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沟通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陈先玉

关键词:沟通, 疾病, 治疗, 关系
摘要:有效沟通、无效沟通与疾病的康复有着截然不同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在不断的改变与深化,护士怎样与不同病症的病人分别进行不同语言行为沟通,让病人更多了解自己病症,怎样去配合治疗,战胜自我,这样的沟通才有效,我们的服务品牌才能提升,医院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平,否则,无效沟通是引发医疗纠纷,疾病恶化的根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合并咳血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咳血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咳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加普鲁卡因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静滴垂体后叶素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有效止血率为92.5%,无效3例.对照组40例中,有效止血率为72.5%,无效11例,后改用止血药物联用普鲁卡因或介入栓塞处理咳血至停止.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鲁卡因与脑垂体后叶素合用,可使脑垂体后叶素的应用限制和不良反应消除,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借比喻命名的中药方剂名称英语翻译策略浅议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要使中医走出国门,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借比喻命名的方剂名称英语翻译的策略.

    作者:段忠玉;吴广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6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63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手术采用外侧切口、内侧小切口柯氏针交叉内固定加桡侧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结果:随访3至5年,除一例外,其它患儿肘关节外观及功能均为良好.结论:该手术方法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方法简单,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陶立军;崔永刚;高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中医护理经验总结

    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其临床特征,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本病也称紫斑,属中医“血证”范畴.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为3~14岁,尤以学龄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春季发病较多[1].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卫外不固,外感时令之邪,六气皆易从火化,蕴郁于皮毛肌肉之间,风热之邪与气血相博,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渗于皮下,发为紫癜.

    作者:金丽梅;李霞;王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小时内的脑出血患者60例,出血部位在基底节、脑叶和丘脑,中医辨证为风火上扰,痰热内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根据住院时间的长短,治疗2-3周,然后随访90天,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意识改变情况,血肿吸收情况,NIHSS评分,合并症及死亡率,以及随访90天时mRS评分等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意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合并症较对照组减少,90天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以加快意识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90天的mRS评分.

    作者:谭爱玲;吕端;袁民绍;魏博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以患者为中心加强门诊护理的管理体会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门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门诊部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护理技术的高低,不仅反映门诊医疗工作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在社会中的声誉.加强对门诊护理工作并进行一系列护理管理的改进,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索桂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醒脑静加益气养阴方加减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高,其治疗西医保守疗法尚无新的突破,而外科手术又受到手术指征,医疗条件,患者经济状况诸多因素的限制,且手术虽然能清除血肿,但残余血肿的仍然存在,对患者的预后影响甚大.根据中医理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因平素既有气阴不足,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过情志刺激,饮食,劳倦,外感等诱因而发病,病位肝脾肾.病机以气阴不足,脑窍闭塞为主,病机特点为本虚表实,本在气阴不足的,表在风、火、痰、瘀、毒气滞的特点.

    作者:帕热扎提·阿不都外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阴及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葡萄胎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及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尿HCG诊断葡萄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阴及腹超声结合尿HCG诊断葡萄胎18例,尿HCG增高和清宫术后病理结构对照.结果:18例葡萄胎全部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脉冲多普勒(pW)呈滋养层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平均值0.45 (0.38- 0.59).结论:经腹超声结合CDFI能对葡萄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阿力亚·阿布都哈力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门诊注射室护理的深化使患者得到关怀

    本文临床门诊注射室护理的深化,让患者得到关怀进行探讨.临床诊疗工作中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是除了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更重要的是护理工作,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护理工作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相比之下,门诊注射室护理的深化和提高对患者的关怀的质和量是势在必行.

    作者:约日古丽·尼亚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中的方法和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抽取的8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40例,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行普通护理干预.随访1月~3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恢复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随访期间,两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显效+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基本满意率(满意+一般)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系统干预对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情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正常机体的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应当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密切护患关系的前提.沟通的效果不仅影响着护患关系和护理质量,还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和激化.现就如何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进行粗浅探讨,以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陈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7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1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7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12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应规范化,当积液量大、积液明显增加、或积液转化为血肿时则需积极行手术治疗.

    作者:华瑞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心外科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解除心外科ICU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针对593例心脏外科ICU患者由于环境改变、病情反复变化、手术创伤、经济负担加重,导致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恐惧、烦躁、抑郁、孤独、悲观、绝望等异常心理反应,采取术前访视,改善ICU环境,重视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语言交流与交通,维护患者自尊心及给予情感支持6项护理对策,解除患者异常的心理反应.结果:593例心脏手术患者入住ICU期间,除7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外,异常的心理反应都得到减轻或解除,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心脏术后ICU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术后的康复极其重要.

    作者:刘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脑复苏救治中药物应用的进展

    从八十年代建立现代复苏学以来,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发展,心肺复苏抢救过程已程序化、规范化、社会化,但心搏呼吸骤停患者虽然初期复苏成功,然而神经学方面的病残率极高,其中关键是以脑复苏为重点的后期复苏.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也比较集中在脑复苏上,其中人工低温技术、脱水降颅压、高压氧呼吸控制、营养支持等的措施,大家已接受及应用.现在,就目前脑复苏药物的应用进展叙述如下.

    作者:朱鋆;莫小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梅毒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梅毒孕妇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以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在妇幼保健机构确诊的梅毒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妊娠结局为分组变量进行分组,病例组为发生死胎、死产、流产、早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的孕妇34例,从已分娩孕妇中就诊日期相近并年龄相等者为对照,选择相关因素,对可疑的危险因素进行x2检验,探讨与孕妇梅毒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文化程度、首诊孕周、既往不良妊娠结局史无统计学意义,首诊至妊娠结局周数、产前治疗、首诊及RPR滴度、孕妇梅毒阶段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体重虽有不同,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诊至妊娠结局周数、产前治疗、首诊及结局RPR滴度、晚期梅毒是孕妇梅毒不良结局的保护因素.梅毒不断发生的不良结局主要归因于对孕妇在产前缺乏足够的筛查和治疗,特别在梅毒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对高危人群在早孕期就要进行产前关怀( PNC),妊娠结局发生前治疗大于30天对宫内有效治疗是必要的,中孕期对预防死产和死亡已经太迟.

    作者:丁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HPLC法测定仙灵乙肝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中)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仙灵乙肝丸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279~0.2231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8.44%,RSD=0.98%( 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仙灵乙肝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艳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68例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6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8例患者腹腔镜手术65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3例(阑尾周围发生急性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5.4d.6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化脓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梅玉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寿胎丸加味治疗先兆流产12例

    寿胎丸出白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菟丝子、阿胶、桑寄生、川断四味药组成.临床主要用于妇科肾虚型胎动不安.笔者将寿胎丸加味治疗12例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所观察12例患者均取自我院2005年4月---2010年12月的门诊病例.以年龄分:21-25岁3例,26-32岁7例,33-35岁2例;以孕后月份分:1-3月9例,4---5月3例.

    作者:田会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

    楔状缺损是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之一,其治疗主要采用牙色材料充填修复.作者应用复合体材料并改良传统方法治疗楔状缺损,其疗效如下:1材料与方法临床上收集患牙145颗,其中上颌牙105颗,下颌牙40颗.将患牙随机分为两组,若同一患者对称患有楔状缺损则分别放入两组,各组消毒隔湿,深楔状缺损用Dyract适量盖髓.

    作者:瞿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疗效不满意的患者行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疗效不满意的27例患者,进行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评价其肿瘤细胞坏死率及患者的生存率.结果:27例患者经联合介入治疗后,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率81.48%;患者生存6个月、9个月、一年以上、超过一年半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2.59%、81.48%、66.67%,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肿瘤的坏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多;王志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