抽取的128名在岗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核心能力总分得分率为75.69%;得分率高的维度是临床专业技能(84.86%),得分率低的维度是护理科研能力(59.31%);随着护龄的增长,护士长的核心能力评分逐渐递增;从事管理工作时间1年~5年的护士长得分低,16年~20年的护士长评分高;高级职称护士长的核心能力水平高;儿科护士长核心能力得分低,监护室护士长的得分高。[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的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伴随管理、工作年限的增长,技术职称的提高,护士长的核心能力逐渐加强;但护士长的科研能力和外语能力还有待提高。

    作者:华桂珍;陈颖;李胜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89例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使用库蓝 K500冷冻机进行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89例病人手术顺利完成,冷冻镇痛效果好,术后没有使用镇痛药物,术后约1个月开始恢复知觉。[结论]护士熟悉库蓝冷冻机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合理选择冷冻手柄,把握冷冻时间和冷冻温度是保证良好镇痛效果的关键。

    作者:吴枚禅;李富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路径在肝硬化介入治疗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是肝硬化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医院管理创新的一种医疗护理模式,是依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病人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它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程序、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护士可由临床路径预先得知对病人应提供的护理服务及预后,使护理工作更具有规范性。我科2012年4月制订了肝硬化介入治疗病人临床路径表,对40例病人按临床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敏;郭楠;张宁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胰岛素笔治疗盘的设计与应用1)

    研究表明,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1]。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胰岛素笔将胰岛素与注射器合二为一,携带方便,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注射,剂量精确到1个单位,针头短而细,注射痛苦小,降低了病人对针头的恐惧感[2]。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定,住院病人治疗操作必须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完成[3]。随着胰岛素笔的广泛使用,胰岛素笔的管理在内分泌科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住院病人胰岛素笔使用与保管存在较多问题,亟须规范[4]。目前,内分泌科多将胰岛素笔放在专用笔盒内,再统一存放在大治疗盘中,笔盒与笔分离后存在放错的隐患;或将胰岛素笔存放于多层盒内,但该存储方式不便进行单人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研制了胰岛素治疗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护理工具。

    作者:罗宝萍;郝伟芳;李小菊;杨宇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首次剖宫产术后面对面避孕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却仅限于出院时的简单交代,由于对产后避孕的不重视和避孕知识的缺乏,导致不少妇女剖宫产术后短期内再次妊娠。为此,对首次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在住院期间进行面对面避孕知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小舟;郭建玲;刘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泌尿系结石症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微创手术取石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切口小、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广大病人所接受[1]。为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我科护理人员采用改进方法,对围术期病人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做好出院指导,使89例泌尿系结石病人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郜丽;王素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辞书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病人行多模式健康教育效果观察1)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佳鼻腔冲洗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3月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50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口头鼻腔冲洗健康教育;选取2013年4月-5月行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的50例病人为观察组,实施口头讲解、操作示范、视频播放、发放宣传册、效果反馈等多模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病人鼻腔冲洗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更有利于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可以传播健康信息,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

    作者:朱红;李琳;罗巧兰;张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的中医院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意向调查研究1)

    [目的]探讨中医院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意向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自拟问卷,选取哈尔滨市2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的24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医院感染防控意向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58,0.68,进入回归方程中的决定系数为0.69。[结论]中医院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意向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有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提高中医院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的行为意向。

    作者:曹秋茹;郭锐;孙涛;刘静;霍艳秋;高丽娟;刘跟莉;孙秀;李吉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电话随访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留置双J 管病人认知水平的影响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m lithotripsy,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术后输尿管内常留置双 J 管作为支架起内引流的作用,可有效解除上尿路梗阻,同时可替代肾造瘘管,减少术后感染、漏尿等并发症的发生。双J 管两端卷曲,型似猪尾巴,俗称“猪尾巴管”,一般在术后1个月~3个月拔除[2]。因此,带管期间的观察和护理大部分由病人或家属在家中完成。双J 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尿路感染、尿盐结垢、移位或脱落、滞留等并发症,病人对PCNL 术后留置双J 管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减少带管期间的并发症,指导病人顺利渡过带管期,我科对PCNL 术后留置双J 管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静;蒋玉梅;李金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重症监护病房病员服上衣改良设计与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存在管路较多、分布部位较广、暴露较多等问题,普通病员服不太适合。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改良了重症监护室病员服上衣设计,经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荆伟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