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旋千金藤立定碱治疗神经衰弱双盲对照研究

毛向莹

关键词:L-千金藤立定, 神经衰弱, 双盲法
摘要:目的探讨左旋千金藤立定碱(SPD)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神经衰弱患者口服SPD 50mg*d-1,与安慰剂双盲对照治疗5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评定工具评判SPD临床效果.结果 SPD治疗神经衰弱有效率(66.7%)明显高于安慰剂组(28.6%,P<0.05).有效的靶症状以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烦易怒疗效显著(P<0.01),对多梦、注意力下降、头昏、疲乏无力也有效(P<0.05).结论 SPD治疗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采血后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和血液与抗凝剂不同比例对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抽取40例体检健康者血液与抗凝剂9∶1和6∶1混匀,分离血浆后立即测定,另将9∶1血直鹩?h、2h、4h、6h测定.结果室温放置4h和6h检测结果与即刻测定相比PT、APTT时间均延长,PT有显著差异(P<0.05),APTT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液与抗凝剂比例缩小,PT和APTT时间延长(P<0.05).结论检测PT、APTT应严格把握抗凝剂比例,标本采集后2h以内检测完毕.

    作者:李素萍;杨桂强;刘文超;郭中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45例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45例随访8个月以上,优40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3.33%.结论该手术方法能更好地达到解剖复位,外形美观,有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李军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腹膜外剖宫产术后B超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后B超监测子宫复旧及切口区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腹膜外剖B超测量子宫纵径、横径、前后径3径之和,探查左侧膀胱侧窝区等有无异常回声像图,并与50例腹膜腔内剖宫产相对照.结果两组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无显著差异.腹膜外剖宫产术后3d患者左侧膀胱侧窝区探及不均质回声,其直径≤4cm者,一般术后6d自行吸收;直径>4cm者5例,自行吸收2例,3例外敷依皮膏加压包扎后吸收.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后B超监测可准确判断血肿大小,以便临床及时正确处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罗敏;高虹;华彩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钡灌肠造影X线表现不典型先天性巨结肠16例分析

    目的了解钡灌肠造影X线表现不典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钡灌肠造影检查方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结果 16例充盈像时均未见到明显的狭窄段及扩张段.7例排钡像观察到狭窄段及扩张段,但狭窄段不典型,7例观察到相当于狭窄段处肠管略僵直的管壁.直肠壶腹部较相邻结肠窄.结论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造影时X线表现不典型需加照排钡像.

    作者:侯燕莉;荆长有;鲁宏茹;张金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和足叶乙甙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9例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足叶乙甙(VP-16)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3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HCPT+EP方案化疗;HCPT 10mg,静脉滴注,d1~5;DDP 30mg,静脉滴注,d1~5;VP-16 0.1g,静脉滴注,d6~10;21~28d为1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39例中PR 20例(51.28%),SD 16例(41.02%),PD 3例(7.69%);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血象下降和脱发.结论 HCPT+EP方案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有效的方案.

    作者:牛红蕊;袁亮;吴随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hR24L基因的克隆及逆转录病毒重组体的构建

    目的克隆人类DNA损伤修复基因hR24L,并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重组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扩增hR24L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然后连接到pEGM-T载体中,经测序验证无突变后,再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neo)中,得到正义和反义重组体.结果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基因克隆方法,成功地克隆了hR24L基因,获得了含有重组体的稳定遗传的细胞株.结论 PCR法是克隆hR24L基因的有效方法,成功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重组体是研究该基因的重要前提.

    作者:李平法;张文;朱应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治疗过敏性鼻炎141例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141例患者每日口服尼莫地平2~3mg*kg-1,连续7d,禁用其它抗过敏药及各种类型的滴鼻剂.结果使用尼莫地平后患者打喷嚏、鼻痒、流涕、鼻塞的改善率分别是81.90%、78.11%、87.60%、77.30%.141例中显效104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4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疗效,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新的用药途径.

    作者:宋江山;刘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商和P300电位的关系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电位与智商的关系,判定P300电位在评价此类患者智力方面的作用.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8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WAIS-RC量表测验发现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P300波潜伏期与各智商呈显著负相关(r=-0.28~-0.33 ,P<0.05),波幅与言语智商及总智商呈显著正相关(r=0.29~0.32,P<0.05).结论 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智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一项客观的电生理学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富根;杜云红;董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对策

    目的了解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依据,并采取对策.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在精神科临床工作的40名男护士进行测评,并将结果与国内常模加以对照分析.结果精神科男护士人际关系、焦虑和强迫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作者:邢善勇;席红霞;牛智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共转性内斜视手术后重建立体视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斜视患者手术矫正与立体视觉的重建关系.方法对65例共转性内斜视应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三棱镜分别进行立体视觉阈值、斜视度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65例斜视患者不同手术年龄、发病年龄、术前斜视角与术后双眼立体视觉的重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斜视严重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手术年龄、发病年龄及斜视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立体视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予伟;杨华;孔德兰;王宝君;李顺元;孔丽;李梅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了解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SL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设为伪手术组、单纯模型组、低剂量SLC组(SLC-1)、高剂量SLC组(SLC-2)和Silybin组.以伪手术组做对照,观察水飞蓟宾和2种剂量的SL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组织含水量、病理学改变、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1)除伪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出现脑水肿改变.(2)伪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其它各组,单纯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SLC-1组、SLC-2组和Silybin组,SLC-1组脑组织含水量类似于Silybin组,而明显高于SLC-2组.(3)血浆MDA含量伪手术组低于其它各组,单纯模型组明显高于SLC-1组、SLC-2组和Silybin组,SLC-1组类似于Silybin组,而明显高于SLC-2组.结论水飞蓟宾和SL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SLC作用优于水飞蓟宾,并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出量-效关系.

    作者:许建文;张光军;陈正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脓胸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脓胸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393例小儿急性脓胸分别采用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廓清术以及综合治疗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93例患儿采用胸腔穿刺术108例,治愈91例,占84.3%.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42例,治愈208例,占86%,引流失败后改作胸腔廓清术和直接做廓清术共80例,痊愈76例,占95%.结论小儿急性脓胸的治疗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陈广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山东某城区农村人群流行性腮腺炎血凝抑制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正常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方法在近年无腮腺炎流行的4个乡(镇)随机抽取1796人检测血凝抑制抗体水平.结果不同年龄组腮腺炎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有极显著差异.阳性率以中学生、成人为高,低的是8~24月龄儿童,2周岁以上儿童至小学生抗体阳性率处在中间.结论 8~24月龄儿童体内腮腺炎抗体水平低,应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

    作者:王景新;杜美云;邢广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花果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目的测定无花果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用OPA与2-ME作衍生剂,在梯度洗脱、荧光检测下(λex=335nm,λem=430nm),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5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无花果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其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的40.20%.其中,丙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结论无花果果实是富含氨基酸的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作者:席荣英;李聪辉;孙祥德;齐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乳腺肿块204例病理切片和活检分析

    目的讨论乳腺肿块的正确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乳腺肿块诊治情况.结果针吸细胞学检查、X线钼钯摄片与术后病理活检符合率分别为75%和57.14%,共发现乳腺癌41例,术后5年存活率为68.29%.结论 X线钼钯摄片与针吸细胞学检查均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乳腺肿块切除活检具有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郭小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后失语患者语言训练疗效探讨

    颅脑损伤所致言语功能障碍的治疗,目前尚无针对性特效药物.

    作者:姜玲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应用RF器械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5例

    目的探讨应用RF器械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 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应用RF器械治疗,同时行椎管侧前方减压24例,植骨融合21例.结果术后椎体复高85%~100%,畸形矫正满意,后凸角<10°,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RF器械复位固定可靠,能有效恢复脊柱力线,是一种较好的复位内固定系统.

    作者:李顺国;翟彩红;成有军;崔树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脑电图联合应用对儿童癫痫的诊断价值

    目的为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脑电图(EEG)联合应用在小儿癫痫及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2例癫痫患者于末次发作48h内行EEG及SPECT检查.结果 EEG异常率为42.8%,SPECT异常率为78.6%,EEG与SPECT定位病灶符合率为63%.结论联合应用SPECT及EEG可提高癫痫的诊断及癫痫病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白海涛;朱凤莲;赵军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 20例急性发病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均采用口服补钾与静脉补钾同时进行.结果 2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均获痊愈.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治疗是降低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查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中常规预防性与选择性结扎胸导管预防术后乳糜胸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中常规预防性结扎与选择性结扎胸导管预防术后乳糜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A组718例,术中常规预防性结扎胸导管;B组706例,术中选择性结扎胸导管486例;C组对照组686例,不结扎胸导管.观察3组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结果A、B、C3组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分别为0.42%、0.28%和1.75%.A、B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乳糜胸发生大多位于中上段食管.结论常规预防性、选择性结扎胸导管均可显著降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在怀疑胸导管可能损伤时选择性结扎即可达到预防术后乳糜胸发生目的.

    作者:魏俊飞;史明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