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硝唑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张玉萍

关键词:替硝唑, 药理, 硝基咪唑类化合物, 抗厌氧菌, 甲硝唑, 厌氧菌感染, 酰基衍生物, 抗原虫药, 商品名, 耐受性, 药物, 药典, 日本, 疗效
摘要:替硝唑(Tinidazole,商品名济得)为硝基咪唑类化合物,为甲硝唑的乙磺酰基衍生物,是继甲硝唑以后研制成的疗效高、疗程短、耐受性好的抗厌氧菌及抗原虫药.1991年收载于日本药典,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抗厌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雾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探讨

    中药雾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引起非菌性炎症及免疫反应和所形成的机械性压迫等机理的分析,探讨中药雾化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对经络穴位的运行疏通作用和对神经血管的兴奋扩张作用,进一步阐明中药雾化疗法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郑世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眼科患儿的心理护理体会

    眼病患儿常有较复杂的心理特点,护士应关心患儿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指导,激发患儿自我控制能力,以配合治疗.现将我们对眼科患儿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穆宝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肝宁对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CIV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复肝宁对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复肝宁和肝泰乐等保肝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A、LN、CIV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复肝宁治疗后的患者血清HA、LN、CIV含量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血清含量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复肝宁对降低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CIV的含量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语平;刘光炜;杨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注射缝扎法治疗直肠前突46例疗效分析

    经排粪造影检查、结肠传输试验检查及直肠指诊对确诊顽固性便秘患有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46例行直肠黏膜注射加缝合结扎术,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云;任建国;韩丽君;魏峰明;张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方法:采用去卵巢与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复合法,观察大鼠骨代谢、骨形态、骨力学改变.结果:成模期大鼠体重下降,糖化血红蛋白(GHb)、骨钙素(BGP)、尿钙(Ca)/尿肌酐(Cr)水平上升,骨小梁平均厚度变小,大凹入应力降低;成模后期骨代谢改变继续保持原态势,且尿脱氧砒啶啉(Dpd)与尿肌酐(Cr)、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升高,降钙素(CT)、雌激素(E2)水平下降,骨小梁面积、大压缩力、大凹入应力降低.同步观察显示,假术组随着月龄增加,骨小梁平均厚度、骨小梁面积降低,但大压缩力、大凹入应力提高.结论:去卵巢糖尿病大鼠具有低体重、低雌激素、高糖化血红蛋白、骨力度下降、骨小梁减少、骨小梁间隔增宽等特点,骨松质骨丢失远大于密质骨等,且模型稳定性好,是研究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较好的载体.

    作者:李赛美;陈长青;熊莉华;邹移海;杨艳红;郑树森;赵卫东;朱艳芳;莫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状腺囊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随着超声设备的升级,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对甲状腺囊性与实性病变的鉴别,为临床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对我院1998年以来经B超检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甲状腺囊性病变的声像图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甲状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水平.

    作者:夏耀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水中pH值的室间室内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水中pH值的室间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法制监督司<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pH值玻璃电极法进行实验.本室配制A液pH值为6.88,B液由省疾控中心配制,pH值为6.86,两种标准溶液共作实验6次,得12个数据.质控水样每天进行一次平行样品测定,共测得20对数据后,绘制质控图.结果:A、B两室的标准溶液6次测定结果经统计为0.34%,<5%差异不显著,对质控水样测得20对数据,经统计计算后,绘制质控图成功.结论:A标准溶液的测定符合实验要求,证明我室pH值质量控制成功,质控结果可靠.

    作者:贾冬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台秘要方》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是一部以方药为主的大型医学著作,就临床医学发展史而言,是其第一次将温病独立于伤寒病之外而并列为外感病的两大类型,成为寒温分论之肇端,明确了温病的相关概念,深析了温病的病因病机,初步提出温病有横(由表入里)、纵(从上至下)的传变规律,并以此确立了温病之日期辨治、六经辨治和脏腑辨治思路.其在温病学的发展进程中,补前人之未备,开未来之先河.

    作者:张登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柔肝祛风汤治疗小儿抽动症48例

    小儿抽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小儿单个或多个动作或言语有明显规律或无明显规律的不自主超常出现为特征.余于临床中,利用四物汤与牵正散为主方,化裁组成柔肝祛风汤,治疗小儿抽动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48例病例,分析疗效如下.

    作者:杨永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笔者采用思密达、消炎痛、654-2、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1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泄泻的辨证施治体会

    泄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夏秋季发病率为高.本病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排出稀水样或蛋花样大便,有时夹有黏液或食物残渣.病情严重者,可致伤阴、伤阳和阴阳两衰,如病情迁延不愈,可致营养不良而成疳症.

    作者:王黎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敷脐治疗结核病盗汗

    盗汗是结核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属于结核中毒症状之一.笔者在临床上应用中药敷脐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芳;杜玉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与中药补肾活血汤合用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有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60例患者,于月经周期的第5 d,给克罗米芬连用5 d,月经第5 d~13 d同时加服中药补肾活血汤,定时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有效率为96.67%,受孕率为63.33%.结论:克罗米芬与中药补肾活血汤合用是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曹智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的配伍作用

    在<伤寒杂病论>所载诸方中,用半夏者共有四十八处之多.本文仅就<伤寒杂病论>对半夏的配伍运用规律,探讨如下,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作者:闫敬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止消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止消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5例糖尿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33例用止消通络胶囊,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的西医疗法,用维生素B1口服及肌注维生素B12平均治疗30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13%(P<0.05).结论:止消通络胶囊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腕、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和康复

    笔者总结了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腕、踝关节骨折病例共366例,通过早期手法复位或手术内固定,后期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等方法,获得满意疗效,优良率达93%,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德重;袁培义;贾春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慢性肾衰竭(CRF),简称慢肾衰,是临床肾病科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近年来,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慢性肾炎的失治误治,使慢性肾衰患者增多.为了达到预防CRF的发病,延缓CRF的病情发展,提高CRF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们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观察治疗的40例慢肾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世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肘顶振颤与旋转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与肋椎关节错位35例

    胸椎小关节与肋椎关节错位在临床中经常见到.笔者应用推拿、肘顶振颤法与旋转复位治疗35例胸椎小关节与肋椎关节错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振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1例

    重症肌无力(MG)是随意肌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虚劳和痿证的范畴,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四肢无力,重者可见肌无力危象.目前对MG尚缺乏根本的治疗方法,笔者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肝纤维化的防治是当今肝病治疗的难点之一,因而也成为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近10余年来中药抗肝纤维化取得了不少进展,尤为可喜的是实验研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宋晓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