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蕾
[目的]探讨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适宜的课程设置.[方法]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对36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专业外语、科技论文写作、医用统计学、文献检索、临床流行病学、护理学发展趋势、护理研究、现代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概念分析是护理硕士课程的必修课.[结论]课程设置的研究为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刘蕾;杨晓霞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寒冷是引起病人不适的一个重要刺激源[1],重症监护室的大多数病人身体状况较差、免疫力低下,生命体征不稳定、自主活动能力受限,甚至运用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再加上频繁的翻身、治疗等护理操作,使病人的肩背部长期暴露在盖被之外,因此受凉或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进而发生肺部感染及医院感染的几率增加.
作者:吴继萍;田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为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方法]通过建立护理电子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全员参与、重点监测和定期质量抽查方式进行检查、督促、反馈、追踪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结果]2006年、2007年、2008年全院二级质控的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逐年减少(P<0.005),出院抽查合格护理电子病历逐年上升(P<0.005),出院复印的护理电子病历无医患纠纷.[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强化了护理文书质量的环节管理,确保了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
作者:梁业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骨科手术是无菌手术,一旦术后发生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所以手术中的无菌管理尤其重要.由于创伤、脊柱等骨科手术需要在C型臂X线机辅助,反复定位下完成,给手术中的无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是肿瘤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急症之一,其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在临床肿瘤护理中值得重视.通过对我科近两年来在治疗病人过程中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加深大家对其认识,以便在临床中更好的护理此类病人.
作者:胡小春;阎冬丽;廖昆仑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射频消融技术(RFA)是将一个射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交流电定向导入肿瘤体内进而破坏肿瘤生长的新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病灶内局部温度升高,使肿瘤细胞内蛋白质发生变性、细胞坏死、肿瘤组织灭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徐灿;陈杨;胡桃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自个人数字仪助理(PDA)应用以来,节省了画体温单的时间,但收表时,要带上收表盒、PDA机子,还要用笔输入生命体征,如果推车很繁琐,手拿容易摔表或摔掉PDA机子,损失极大且不方便.为了更方便护士工作,制作了一种简易体温记录夹,2009年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景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确定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的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选择国内从事颅脑创伤救护和研究工作10年以上的23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进行3轮专家咨询,确定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的考核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考核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的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考核指标体系.[结论]科学设计研究课题、提高专家积极性、保证各步骤按计划实施是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的关键.
作者:舒勤;朱京慈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变应性鼻炎是指在变应原作用下经免疫学机制产生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本病以鼻痒、多次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临床表现.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类型.
作者:张萍;宋学 刊期: 2009年第34期
临床工作中有许多药物需要微量输液,严格控制滴速.如产前应用缩宫素引产、妊娠合并高血压静脉输注硫酸镁、心力衰竭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小儿输液、危重病人用药等需要将少量液体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入体内.如何既能定时控制药物用量,又保证药物的佳有效血药浓度,同时方便护士操作,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作者:陈秀俊;陈殿红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护理过程中,金属内套管需每日清洗2次或3次,其清洁一直缺乏便捷、规范的操作方法.临床常用纱布穿过内套管,来回拉动以达到清洁内壁的目的.
作者:姚彩婷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止痛泵持续定量给药在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行气管切开10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2例)采用麻醉科使用的止痛泵持续气管内滴药,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一次性注射器行气管内滴药间断湿化,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痰痂阻塞气管套管发生率为9.61%,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85%,刺激性咳嗽发生率为5.77%;对照组痰液阻塞气管套管发生率为44.00%,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00%,刺激性咳嗽发生率为96.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止痛泵定量持续气管内滴药,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实用、省时省力的湿化方法.
作者:崔彩萍;卢卫宁;陈小君;谭翱;谭宇敏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恢复体操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机体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在围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恢复体操锻炼,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病人提前(P<0.05);肺部并发症、肩背部疼痛、尿潴留、大便失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恢复体操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丹;柳燕喆;孙跃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枕后位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后诊断为枕后位而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8例,干预组按常规处理的同时采取护理措施给予体位干预,而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分别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产程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80.65%,剖宫产率为19.3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2.94%,剖宫产率为4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1);干预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干预对矫正枕后位是行之有效的,可明显地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庞小艳;曾三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系统分段式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系统分段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两组病人均在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发放生活质量评价问卷,在出院前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前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实施系统分段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辉;赵健;朱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近年来由于宫颈癌发病率上升,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其治疗的方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化疗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的静脉化疗已不再是唯一化疗方式.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使外周静脉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甚至变硬变黑不能再使用,如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1].
作者:陈翠玲;李媚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深入了解首次行普通肠镜检查的住院病人在围检查期的各种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为病人实施更优质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病人对肠镜检查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34例首次行普通肠镜检查的住院病人进行了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采用Hyper TRANSCRIBE 1.0软件处理音频原始资料,通过ATLAS.ti软件平台,结合Colaizzi分析程序处理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围检查期病人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恐惧、害怕、担心、紧张、焦虑;此期病人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确诊疾病的需要、保障安全的需要、获取信息的需要、角色适应的需要、寻求安抚的需要以及保护隐私的需要;面对肠镜检查时的应激反应有侥幸心理、否认与否定、逃避与回避.[结论]在实施肠镜检查前,应了解病人在肠镜围检查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完善健康宣教,强化医护技能,适当满足病人需求,纠正负性情绪,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护理,提高病人对肠镜检查的依从性,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周如女;彭幼清;屠庆;施丹;张姬;奚慧敏;徐筠;刘怡 刊期: 2009年第34期
血管重建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组织缺损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其方法是通过缝接皮瓣和受区的血管使皮瓣由受区获得血供营养以期成活,所以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是把皮瓣血管和受区的血管连接通畅,使皮瓣的营养即刻由受区供应.现将血管重建游离皮瓣移植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符云霞;梁筠;苏立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不良事件是指与医疗护理相关的损伤,差错是指医疗过程中的任何错误,无论是否造成伤害[1]. 本研究分析某二级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与差错130起,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臧宝华 刊期: 2009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