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忠;黄建峰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该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全年江苏省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1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5.7%。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后肺功能不全、术后输血2个变量是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后肺功能不全为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伟忠;黄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目的应用 RNA 干扰技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 MHCC97H 中凋亡抑制因子 Livin 的表达,研究 Livin 基因在抑制裸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设计针对 Livin 基因目标序列的 siRNA,将其经脂质体 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至肝癌细胞株 MHCC97H 细胞,采用 RT-PCR、Western-blot 方法检测转染后的 MHCC97H 细胞中 Livin 基因的 mRNA 和蛋白质表达。通过建立裸鼠的荧光素酶(Luciferase)标记的 MHCC97H 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监测肿瘤体积、重量,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 siRNA注射治疗移植瘤的效果。结果在 Livin-siRNA 转染后的 MHCC97H 细胞中,Livin 基因的 mRNA 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下降(P <0.05),siRNA 注射治疗移植瘤后,肿瘤重量、体积及荧光素酶信号均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通过 RNA 干扰技术阻断 MHCC97H 细胞中 Livin 的表达,可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提示 Livin 基因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989年 Gerald 等[1]首次报道了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desmoplastie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并于1991年正式命名,从2002年起国内陆续有个例报道[2-8]。2015年4月我院收治1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康昭;任占良;张阁;建峰;韩继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 Lgr5和 CD44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南京市鼓楼医院及江苏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胃癌手术切除标本273例胃癌组织中的 Lgr5和 CD44蛋白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Lgr5和 CD44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结果 Lgr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 pTNM 分期有关(P <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 >0.05)。 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 分期均无关(P >0.05)。 Lgr5和 CD44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无相关性(P >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Lgr5及 CD44高表达、肿瘤分化及 pTNM 分期等均与胃癌预后不良有关。单因素分析,胃癌组织中 Lgr5及 CD44表达、肿瘤分化程度、pTNM 分期、脉管侵犯等均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胃癌组织中 Lgr5及 CD44表达、肿瘤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等均与预后相关。结论 Lgr5、CD44高表达是胃癌预后不良的标志,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在胃癌中,检测 Lgr5、CD44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刘元华;樊祥山;恽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在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不能手术的74例原发性肺癌(其中鳞癌23例,腺癌48例,鳞腺癌2例,大细胞癌1例)和14例转移性肺癌患者共96个病灶(其中大直径<3 cm 31个,3~5 cm 56个,>5 cm 9个)134次 RFA 治疗的术前准备、术中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8例共134次 RFA 治疗中除1例患者因术中癫痫发作而中断手术行二期射频消融治疗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治疗。术中并发血气胸8例,咳嗽、痰中带血12例次,胸痛6例次;术后有24例次患者体温37.5℃~39.5℃。上述并发症经止血、控制感染、胸腔穿刺置管排气、排液等对症治疗以及加强护理,患者均在短时间内治愈。结论加强术前患者心理支持和围手术期护理,能保证RFA 治疗的顺利实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江定飚;陈仕林;羌燕;李莉;徐菁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7的促凋亡作用及其与 JNK 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人乳腺癌细胞 MCF-7的生长情况,MTT 法检测大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应用 Western blot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JNK 信号蛋白及其下游促凋亡蛋白 AP-1的表达。结果大黄素可降低人乳腺癌细胞 MCF-7增殖能力,具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大黄素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 MCF-7后,出现明显的早期凋亡现象(P <0.05)。不同浓度大黄素处理人乳腺癌细胞 MCF-7后,均可引起 JNK 和 JNK 下游信号分子 AP-1表达增强(P <0.05)。结论大黄素可降低人乳腺癌细胞 MCF-7增殖能力,促进早期凋亡,可使人乳腺癌细胞 MCF-7表达 JNK 和 AP-1增强,促进人乳腺癌细胞 MCF-7的凋亡。大黄素通过活化 JNK 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乳腺癌细胞 MCF-7增殖、促进凋亡。
作者:樊向文;张勇;席量;李尚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间插治疗模式是否可延长经 EGFR-TKIs 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缓慢进展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江苏省肿瘤医院的 EGFR-TKIs 治疗后缓慢进展的晚期 NSCLC 患者24例,均采用化疗药物和 EGFR-TKIs 间插治疗模式进行治疗。比较 EGFR-TKIs 治疗至缓慢进展的 PFS 及 EGFR-TKIs 治疗至间插治疗模式进展后的PFS。随访至2015年4月30日,绘制中位 PFS 生存曲线图。结果22例患者可评估中位 PFS,EGFR-TKIs 治疗至缓慢进展的中位 PFS 为13.3个月,EGFR-TKIs 治疗至间插治疗模式进展的中位 PFS 为24个月(P <0.001)。结论晚期 NSCLC 患者经 EGFR-TKIs 治疗后发生缓慢进展时,采用化疗药物和EGFR-TKIs 间插治疗模式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 PFS。
作者:仲悦娇;刘敏;马蓉;孙小峰;吴平平;周青;朱华云;陈嘉;陈凌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 Orem 自理理论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特诊科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 Orem 自理理论应用于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 Barthel 指数、生存质量、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结论 Orem 自理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能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唐亚;纪迎迎;管兆兰;吴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研究组按胃癌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及非常满意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文秀;刘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709例 PICC 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09例 PICC 置管患者中1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约1.7%。经溶栓治疗及强化护理,血管再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PICC 置管技术及术后维护、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柳;黄丽如;郑素芬;付江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源于左右肝管或左右肝管汇合处的胆管腺癌,迄今仍被认为是难以治疗或者治愈的。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容易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临近肝组织,向胆管腔内生长形成梗阻性黄疸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对患者的肝脏及全身其他器官造成损害。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治疗,肝移植治疗,内镜下或经皮支架置入术,光动力疗法,导管内射频消融技术的应用,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外照射放疗加系统性化疗。迄今为止,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能治愈肝门部胆管癌的方式,患者接受该治疗方案的前提是身体一般情况可耐受手术,或经精心调理达到可耐受手术的条件。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案可作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选择。作者就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萧嘉铭;董高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汗腺瘤是一种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好发于外阴和眼部,以女性多见。我院2015年7月21日收治1例上腹部皮肤乳头状汗腺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宏业;张继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3种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变化及胃肠激素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从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解放军第101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 A 组(D2根治术+ BillrothⅠ吻合术)23例,B 组(D2根治术+ BillrothⅡ吻合术)20例,C 组(D2根治术+ Roux-en-Y 吻合术)26例。手术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FGLP-1),餐后2 h 胰高血糖素样肽-1(2hGLP-1),空腹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FGIP),餐后2 h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2hGIP)。结果从术后1个月到6个月,B 组和 C 组术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 <0.05),FGLP-1及2hGlP-1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 <0.05),FGIP 及2hGIP 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 <0.05);A 组手术前后的 FPG,2hPG,FGLP-1及2hGlP-1,FGIP 及2hGI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illrothⅡ及 Roux-en-Y 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改善血糖的作用。
作者:贺祥昆;陆春雷;徐健;姚豪杰;葛晨;吴国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树舌多糖对人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及 CyclinD1、p16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抗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 SGC-7901细胞,MTT 法观察不同时间(24 h,72 h)不同浓度树舌多糖对人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树舌多糖对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树舌多糖作用人胃癌 SGC-7901细胞72 h 后 CyclinD1及 p16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树舌多糖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人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P<0.05),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人胃癌 SGC-7901细胞在G0/ G1期表现出明显的增加,S 期细胞明显的减少,各浓度组均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其凋亡率随树舌多糖浓度增加而提高。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显示,随着树舌多糖浓度的增加,CyclinD1表达逐渐减少,p16表达逐渐增加。树舌多糖浓度0.5mg/ ml,1.0 mg/ ml 时,CyclinD1及 p16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树舌多糖对人胃癌 SGC-7901细胞有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 G0/ G1期细胞数量增多,S 期细胞数量减少。 RT-PCR 法检测显示,CyclinD1呈现低表达,p16呈现高表达,由此推测,CyclinD1表达下调与 p16表达上调可分别发挥细胞周期的正、负反馈调节,共同作用产生细胞增殖抑制及促进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吉爱军;陆建伟;李苏平;井昶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借助肌间沟径路行逆行淋巴清扫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连云港圣安医院收治的54例乳腺癌患者,按三站淋巴清扫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借助肌间沟行逆行淋巴清扫术;对照组21例,行顺行淋巴清扫术。总结操作心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神经血管辨认与保护、淋巴清扫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淋巴清扫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量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乳腺癌借助肌间沟径路行逆行淋巴清扫术,符合恶性肿瘤由远及近的淋巴清扫原则,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世忠;李明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结肠癌 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中筛选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5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OX),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mFOLFOX)。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各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后,试验组客观有效率达57.69%,优于对照组的23.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peOX 方案新辅助化疗用于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孙春花;徐晓俊;过雪丹;赵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2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治愈出院,肿瘤3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颈,10例位于胰体,8例位于胰尾,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术后17例低血糖症即改善并恢复正常;5例出现过性高血糖。经胰岛素控制后正常。随访中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其余病例未见复发。结论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是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增强 CT 和 MRI 是常用的定位诊断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胰岛素瘤预后良好。
作者:王飞通;王昱博;刘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Dexrazoxane, DEX)对乳腺癌患者在表柔比星(Epirubicin, EPI)化疗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 EPI 辅助化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联合应用 DEX 分为观察组(联合 DEX)56例、对照组(不用DEX)56例。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射血功能、肌钙蛋白 T (cTnT)、心房钠尿肽(BNP)等血液毒性反应及化疗期间全身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 cTnT、BNP 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此外,化疗相关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EX 可显著降低 EPI 化疗期间心肌受损的程度,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的全身毒副反应。
作者:鹿存涛;王伟;曹苏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143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组),另以同期行单纯手术治疗的14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为食管鳞癌。化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乳糜胸的发生率分别为8.0%和2.7%,10.7%和3.8%,5.1%和3.6%,7.9%和6.8%,3.4%和3.1%。化疗组术后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的风险,对切口感染影响不大。
作者:赵宏波;郝安林;王卫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和常规护理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化疗患者口腔溃疡区域的黏膜进行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进行口腔溃疡护理,每天3次。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6.7%,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3.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配合常规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