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蒋圣洁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 宫腔镜, 并发症
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4例腹胀、5例腹痛,6例阴道出血,3例子宫穿孔,5例感染,2例水中毒,3例发热,4例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6.38%(32/69);观察组术后发生2例腹胀,2例阴道出血,1例感染,1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9.09%(6/6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对减少宫腔镜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附院大肠癌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2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血CEA水平,根据血CEA水平将患者分为CEA变化组(57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和CEA不变/微变化组(161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辅助前后结直肠患者血清CEA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新辅助前后血清CEA变化与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神经侵犯、分化程度、远处转移、肛距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朱浩;袁伟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1a内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儿1a内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高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哮喘患儿健康教育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朱玉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患者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新蔡月亮湾医院收治的100例HAP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前列地尔,予以研究组患者前列地尔+生长抑素,两组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血脂水平[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HDL-C、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可降低HAP患者TG水平,提高HDL-C及生活质量.

    作者:杨金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收治的92例COPD老年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变更交谈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症状(SCL-90)、生活质量(SF-36)及遵医行为.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OPD老年患者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适度有氧运动联合放松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适度有氧运动联合放松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鄢陵县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2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适度有氧运动+放松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SDS)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剖宫产、胎盘早剥、子痫、先兆子痫、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度有氧运动联合放松训练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改善妊娠结局,减轻负性情绪.

    作者:袁会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给予观察组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疗效显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姚俊恒;高永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其临床症状、手术指征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记录两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FSH、E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3.86±2.67)h,首次排便时间为(25.16±2.32)h,住院时间为(8.56±2.14)d;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1.59±3.97)h,首次排便时间为(22.79±2.81)h,住院时间为(7.18±1.20)d.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恢复快,对卵巢功能影响小,根据患者情况可优先考虑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

    作者:金惠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腹斜切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军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74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KP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KPS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STBI术后偏瘫患者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小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剂型吗替麦考酚酯应用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剂型吗替麦考酚酯(MMF)应用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行初次肾移植手术的35例肾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服用的吗替麦考酚酯剂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术后24 h内开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观察组术后24 h内开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剂量均为0.75 g/次,2次/d.于术后第5天检测两组服药前(0 h)及服药后0.5、1、1.5、2、3、4、6、8、10、12 h各时点MMF体内脱酯化后释放的霉酚酸(MPA)的血药浓度,比较两组MPA的谷浓度(MPA-C0)、峰浓度(MPA-Cmax)、达峰时间(MPA-Tmax)、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PA-AUC0-12 h)及两组肾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MPA-Cmax[(10.65±4.59)ng/ml]低于对照组[(15.31±6.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A-C0、MPA-Tmax、MPA-AUC0-12 h、术后5 d肾功能及术后1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MPA峰浓度会有所降低,MPA血药浓度变化和近期疗效无明显变化,安全有效.

    作者:王梦豪;王志刚;丰贵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在急诊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对急诊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窒息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呼吸道护理,于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早期人工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气道阻塞窒息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塞窒息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可降低急诊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道阻塞窒息率及肺部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献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终止妊娠,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终止妊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0.12±11.35)min、(65.45±16.78)ml、(14.41±6.58)h、(3.45±0.82)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5.52±14.76)min、(91.24±19.82)ml、(25.32±8.64)h、(6.26±0.96)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a内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异位妊娠时,腹腔镜手术创口小,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比开腹手术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姬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联合输卵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联合输卵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的效果.方法 选择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患者104例,将其按治疗方法分为A、B、C组.A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联合输卵管扩通术,B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C组采用输卵管扩通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4%,B组为74.3%,C组为72.7%.A组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联合输卵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禺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消癌顺气汤联合放疗对肝郁气滞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消癌顺气汤联合全乳腺放射治疗肝郁气滞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肝郁气滞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全乳腺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全乳腺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癌顺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功能、情绪功能、恶心/呕吐评分)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血清CEA、CA153、CA724)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48%比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功能、情绪功能、恶心/呕吐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53、CA724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癌顺气汤联合全乳腺放射治疗肝郁气滞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CEA、CA153、CA724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4例腹胀、5例腹痛,6例阴道出血,3例子宫穿孔,5例感染,2例水中毒,3例发热,4例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6.38%(32/69);观察组术后发生2例腹胀,2例阴道出血,1例感染,1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9.09%(6/6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对减少宫腔镜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圣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成骨不全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 ,OI)又称脆骨症,是一组以骨骼脆性增加及胶原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1788年Ekman首次报道此病,称其为先天性骨软化症;1844年Vrolik从病理学角度将其命名为成骨不全症[1]. 其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还常累及眼、耳、皮肤、牙齿等其他结缔组织,通常以多发性骨折、蓝巩膜、牙齿发育不良、头面部畸形、听力损失、关节松弛和皮肤异常等为特点,具有遗传异质性[2]. 本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O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特点.

    作者:张鹏燕;许莉军;李珊;郑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长征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E/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龚新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异常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检查,发现≥1支主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为观察组,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结果与ST段下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率为70.00%(21/30),对照组ST段下移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源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虞城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治疗的5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盆底肌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Ⅳ级、Ⅴ级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的平均电压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提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的平均电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予以观察组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予以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俊旭;彭晓旭;刘素娜;代根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