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冬根;陈慧民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发的一种骨折,过去致残率很高.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对于高龄(≥80 岁)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回顾我院10 年来治疗16 例用单纯股骨头假体置换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受到良好效果.
作者:闫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现阶段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 年5 月至8 月本科住院的63 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2008 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30 例伴发热,1 例重症,没有复发病例,所有患儿经积极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儿均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及时正确诊断本病并给予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场所要及时隔离患儿,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作者:易天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当前社会上心理热潮不断兴起,心理工作者也随之增多,在目前我们的一些制度尚未完善,管理还有不足的情况下,心理工作自身的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心理工作者三重境界的探析,起到一个互勉的作用,希望我们所有的心理工作者都能在心理工作这条路上不断学习,不断探寻,不断努力,不断地提升自我素养,引领更多的来访者走出阴霾,走向美好的明天.
作者:何传领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芪血颗粒治疗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466 例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6 例,口服芪血颗粒,1 包/ 次,3 次/ 天,共4 周.对照组230 例,口服富马酸亚铁片,0.2-0.4g/ 次,3 次/ 日.用药前后,查血常规.结果芪血颗粒治疗贫血的有效率是99%,富马酸亚铁片的有效率是94%.芪血颗粒能显著缓解贫血症状.结论芪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田金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药具发放和管理措施.方法:分析新形势下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和发放过程管理;分析在药具应用过程中的康检工作实施方法.结果根据计划生育避孕工作需要,首先要保证药具质量,对药具实施规范化管理;改进发放模式,实施统一化管理;加强药具随访工作,做好康检服务;建立药具和康检管理目标责任制,实施责任化管理制度.结论: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和方法工作要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要在实施过程中做好随访工作和康检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和实施效果.
作者:吴素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鞍山地区孕妇选择剖宫产术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调查无医学剖宫产指征直接选择剖宫产的560 例孕妇.结果:孕妇夫妻年龄差、产前体重、胎儿体重、对不同分娩方式的认知和态度、心理状态的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孕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夫妻年龄差大、产前体重大、估计胎儿体重大、选择吉日分娩、无再生育计划、认为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安全、缺乏阴道分娩信心的孕妇多选择剖宫产分娩.
作者:何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机是肾衰、尿毒症等患者比用的设备,故其能正常运行就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多年经验针对透析机常见的故障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医院从事此设备维修的有关人员共享.
作者: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组5000 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盘厚度,边缘情况,胎盘与宫壁间回声及胎盘内部回声的变化及胎儿脐动脉血流S/D 值变化,诊断是否有胎盘早剥,并与分娩后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早剥48 例,占分娩总数的0.96%.其中轻型胎盘早剥38 例,占分娩总数的0.76%;重型胎盘早剥10 例,其中合并胎儿慢性心律失常3 例,占重型早剥的30% ;胎死宫内1 例,占重型早剥的10%.临床分娩后证实有胎盘早剥44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总符合率91.7%,其中轻型早剥符合率89.5%,重型胎盘早剥符合率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早剥具有非损伤性,可重复操作性,方便快捷,准确性高的特点,但应该考虑到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作者:赵香菊;王亮卿;夏瑞雪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保留灌肠作为一种临床护理技术给药直接、操作简便、再加上浓缩分离的免煎中药,在操作过程中大限度的保留中药的药性和药效,使药物直达病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医患沟通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族之间交流,也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目前有些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沟通不畅的表现,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官司,因而笔者就进一步探讨医患沟通的意义、原则和技巧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使医患交流沟通问题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取得更令医患双方满意的效果,达到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冰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镇痛和调控神经循环功能的方法,以利临床应用.方法:60 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20 例.A 组应用颈丛阻滞麻醉,B 组颈丛阻滞加气管内全身麻醉,C 组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术中和B,C 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 的变化.B、C 两组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三组之间MAP、HR 变化比较:T0、T5 时点三组之间无差异显著性意义,T1、T2、T3 和T4 时点A、B 两组和C 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组内比较A、B 两组T1-4 与T0 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C 组T2 与T0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B,C 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 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意义,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显著性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麻醉可根据病变程度适当选用颈丛神经阻滞或者气管内全麻,加上合理的药物调控和镇静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颈丛联合全麻并不能减少麻醉用药和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且易致高血压,心率增快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不可取.
作者:张先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皮肤反应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50 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放疗期间照射部位皮肤状况观察放疗前及放疗前期除手术疤痕两组均无皮肤改变.放疗后,Ⅰ度皮肤反应46 例,占92.0%,均于5 d 内愈合;Ⅱ度4 例,占8.0%,其中3 例7 d 内愈合,1 例因溃疡面积较大(4 cm×3 cm)中断放疗,配合皮肤护理13 d 后愈合.未出现Ⅲ级及以上的皮肤反应.结论 经过积极预防和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可有效地减少和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增强患者治愈信心,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曾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41 例剖宫产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41 例患者中,肥胖26 例、营养不良8 例、妊娠期高血压4 例、糖尿病2 例和医生缝合技术不当1 例;经5~13d 的治疗,患者切口均愈合出院.结论:对于剖宫产者存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尤其是肥胖时,要积极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质量.
作者:魏志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对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27 位患者和26 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进行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细胞学分类检测.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01),其中位数分别为1.6%,0.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中位数分别为45.75%,58.1%.结论: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赵明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对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方法加以综述.方法 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就其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四气理论,从本质上揭示其科学内涵.
作者:李欣孺;徐阳;王静;何雅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KX-3A 痉挛肌治疗仪治疗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60 例脑卒中后遗轻度瘫痪、脊髓损伤等引起的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用痉挛肌治疗仪治疗30 例,并与常规治疗组30 例进行比较.采用改良的Ashw0rth痉挛量表(MAs)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33.33%,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KX-3A 痉挛肌治疗仪是治疗脑卒中后遗肢体痉挛的有效方法,对轻、中度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浮荣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化学成分有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酚酸类: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有原儿茶醛、丹参素(丹参酸甲)、丹参酸乙、镁- 丹参酚性酸B(LSA-R)等.通过对丹参的有效成分的研究,发现丹参不仅仅局限于活血化瘀,而且近年来对丹参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心、肝、肺、脑等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对肝细胞的损伤;抑制和改善肝纤维化、肝硬变、肝癌的作用;调节免疫反应;抗感染和抗肿瘤、抗炎及抗过敏等方面.因此对其的药理作用做一概述.
作者:窦昊;李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腔隙性脑梗死61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 例和对照组30 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疗法,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4d 后,治疗组治疗后NIHSS 评分由(9.5±2.3)分降至(2.6±2.0)分,临床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NIHSS 评分由(9.4±2.1)分降至(5.4±2.4)分,临床有效率为53.33%(16/3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明显的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王雪梅;刘佳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年轻(小于35 岁)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所有患者为反复发(高)热,门急诊经过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后收住院,均经X 线胸片或胸部CT、血清抗体检测、部分经痰培养确诊的病例,入院后给予二代头孢菌素联合覆盖非典型病原体抗生素治疗,时间大于72 小时.结果:本组22 例患者,体温小于72 小时下降的8例,大于72 小时下降的14 例,治愈18 例,好转4 例,有效率100%.结论:年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致病的发病率升高,治疗时应联合覆盖非典型病原体的抗生素,且初步疗效观察时间可大于72 小时.
作者:胡亮;刘德群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采用香砂养胃丸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间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 例,治疗组采用香砂养胃丸和阿莫西林、硫糖铝片和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硫糖铝片和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应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较高.结论:香砂养胃丸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沈柿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