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102例护理体会

代泽英

关键词: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 护理, 饮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采取了抗感染、抗病毒、解痉、平喘、止咳以及综合治疗.结果:102例患者治愈99例,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讨论: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协助医生诊断,使患儿早日康复.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8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87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滴,每日1-2次,共2周,其间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以及对病死率等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性期死亡率分别为2.3%、18.4%和19.0%、35.7%(P<0.01).结论:奥美拉唑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急性期的预后.

    作者:龚立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按0.5-0.8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脉滴注:连续3-5d.2组对症治疗相同,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疗效,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儿有不适主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谢宝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虚寒胃痛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虚寒性十二指肠溃疡50例

    1 临床资料50例病人中,所有患者都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小26岁,大63岁,30岁以下8例,30-40岁·18例,41-50岁17例,51岁以上7例;病程短1个月,长16年;合并胃溃疡5例,浅表性胃炎15例.临床上胃脘部隐痛,空腹为甚,喜暖喜按,得食行减,时呕清水,纳呆食少,大便溏稀,神倦乏力,手足不温,舌淡苍白,脉细缓无力.

    作者:刘元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孕足月并发先兆子宫破裂、羊水栓塞1例

    1.资料杨某,女,23岁,因第一胎孕足月,腹痛7+小时,加重1+小时,于2008年5月7日9时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8月2日,预产期2008年5月9日.因患者家住偏远山区,孕期未行正规的产前检查,只在孕4+月、孕7+月时分别做过一次B超检查,提示:单活胎,头位.患者于7+小时前开始腹痛,近1+小时疼痛加剧,难以忍受.患者入院时,痛苦面容、哭闹、烦燥.

    作者:张秀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感染性骨不愈合的中医治疗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1月因感染性骨不愈合就诊的31例患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内服汤药与外用熏洗的方法治疗感染性骨不愈合患者.结果:经过中医临床治疗,31例患者中28例患者伤口痊愈,3例效果不佳.患者的整体治愈率高达90.32%.结论:中医对于治疗感染性骨不愈合疗效明显,临床具有可行性.

    作者:章立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军团病的预防与控制

    建筑物中的设施曰益在增多,并且每个建筑物都是非常复杂化的.尽管在对remnant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设计的原理和运行的管理不当而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就会导致疾病其至是死亡的发生.在1976年,在美国的某个宾馆,正在召开5000多人的大会,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就流传起了一种来历不明的疾病,当时就有很多人发病,并且也有一定的人员是死亡.后来经过专家的研究,成为此种来历不明的疾病是军团病,这是一种恶性爆发的疾病,因此各国对此对都是非常重视的.本文就对军团病的预防和控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供参考.

    作者:王选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行疗效分析.方法:120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平均45岁.外伤诱发54例;劳累诱发36例,诱因不明显30例.均未进行过相关手术治疗,病情时间在15天-26年,平均8年.通过检查并确定患者的患病部位(见表1).进行传统的手术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适合半推板切除(78例),B组全推板切除(42例).术后进行疗效观察并记录.结论:明确患病机制,针对病因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传统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且治愈率较高.

    作者:胡涛;熊甲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散合冠心1号方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应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或阻断剂、抗血小板聚集、利尿、强心、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散合冠心1号方,观察疗效、心功能及左室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功能及左室结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散合冠心1号方合用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比单用西药有更好疗效.

    作者:王希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目前,国内的中药制药生产过程在世界同行业中还较落后.其生产尚延续传统的控制过程,且缺乏监测技术,在中药制造过程中严重影响其质量.近红外光谱技术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新型的快速的、无损的的监测分析方法,其功效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分析与质量监控起到显著作用.

    作者:郑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7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10月产后出血的产妇78例,综合分析产后出血的情况,并且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8例产妇均痊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莉;刘长芳;张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病残儿童医学鉴定资料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病残儿童.方法:回顾分析330例病残儿童医学鉴定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出生-3岁时期是病残儿童发病高峰期;病残儿童中农村儿童较多;非遗传性疾病在病残儿童中所占比例较高,达60.30%,其中脑瘫(19.39%)及智力低下(11.82%)常见;遗传性疾病在病残儿童中所占比例较少(39.70%),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8.79%)以及先天性聋哑(7.88%)为常见;产科因素是导致儿童发生非遗传疾病病残的主要原因,儿童期外伤致残(16.08%)应引起高度重视;多基因遗传病是儿童发生遗传性病残的主要原因.结论:优生优育可以提高出生人口生存质量,我们应根据其规律进行合理的出生缺陷干预.

    作者:张道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的病因与处理

    残余小胆囊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因胆囊颈残留或胆囊管残端过长而形成的小胆囊,这类病人因病变未能根除,而出现术后胆汁瘘,或残余胆囊并发炎症,结石等症状,反复发作,必须通过再次手术解决.

    作者:王效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析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有效途径

    临床检验是整个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检验结果帮助医生获得患者疾病的具体信息,提供有效治疗方法.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治意义重大.但临床检验结果除了受实验人员的操作影响外,还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检验结果失真时,往往会产生医疗纠纷.本文对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途径,以期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胡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12例诊治体会

    病毒性脑炎是脑炎中主要原因的脑炎,其病呈散发性,无季节性.病灶如损伤额、颞叶可能导致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易导致误诊及漏诊,影响患者愈后率,本人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共12例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诊断、治疗经验.

    作者:柳栋文;李学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流术中应注意的操作规程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意外妊娠、优生或疾病等原因而采用手术方法终止妊娠,人工流产术按照受孕时间的长短,可分为负压吸引术(孕6-10周)和钳刮术(孕11-14周).要使手术成功,医生必须认真钻研业务技术知识,以理论指导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本文主要探讨了人工流产术中负压吸引术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作者:殷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腹部外科术患者的术后注意事项

    腹部手术随着医学的进步,在治疗效果上有了大步的提升,而许多患者术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究其原因,这和术后患者的日常护理密切相关.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就腹部术后患者应注意的事项做进一步探究.

    作者:杜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股骨颈骨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股骨颈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良好,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瑶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其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处理方法和髋臼假体的选择及早期疗效.方法:随访男10例,女12例,平均63.3岁.其中左侧18例,右侧4例.翻修原因:不同程度骨溶解伴假体松动15例,术后髋臼位置不良3例,髋臼磨损4例.其中10例采用紧压式颗粒性植骨的方式加用生物型髋臼或髋臼加强环罩,其余采用生物型髋臼或髋臼加强环罩重建髋臼骨缺损.结果:22例随访时间15-53个月,平均随访30.8个月,Harri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38.5±8.8)分(21-50分)提高至翻修术后的(82.3±6.3)分(66-89分)(P<0.05).结论: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术中具体骨缺损类型,选用相应的自体或/和异体骨移植,准备相应类型髋臼假体供手术选择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根本.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近期随访效果较满意.

    作者:任燕春;卫小春;张志强;段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右侧乳腺多发性错构瘤一例

    患者,女,40岁.因发现乳腺无痛性包块半年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稳定,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外科检查:右侧乳腺外上、外下象限分别扪及多个包块回声,活动度不大.

    作者:蔡连艳;冀秀玲;孙海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危新生儿的保健与处理

    目的:探讨在对高危新生儿的保健与处理方面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0例高危新生儿进行观察,针对其高危原因,采取相应的保健与护理措施.结果:30例高危新生中无一例发生意外死亡;有2例先天发育不良及1例出生体重偏低的患儿因监护人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针对高危新生儿存在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保健与处理措施,可有效地改善预后,降低高危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罗小杏;张印兰;姚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