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囊卵巢综合征助孕治疗研究进展

赵娟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黄体生成素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及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6%~10%,目前已成为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肌梗死(AMZ)之间的一组心绞痛综合征,常发生难防性心绞痛,约10%发生AMZ,并可引起心脏猝死.UA主要病理基础为不稳定斑块,其发病机制大多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有关,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献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复方苦豆子栓剂的质量标准考察

    目的:建立复方苦豆子栓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经酸水法提取有效成分后,用RP-HPLC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250 nm×4.5 nm,5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水-三乙胺(15:22.5:62.5:0.01),检测波长215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苦参碱在0.74 μg~5.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n=6),平均回收率为98.50%,RSD为1.38%(n=5).结论:测定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慧香;张智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叶下珠总多酚提取工艺的优选

    目的:优选叶下珠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酚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叶下珠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D>B>A>C,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2D3即加10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该提取工艺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现性良好,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作者:冀德富;郭东艳;裴妙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发病率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发病率情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结合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本市多所医院妇产科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顺产128例,剖宫产190例,其中顺产出现产后抑郁者45例,占35.16%;剖宫产出现产后抑郁者132例,占69.5%.结论: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容易诱发产后抑郁;一般认为产后抑郁发生受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躯体因素、生物学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可通过做好健康宣教、孕妇及家属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加强支持系统等进行预防.

    作者:张要珍;张延丽;卢明;焦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胃癌的发生发展治疗与线粒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人类线粒体DNA(mtDNA)为一长16 569 bp的双链闭环分子.线粒体是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的主要场所,由于真核细胞mtDNA与核基因组相比,分子量小,缺乏组蛋白保护,易受致癌物攻击,且其缺乏损伤修复系统,因此是致癌物的重要靶点.

    作者:吴秋玲;周晓莉;刘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54例妊娠妇女阴道涂片异常结果分析

    正常健康生殖期妇女阴道内存在各种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其中以乳酸杆菌居多,乳酸杆菌是健康妇女阴道正常菌群中的优势菌,达80%~100%[1].由于妊娠期妇女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常常引起妊娠期妇女阴道内正常菌群有所改变,引起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素萍;荣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银杏叶分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

    目的:确定银杏叶分散片的佳生产工艺条件.方法:连续试生产3个批次的银杏叶分散片,并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结果:按照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可生产出质量稳定并符合标准的银杏叶分散片.结论:预定的工艺条件是可行的,适合制备银杏叶分散片.

    作者:张世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强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强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 C18 色谱柱(4.6nm×200 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1 mL/min.结果: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036μg~0.216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1.9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强脉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作者:段秀俊;裴妙荣;段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基本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6.6%;治疗组治疗后基本痊愈31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减轻致残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氨茶碱、酮替芬、头孢氨苄颗粒(交沙霉素)治疗,治疗组120例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66.67%,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1.67%,两组病例治疗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45.00%,治疗组复发率为11.22%,两组病例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月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助孕治疗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及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6%~10%,目前已成为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赵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中医系统治疗参考方案的文献研究

    帕金森病是国际公认的医学难题,中医学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大有可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的特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近10余年间有关帕金森病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126篇,期刊文献中有关帕金森病的证型、治则治法、中药、方剂、西药、针刺取穴、电针和头针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帕金森病的中医系统治疗参考方案,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闫川慧;张俊龙;李东明;郭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2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机理和疗效.方法:5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格列本脲片、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糖方治疗.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改善血清炎症状态,是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贾亚俊;张慧林;贾俊丽;赵妍;何艳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量表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量表是否适合作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和判断疗效标准的量表.方法:对8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量表能够很好地反映CHC的中医辨证结果,且能对一些辨证不明的证型进行补充和参考.结论:积极开展CHC相关临床中医证候的调查研究,以期得出真正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CHC中医证型的分类情况,为CHC的中医证候标准构建信息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作者:陈文林;陆坚;李炜;李卓家;吴其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桂林西瓜霜喷雾剂治疗48例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桂林西瓜霜喷雾剂治疗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诊断为直肠炎的病例插入肛门镜用新洁尔灭消毒直肠腔,清除分泌物,暴露直肠溃疡面,将桂林西瓜霜喷雾剂直接喷入直肠溃疡黏膜上,边退肛门镜边喷药,直至齿线后退出肛门镜.结果:48例直肠炎病例经治疗后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97%.结论:桂林西瓜霜喷雾剂治疗直肠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且病人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余成栋;关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东软Sunny38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4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38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例误诊患者中,1例误诊为输卵管脓肿,2例患者因过于肥胖,1例因盲肠后位阑尾,1例因左位阑尾而均误诊为正常.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晓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妇得乐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妇得乐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得乐颗粒中的丹参、赤芍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丹参、赤芍;丹参酮ⅡA在0.039 μg~0.4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97.33%,RSD为1.6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卫青;李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新进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且较严重的微血管循环障碍性眼部并发症,是四大致盲眼病之一.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糖尿病的发病率占世界总人口的1.5%~5%,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而且还以1‰的速度逐年增加.

    作者:李德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营卫的实质是四气五味中的明物质和暗物质

    结合生理学及暗物质理论,通过对<内经>的综合分析,首次指出了营卫是四气五味再分解的阴阳对应,其中行于脉外的卫阳是明物质的热能代谢;行于经脉内表层的卫阴是暗物质四气中的热气;营阳(气)是寒温凉三种暗物质经气;五味的分解精微是营阴(血)的主要明物质营养来源.探讨了其产出及彼此与后世卫气营血理论的一一对应关系.描述了卫阴在体表如环无端的完整循行路线:从肺上注于目,从头目同时沿阳经之脉内表面(含督脉等)行至会阴及四肢末端交于阴经之分,沿各自相表里的阴经之脉内表面(含任脉等)上行至胸腹、肓膜,再上合于目.同时从足少阴肾入体内循环.营阳则沿经脉内下层参与了十四经络中的循环,而营阴只能参与血液循环,其它的营卫气都部分参与了血液循环.此路线的完整提出对中医理论、中西医结合、科研及临床针刺用药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玉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刺董氏门金穴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门金穴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痛经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定坤丹,每日2次,每次半丸,经前3d开始服用至月经结束后3d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于月经前3d至月经后3d针刺董氏奇穴门金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45 min,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近期、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门金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秘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