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安;郭金宏;朴胜斌
通过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比较2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为2001年5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首次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8~48岁,病程2个月~3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分;小学及以上文化;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酒和药物滥用或依赖及有严重自杀企图者.共160例.
作者:郑胜云;钟海辉;陈海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1%和88.9%,两组间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阿立哌唑组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邹旭辉;孙录;黎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氯丙嗪、利培酮、奎硫平及奥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88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利培酮组、奎硫平组及奥氮平组,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T)的水平变化.结果:氯丙嗪组治疗8周后,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利培酮组在治疗4周及8周后PRL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T及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奎硫平组在治疗4周及8周后血清PRL、LH、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奥氮平组治疗4周后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即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奎硫平对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曹栋;谢世平;陈启豹;袁勇贵;方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例双相抑郁患者给予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治疗各周TESS评分均无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双相抑郁有效,不良反应较少,没有诱发躁狂的风险.
作者:曹长安;郭金宏;朴胜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以甘露醇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均为我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科住院患者;≥3 d无自主排便;未合并其他导泻药,24 h内未灌肠;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及脱水;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刘守波;刘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丁螺环酮合用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用氟西汀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各评定1次.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各评定1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同期比较,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MES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丁螺环酮合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提高疗效,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东清;叶蔚云;曾伟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编辑先生:近年关于双相障碍的文献较多,对指导临床医师的工作帮助很大.但双相障碍,特别是双相Ⅱ型并有快速循环病程者,合并强迫障碍的治疗仍是个难题,如何处理(主要是使用抗抑郁药问题),请赐教.
作者:金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病例患者,男,32岁.精神异常5年,2004年8月因又有凭空闻声,怀疑被窃、被害,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体格及心电图等检查阴性.给氯氮平75 mg/d,次日晚上摔倒致1门齿牙根折,下腭骨骨折.
作者:付锐;罗辰;曹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病例患者女,24岁,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以氟西汀20mg/d,治疗2周,疗效不显著.施行电休克治疗,隔日1次.
作者:魏晓杰;董淑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抗抑郁治疗反应具有预测价值的临床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进行阐述.
作者:吴志国;方贻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氯氮平和奎硫平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氯氮平、奎硫平对血清催乳素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氯氮平、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影响均不明显;氯氮平对体质量(体重)的影响显著大于奎硫平.
作者:杨勇超;马中华;郜晓辉;张淑芳;吴滔;刘文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以舒必利联合小剂量氯氮平与单一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系2002年至2004年期间的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35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者;临床化验指标均正常.共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
作者:何燕飞;谢汪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报告7例网络瘾的典型案例.
作者:师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于2002年3至4月在江西省内进行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其中自杀致死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琼;池森;罗贤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llis理性情绪行为治疗(REBT)合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EBT组40例以REBT合并SSRIs治疗,SSRI组38例单一服用SSRIs.疗程6周.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至治疗的第4、6周时疗效均以REBT组显著较好.REBT组所服药物剂量显著低于SSRI组.结论:REBT合并抗抑郁药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对各类抑郁症均有效.
作者:徐文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米氮平治疗,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从治疗第1周末开始,两组HAMD、HAMA总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西酞普兰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起效快,疗效与米氮平相似.
作者:蔡文治;金燕君;杨成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4例抑郁症患者,应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2版(FACESⅡ-CV),从亲密度和适应性2个维度评定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显著较差,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其相关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成长地、病程及是否首发等.结论: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存在缺陷.
作者:陈银娣;汪作为;张少平;薛志强;蒋学萍;刘人申;袁伟君;罗碧明;薛玲妹;周天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利培酮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探讨,以奋乃静为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陈青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5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躁狂症、抑郁症、躁郁症3种类型;往往呈间歇性发作,在完全缓解或间歇期,皆应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作者:贾谊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心理疗法在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心理干预对36例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患者进行系统治疗8周.采用自编儿童电子游戏兴趣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结果:治疗后自编儿童电子游戏兴趣调查表检出率下降为零,SCL-90、SDS的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结论: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治疗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延强;马记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