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面部光化性肉芽肿1例

阎衡;翟志芳;杨希川;叶庆佾;郝飞

关键词:肉芽肿, 光化性
摘要:患者女,53岁.因双手出现环状斑块2年,面部出现红色丘疹3个月,并逐渐增多,于2008年12月26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手背出现环形丘疹,中央逐渐消退,周围缓慢扩大成环形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偶觉瘙痒.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2例治疗分析

    通过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7月收住的42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治疗方案.根据皮损面积及全身情况将其分为轻、中、重3型,病情分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及愈后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轻型患儿单用抗生素即可;中度患儿在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同时加用适量糖皮质激素,可加快病情恢复;重度患儿在应用广谱抗生素和适量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控制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陈颖;程波;施秀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苔藓痘疮样糠疹1例

    1病历摘要患儿男,14岁.因全身出现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2个月余,于2008年11月1日来我院就诊.2个多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腹部起鳞屑性红斑、丘疹,伴瘙痒,渐累及全身.

    作者:梁海莹;李红毅;范瑞强;陈信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发生于毛囊的银屑病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因双上肢反复出现鳞屑性红斑、丘疹,伴瘙痒6个月余,泛发全身2个月余入院.6个月前患者双肘部出现绿豆大丘疹,上覆鳞屑,伴瘙痒.2个月前皮损渐发至全身,部分融合.

    作者:刘静穆;张敏;王琳;郭在培;张谊芝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2006年1月以来笔者应用依巴斯汀(商品名:开思亭.西班牙艾美罗医用药物有限公司)治疗156例急、慢性荨麻疹.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永;邱会芬;张玉杰;张建明;安荣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沙利度胺治疗硬化性黏液水肿1例

    报告1例硬化性黏液水肿患者使用沙利度胺治疗后疗效显著.患者男,47岁.全身出现丘疹2年余,皮肤变硬半年.经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皮肤增厚、变硬,范围逐渐扩大,全身皮肤呈黑褐色.固定电泳检测发现单克隆IgG-λ.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硬化性黏液水肿.给予沙利度胺50mg,每日 3次口服.3个月后随访,患者皮肤明显变薄、变软,肤色变浅.

    作者:秦晓民;方栩;黄岚;陈连军;吴文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Merkel细胞癌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88岁.因左颊部肿物5个月,于2008年9月29日至我科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颊部有一结节,如绿豆大,质地韧,呈红色,无破溃,无痒痛等自觉症状.

    作者:韩永春;蔡东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累及黏液囊的关节病性银屑病

    报告关节病性银屑病致黏液囊炎1例.患者男,60岁.因银屑病15年,指(趾)关节疼痛3年,右肘伸侧肿胀1个月来诊.右肘关节外侧鳞屑性红斑伴压痛,关节伸侧有一囊肿;双膝关节肿胀无压痛.影像学检查示尺骨鹰嘴和髌上黏液囊炎均伴有邻近部位的附着点炎.

    作者:屈丽娜;张福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面部光化性肉芽肿1例

    患者女,53岁.因双手出现环状斑块2年,面部出现红色丘疹3个月,并逐渐增多,于2008年12月26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手背出现环形丘疹,中央逐渐消退,周围缓慢扩大成环形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偶觉瘙痒.

    作者:阎衡;翟志芳;杨希川;叶庆佾;郝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临床皮肤科杂志》正式开通网上投稿、审稿及办公系统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研究

    目的:观察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及其相关蛋白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探索AD的发病机制.方法:AD患者15例,正常对照1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对皮肤组织中PAR2的表达及组织分布进行测定.结果:AD患者皮损组织呈现以慢性皮炎为主的病理改变:表皮突向下增生延长,棘层肥厚,细胞增生明显;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单一核细胞浸润,患者非皮损组织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但可见轻度棘层细胞增生.PAR2表达水平在AD患者皮损组织中明显升高,但在AD患者非皮损组织中变化并不显著.结论:在AD患者中,PAR2表达水平异常增加,由于PAR2表达的增加主要见于AD患者的皮损组织,南此推测.PAR2的激活和表达主要与AD的早期急性炎症反应有直接关联.

    作者:苏忠兰;张美华;王宏伟;毕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色素性痒疹2例

    色素性痒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皮肤病,以复发性、瘙痒性经红斑丘疹及大量网状或斑状色素沉着为特征.笔者诊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萍;李红兵;单敏洁;谭城;贾淑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先天性巨大色素痣并发白癜风1例

    患者男,37岁.因腰背部出现黑褐色斑片37年,全身散在白斑20年.于2008年7月16日就诊.患者自出生右侧腰背部即有大片黑褐色斑片,随着年龄增长斑片逐渐增大,其上有粗的黑色毛发,无任何不适.

    作者:褚昕;陈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0.1%他扎罗汀乳膏短时接触隔日维持治疗对寻常痤疮复发的影响

    目的:评价0.1%他扎罗汀乳膏短时接触隔日维持治疗对寻常痤疮复发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对纳入观察的126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达到Pillsbury分级法属I级以下的寻常痤疮患者.采用0.1%他扎罗汀乳膏(或安慰剂)短时接触隔日维持治疗,按Doshi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the global ache grading system,GAGS)计分评价,观察维持疗程第4、8、12周症状变化情况,评估其对症状复发的影响.结果:0.1%他扎罗汀乳膏维持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在随访的第8和12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5和8.147,P<0.05);两组无论是轻、中、重度,还是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近,发生率极低.总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05).结论:0.1%他扎罗汀乳膏短时接触隔日维持治疗能减少寻常痤疮复发,且局部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源;张雅洁;莫衍石;李多茹;贺勤;陈加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报告1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女,48岁.因右股后侧淡粉色斑块10余年就诊.患者10余年前右股后侧出现一淡粉色甲盖大的斑块,缓慢增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细胞类似汗孔样细胞.诊断: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作者:杨励;惠海英;马学良;张美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童线状局限性弹性组织变性

    报告1例儿童线状局限性弹性组织变性.患儿男,4岁.因出生时即发现左股部淡黄色水平条纹而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层胶原纤维束间隙增宽.Verhoeff-van Gieson染色见真皮中层簇集大量弹性纤维碎片.该文作者对线状局限性弹性组织变性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进行了研究,并对近30年的文献作一复习.

    作者:相广财;韩冰;汪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组织病理特征图1的组织病理特征是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中下部棘层松解.未见明显水疱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散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作者:常建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结节型淀粉样变

    患者女,48岁.主诉:下肢黄色结节14年.现病史:14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肢出现棕黄色斑块,逐渐增大形成结节,无自觉症状.4年前左下肢亦出现类似皮损.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耿松梅;李伯埙;靳耀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女,60岁.因左大腿溃疡44年,加重3年,于2008年5月15日收入我科.患者4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后侧出现疼痛,皮肤逐渐发黑,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不详,行左大腿皮损切除术,术后切口未能愈合.

    作者:王用峰;王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羌月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疗效观察

    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羌月乳膏(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商品名:尤卓尔,天津药业)治疗80例儿童湿疹,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国;张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掌纤维瘤病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因双手掌出现结节、掌指关节挛缩3年,于2007年5月1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004年初偶然发现右手掌指关节处有一结节,质地坚硬,无痛痒等不适,未予重视;随后左手掌亦出现类似皮损,仍无明显自觉症状.

    作者:葛兰;杨希川;郝飞;阎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