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动态血压观察

魏娜;杨秀玲;李丽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高血压病, 动态血压
摘要:1对象与方法1.1选择门诊或新住院高血压病人52例,(诊断标准及分期按WHO/ISH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31岁~71岁,平均50岁±3.2岁;其中一级有24例,二级有27例,三级有1例.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信息服务的新形式--病人图书馆

    早在20世纪初,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相继设立了医院病人图书馆.从近年的资料查阅中发现,这种方法确实对病人的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效果.近年我国大城市医院图书馆也提出了在社区、病区开展这种新的服务形式--病人图书馆.

    作者:苑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呼吸道护理的体会

    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由于其肺本身的病理改变或因长时间体外循环所致的肺部病理改变以及心功能不全等原因,术后护理困难较大,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高婷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维生素B2含量测定中修饰电极技术应用的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测定溶液中维生素B2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由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三电极体系,用镇相交流溶出伏安法进行测定.结果:峰电流(ip)与维生素B2的浓度(C)在2.8×10-7g·ml-1~2.2×10-6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10-8g·ml-1.结论: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简便、快捷、易于进行,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松林;汪现先;丁彦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纳络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价值,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况琦;时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环丙沙星阴道泡腾片的刺激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环丙沙星阴道泡腾片(简称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的局部刺激作用.方法:环丙沙星5mg/kg、10mg/kg于家兔背部左侧给药和左侧股四头肌处给药,右侧作对照组,同剂量阴道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7d,于末次给药24h后,取出给药组织,观察局部变化.结果:各途径给药的局部组织均无充血肿胀、分泌物等变化.结论:环丙沙星无明显的刺激性.

    作者:李明涛;陈百泉;包翠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预后价值

    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心肌代谢,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动态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与心肌酶谱之间的代谢变化,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严重度和预后有着实际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俊敏;张敬宇;王国申;程冠昌;朱剑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管贲门癌行胃浆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的围术期护理

    食管胃吻合术常见并发症有吻合口痿、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1].为了减少消化道重建术后并发症,我科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吻合方法,即胃浆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术.该吻合术的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我科于1990年~1999年间采用新的吻合术,治疗食管贲门癌186例,疗效满意,再将这十年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程秀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糖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肾细胞癌术前未进行化疗和15例正常肾组织中的P-gp表达.结果:P-gp在15例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在49例肾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69.5%.P-gp蛋白的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检测P-gp对肾细胞癌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杞英;闫文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治疗分析

    我科自1997年~2000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双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1989年3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胃嗜酸性肉芽肿32例,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以腹痛为常见病史,术前仅有2例诊断为胃嗜酸性肉芽肿,误诊率93.7%.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7例接受随访,均健在.结论:该病诊断不易,对可疑病例进行术中快速切片检查是避免本病误诊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是好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作者:宋展;赵玉亭;王耿泽;马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临床分析

    出血性疾病中的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是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营养性疾病,日益受到国内外儿科界关注,是我国婴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是指新生儿后期和婴儿早期出现的与新生儿出血症相似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密切关系,临床常被误诊,导致死亡或留下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进一步认识此病,笔者对医院多年来收治的出血性疾病的患儿病历163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作者:乔惠民;付惠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急性顽固性动脉鼻出血的临床应用

    急性顽固性鼻出血的病人治疗起来非常棘手,经过多次后鼻道填塞仍不能达到有效止血,病人出血比较凶险,往往需要结扎颈外动脉,若遇到两侧颌内动脉均出血的病人,又不能同时结扎两侧颈外动脉,因此,用多种方法均达不到彻底止血的目的,DSA检查可清晰的看到出血动脉的部位和范围,了解其与周围血管的交通情况,通过导管技术可用多种栓塞材料做靶血管栓塞,并且可以随时复查栓塞效果,此方法创伤小,疗效肯定,可大力推广之.

    作者:张和平;贺祥;张杰;靳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和CT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受到儿科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选择49例经临床及CT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住院患儿进行分析.

    作者:李玉萍;贺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全麻醉斜视矫正术后的护理

    斜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功能的常见病,它不但有碍美观,还直接影响双眼视力.我们从1995年6月~2000年12月对36例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方式的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时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烧伤性医疗技术治疗慢性体表溃疡93例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各类慢性体表溃疡的疗效.方法: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各类慢性体表溃疡93例.结果:93例病人愈合71例,治愈率76.3%;显效15例,显效率16.1%;好转5例,好转率5.4%;无效2例,无效率2.2%.结论: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各类慢性体表溃疡效果显著

    作者:惠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消化道肿瘤诊断及其预后的研究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7例食管癌、41例胃癌、3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Ⅰ,sTNFR-Ⅱ)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三组肿瘤患者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三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血清sTNFR-Ⅰ增高的百分率分别为75.7%(28/37)、78.0%(32/41)、73.3%(22/30),sTNFR-Ⅱ增高的百分率分别为67.6%(12/37)、75.6%(31/41)、63.3%(19/30),且随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增加而增高,有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转移者,手术切除肿瘤后sTNFR-Ⅰ、sTNFR-Ⅱ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后6mon,5例病人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肿瘤复发时水平再次上升.结论: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检测取材容易,且可多次重复,联合、动态检测手术前后及随访病人有助于对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预后的临床评价和指导治疗.

    作者:王瑞华;杨荐葆;陈书恩;刘志强;许培仁;杜盛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将1999年8月以来收治的63例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000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

    目的: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SCL-90量表对2000级1187名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2000级医学生的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单项因子分≥3检出率累计为35.3%;女生抑郁、恐怖因子均分高于男生,而男生敌对因子均分高于女生;并轨生总均分高于新高职.结论: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张运生;杜富广;高留战;王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15例脑血栓

    脑血栓是常见的闭塞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治愈率较低且常遗留后遗症.我院高压氧自1999年开诊以来,共治疗脑血栓患者1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剖宫产后母乳喂养障碍分析

    1原因1.1麻醉的影响一般剖官产大都采用连续硬外麻醉,由于麻醉药的影响,产妇需去枕平卧6h,有些甚至未清醒,无法进行早吸吮,失去早吸吮增加乳汁的机会,早吸吮不能进行而使用其他哺乳方法,结果造成口感不同而使婴儿拒绝母乳,另外产妇不能早进食会影响乳汁分泌.

    作者:李静;时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