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鹏;门九章
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尤其是登山运动员或经常下蹲、步行者.大多数患者由外伤或慢性损伤劳损所致,病情常由轻逐渐加重,且缠绵难愈.2002年10月至今我们采用多针齐刺加微波治疗64例髌下脂肪垫损伤,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骨折伴肘关节后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并早期结合自主功能锻炼.结果: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 w~7 w,平均5 w;肘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治疗优良率为71.4%.结论:肘关节的稳定性与尺骨冠状突的高度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应区别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海平;白震宁;陈欣志;唐英杰;王丽荣;张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的精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天人合一整体观源于《周易》,《内经》将《周易》天人合一整体思想汲取到医学领域,使中医理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独有特色.
作者:周晋香;田合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造模.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通络方组、肾炎四味片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后予以药物干预,共给药4 w.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24 h尿蛋白,光镜下切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肾炎四味片组和益肾通络方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明显降低(P<0.01);而2组之间比较,益肾通络方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降低更显著(P<0.01).病理形态学观察:模型组肾小球呈局灶性节段性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部分小管腔内可见蛋白管型,肾间质纤维化;肾炎四味片组以上改变较同期模型组轻,而益肾通络方组显著减轻.结论:益肾通络方能降低大鼠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作者:刘慧萍;莫新民;雷久士;彭琼辉;张国民;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经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罗格列酮联合治疗,同时采取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治疗过程中根据血糖变化情况逐渐调整胰岛素用量至血糖目标值.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胰岛素用量、体重指数.结果: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和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体重指数在治疗后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的抵抗.
作者:刘爱军;邢丽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乌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稳定后均采用加味乌贝散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53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结论:加味乌贝散具有组方合理、疗效快、不易复发,价廉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宏斌;唐博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衰老是大脑的衰老,脑细胞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老年人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及脑波异常的发生.良好的教育激励,作为环境刺激,可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如改变脑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重建脑细胞关联模式,以维系智力活跃抗衰老;精神内守,构建和谐安宁的心境,也是抗衰老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霆;王德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芒果树不同植株部位的芒果苷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对芒果树的根、树干、皮、叶、枝条等部位进行芒果苷含量测定.结果:嫩芽、嫩叶、落叶、绿皮嫩枝、芒果成熟果实的芒果苷含量与成熟叶的芒果苷含量相当;花、树干、树根和粗树枝中的芒果苷含量远低于成熟叶,而芒果青果的芒果苷含量远高于成熟叶.结论:芒果树不同植株部位的芒果苷含量不同.
作者:李学坚;邓家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乐安定联合养心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5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安神汤,疗程为1个月,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间临床症状及舒乐安定用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乐安定联合养心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对黄连上清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平皿记数法,分组分别使用5种实验菌验证.试验组取供试液加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液组分别取各实验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稀释剂对照组取稀释剂加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供试品对照组取供试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通过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采用观察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与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相同环境下的培养来验证控制菌的检查方法.结果: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稀释剂对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采用常规法可以进行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韦红;乔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周期性复发但又有自限性,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本病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尤其远期疗效不够理想.中医治疗该病注重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在治疗上尤其是在抗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现将该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邓晓鹏;门九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巨大的声带息肉临床上比较少见.传统的治疗多采用喉裂开术,近几年多采用支撑喉镜下手术.我们在没有支撑喉镜的条件下,2000年~2005年对纤维喉镜检查的126例声带息肉中5例巨大声带息肉患者采用环甲膜切开,鼻内窥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手术创伤小,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利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刺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7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治疗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昔洛韦、胸腺肽静脉滴注,局部外用阿昔洛韦软膏,对照组采用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组采用一次性41/2针头深刺放血拔罐,拔罐后两组患者均在罐痕和糜烂或溃疡处照射半导体激光.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疼痛缓解程度、疱疹结痂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41/2针头深刺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优于三棱针刺络拔罐.
作者:王建青;吕瑞娟;宫俊;周春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临床分布特征,确定各证型的必备变量,以建立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标准.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以参考标准为假设,采用逐层聚类和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型及各证型的基本必备变量.结果: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Ⅰ期中中医辨证单证占78.1%,两证相兼占18.8%,三证相合占3.1%;Ⅱ期中医辨证单证占53:5%,两证相兼占44.4%,三证相合占2.1%;Ⅲ期中医辨证单证占40.5%,两证相兼占48.8%,三证相合占10.7%.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基本证型为肝郁气滞、肝血瘀阻、脾气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各证型的必备变量为与证型关系密切的主要变量.
作者:武嫣斐;王素萍;孙健民;魏俊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妇女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竭,雌激素分泌减少,骨偶联过程失衡,使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超过了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其病机之根本在于肾虚血瘀,这是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对NO的调节功能下降,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激活凝血系统,抑制纤溶系统;使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升高,从而减慢血液流速,使微循环呈现血瘀表现.
作者:郭晓峰;张剑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典型的心肌梗死(AMI),我们通过其临床表现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不难确诊.但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腹痛型心肌梗死是其中之一,此类心肌梗死在老年人中较多见.下面本文对10例腹痛型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孟庆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枸杞子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方法:将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固定于恒温组织浴槽中,先后加入肾上腺素和枸杞子提取物,记录血管的张力变化.结果:肾上腺素能迅速升高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张力,并维持于一定水平,而枸杞子提取物能缓慢地降低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张力.结论:枸杞子提取物可抑制肾上腺素所致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收缩.
作者:吴维明;冯前进;张立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有10%约1.2亿人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全国现有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每年乙肝新发病人数约50万,居各型肝炎发病之首位.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乙肝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高居前列.我市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显示,乙肝发病率近3年均位于所有传染病发病的第2位.
作者:李银萍;关彩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芪红合剂在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A5建立肺间质纤维化的大鼠模型.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泼尼松治疗组、芪红合剂治疗组,每组10只.给各组大鼠灌胃相应的生理盐水或药物,术后15 d处死各组大鼠,取两肺组织,一部分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另一部分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TGF-β1.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有明显的纤维化改变,TGF-β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治疗组和芪红合剂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中药芪红合剂可能通过降低肺组织中TGF-β1的含量而减轻肺间质损伤及纤维化改变.
作者:燕小宁;马华;王青;赵瑞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