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香英
留置导尿是每个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础护理技术,笔者也对留置导尿方面的护理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将我科在2009年4月~2010年4月共收治的5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其中术后行留置导尿的88例,总结留置导尿护理的操作,现结合文献将目前的研究进展做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科在2009年4月~2010年4月共收治的5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其中术后行留置导尿的88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这就是说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陈建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脑膜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是发病率、病残率较高的疾病.EEG检查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不仅异常率高,而且能较早、较准确的反映脑组织受损情况,且是无创检查,可反复检查,对帮助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均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席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主要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甲硝唑擦剂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流动相以醋酸、甲醇、水为主;波长为289nm;并且评价其回收率、RSD以及稳定性等.结果:甲硝唑在(39.74~397.40)μg /mL范围内,和氯霉素在(49.82- 498.20)μg / mL范围内的时候起线性关系较为良好;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品均回收率为97.52%和97.23%,RSD为0.80%和0.91%.结论:该方法适合于测定复方甲硝唑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药剂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药剂管理,让药剂科的工作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会大大提高医院药学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作者:周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达因-35对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方法:选取青春期功血患者30例,均给达因-35治疗,并统计出血控制时间、止血时间、月经改善情况及副反应.结果:控制出血时间为(10.6±3.5)h,完全止血时间(53.4±18.1)h,月经改善19例,无止血失败者.期间,有3例患者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但未影响治疗.
作者:龚金凤;张启莲;徐行军;田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的机制与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常规治疗.结果:100例患者治愈18例,治愈率占18%,好转75例,有效率占93.9%,无效6例,占6.1%,1例因不良反应退出.结论:奥扎格雷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效果稳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桂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验证蒲黄用不同方法炮制前后总黄酮含量是否发生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蒲黄中总黄酮含量.结果与结论:生蒲黄总黄酮的含量为2.459%,炭蒲黄总黄酮的含量为1.156%,醋制蒲黄总黄酮的含量为2.318%.
作者:陈玉堂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高血脂、高粘倾向为主要标志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除实施一般护理外,还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证型分类实施辩证施护.
作者:黄俊华;王建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羊水过少胎儿电子监护图形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日至2010年10月广西妇幼保健院住院羊水过少80例孕产妇产前胎儿电子监护(NST)的图形变化,并随机选择同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结果羊水过少组中,NST监护以基线变异消失以及-过性减速等异常常见,剖宫产率增高,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增高.结论羊水过少孕妇产前行NST监护时,出现胎心基线变异消失或胎心-过性减速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相关,同时伴有羊水粪染者应及时终止妊娠;羊水过少但羊水清者可进一步监测,选择适当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文莉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疼痛在癌症患者中极为常见,是癌症患者自觉症状中发生率高的.在我国,现有癌症患者200多万,其中40%-50%可发生癌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至少75%-90%可有中到重度疼痛.疼痛可限制患者的活动、影响睡眠、减少食欲,严重者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精神障碍,给家庭但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作者:曾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思美泰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商品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以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该药说明书中标明即使长期大量应用未见与本品相关的不良反应,改变用药习惯或增加用药剂量同样未见不良及应报告.
作者:陈中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通过查阅大量与中医方药治疗失眠相关的文献,进一步探讨了解中医方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现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角度出发,综述失眠症的诊断、发病机制、辩证施治等几个方面的现状,并浅谈一下中医方药治疗失眠的优势和不足.
作者:李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火针结合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腹针治疗.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疗效.结果: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结束后温灸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时,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米建平;余焯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或经股动脉采血气标本在新生儿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优化新生儿临床穿刺率.方法:将405例需动脉采血气标本的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经挠动脉采血组[203例)和经股动脉组(202例),比较两组采血方式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安全性.结果:经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股动脉组,操作时间、局部青紫淤斑、采血后按压时间和采血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挠动脉采血气标本更快速,安全,方便.可作为新生儿动脉采血气标本的首选方法.
作者:周秀华;钟桂华;姚男华;冯群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照组用硝酸甘油配合洋地黄静注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参麦注射液100 ML静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心功能参数变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于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李树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进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8例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使用压迫器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压迫挠动脉穿刺点止血,可减少并发症,出血少,痛苦小,操作简单,术后不受限制.提高患者舒适度等优点.
作者:谢宝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率,快节奏强竞争的社会,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我们处于无形的紧张和压力之中.本来,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是健康的刺激剂,过度紧张却使我们长期面反复地处于超生理紧张状态,如果不加警惕,将会危害身体健康.
作者:常国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救治体会.方法:我我院从2009年8月到2010年8月期间,共接收治疗了158名多发伤骨折病人,将这些病人的详细资料重新整理、研究,并进行了科学性的总结.结果:治愈患者个数为156名,2名患者死亡.结论:针对多发伤骨折病人的特殊病情,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应该依据不同受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手段,要明确治疗的先后顺序,对于不同部位的创伤应该采用分期处理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多发伤骨折治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是死亡率降低的关键.
作者:陈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讨论急性低钾性麻痹的诱因.方法:我院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低钾性麻痹35例,对诱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因过度劳累后病发6例,暴饮暴食或饮酒5例,感冒或受凉发病3例,腹泻呕吐2例,使用利尿剂者2例,因发热使用地塞米松解热镇痛药者10例,使用双黄连注射液者1例,静脉滴注高渗糖或加能量合剂者2例,患者无明显原因4例.结论:药物不良反应为本病常见原因.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探讨基层医院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表现,总结合理用药的防范措施,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患者合理服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周文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