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先天性肛膜闭锁不全的效果分析

穆贵平;王丽红;王春到

关键词:手术治疗, 先天性, 闭锁不全, 肛门, 全闭锁, 排便时间延长, 治疗体会, 直肠, 排便困难, 纤维带, 治愈, 壶腹, 大便
摘要:肛膜不完全闭锁是肛膜部分覆盖肛门,肛门未与直肠完全相通,由于肛膜尚未消散或因肛门缘有纤维带,使肛门完全闭锁或部门闭锁,致使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困难,大便积存于直肠壶腹不能排出,我科1992年4月至2000年7月间共收治先天性肛膜闭锁不全10例,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解脲支原体与临床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Shepard(1954年)首先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体内分离到类似肺炎支原体样的微生物.因其培养所形成的菌落微小而被称为T株(Yiny-stain)和T支原体(TNY-ffCOPLasma).近年来按其能水解尿素的特性命名为溶脲脲原体,解脲支原体或尿素支原体(Ureaplasma Ureaiyticum即UU).UU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常见的支原体,它可以是一种致病原,也可以是一种共生菌.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已有较多的证据表明UU与人类自发性流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新生儿低体重、男性不育症等有较密切的关系,现就UU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做一简单的综述.

    作者:卢卓锦;陈棠;陈斌;张永宏;陈志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闭合性持续性灌洗引流法治疗骨与关节感染

    我院自1991年1月~1996年12月采用单管闭合性持续性灌洗引流法治疗骨与关节感染48例,取得满意疗效,感染治愈率达到93.75%.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明;赵明甫;刘国庆;田庆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布--加氏综合征手术的台下配合

    布--加氏综合征是指下腔静脉上段阻塞,并伴有肝静脉狭窄或完全闭塞的临床症侯群,其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以青壮年男性发病率较高.我院自1993年10月至2000年12月共手术治疗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该病的手术台下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李美英;姜艳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枸橼酸杆菌是人类肠道正常寄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虽能在临床标本中出现,但短时间内使病程延长,引起医院内临床感染少见.1999年10~12月我们先后从5例感染患者不同部位的临床标本中检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红琴;郭志芳;李振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TC水平越高,冠心病的发病越多越早,每降低胆固醇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1],本文观察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

    作者:梁高永;殷献宾;王浩珍;张祖玲;刘韫;李芳;朱超;周晓东;许继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癌性疼痛的新概念及对策

    近年来,有关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成为生物科学及医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疼痛已不单纯是临床症状,而是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及处理的一类复杂的心身性疾患,在许多慢性疼痛中尤以癌性疼痛多见.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很多癌症病人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因此,癌症止痛与治疗已刻不容缓.

    作者:蒋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炎立消胶囊治疗咽炎50例临床观察

    炎立消胶囊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菌消炎新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痢、清咽利喉之功效.1999年9月~2000年9月,我们采用炎立消胶囊治疗急性咽炎及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患者50例,以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炎;陆立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Doula陪伴分娩的护理体会

    分娩是一较复杂的生理过程.多数产妇由于没有经验,对既将到来的分娩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达到高峰.产妇分娩过程中90%以上有恐惧感,人若长时间置于紧张、恐惧的气氛中,其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和损害.母体生理机能受损,通过神经内分泌也会影响胎儿,分娩时由于产妇过度紧张和疼痛,同时不能很好进食,呕吐,可导致摄入不足,易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均可使胎儿宫内缺氧,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由于紧张与疼痛,产妇大喊大叫使体力过多消耗,造成疲劳,使产程延长,发生滞产.因此,推广Doula陪伴分娩很有必要.Doula是希腊文,意思是由一个有经验的妇女帮助另一个妇女,Doula陪伴分娩是有过生育体验、有分娩的基本知识,且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品德的助产士和受过培训的妇女,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尤其在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给予支持,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而顺利分娩,这对产妇有很大的好处.我院自2000年8月开始由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使产妇解除分娩时的痛苦,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失血量,达到安全分娩,提高人口素质,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们的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昕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血脂水平与发病年龄关系

    高脂蛋白血症为脂蛋白代谢紊乱所致,它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血脂水平是冠心病(CHD)、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通过试验结果对100例不同年龄AMI患者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发病年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不同年龄的患者CHD二级作好预防.

    作者:江梅;何巧玲;王春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润滑止痛胶在插胃管中的效果观察

    插胃管是许多临床科室很常用的护理操作,在这项看似简单但又不容忽视的操作,如何使其既快又到位,而且病人痛苦小,于1999~2000年,我们将212例插胃管病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12例,在插胃管时用润滑止痛胶,收到良好效果.并与对照组100例按常规用无菌石蜡油进行对比观察,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86例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效果评价

    我院对高危孕产妇实施专案管理五年余,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由1995年的14.42‰下降到1999年的0‰.本文对我院1998~2000年393例产妇中筛查出的86例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就其高危发生率、发生时间、高危因素及结局作如下分析.

    作者:司守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产前胎心监护

    1999年8月~2000年9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1120例.经阴道分娩938例,共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0例,在分娩前均做过胎心监护,为探讨胎心监护在防治HIE的作用,特分析如下:

    作者:佟瑞霞;李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伤寒86例临床分析

    近年小儿伤寒临床表现呈不典型趋势,且出现较多耐药菌株,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我科4年来所收治86例小儿伤寒的临床特点及58例血培养阳性的药敏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吴顺芬;关友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腔灌洗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临床上常见的合并症,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们采用腹腔灌洗疗法,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泰胃美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肺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对比

    本文旨在观察泰胃美治疗慢性肺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同时选用奥美拉唑(Losec)作为对照药进行随机对照研究.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我院1997年至2000年2月共收治慢性肺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86例,其肺心病诊断均符合1997年全国第二次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泰胃美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为55~78岁.其中呕血18例,单纯黑便26例.奥美拉唑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为52~80岁,其中呕血19例,单纯黑便2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作者:姬文燕;徐桂芳;赵小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癔病发作9例报告

    儿童癔病发作与成人有所不同,其发生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精神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多以躯体感觉或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两大类.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例癔病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闫临漪;孙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电图、肌电图在产伤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22例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异常率高于神经电图.结论:肌电图对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及受损部位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丽;张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16眼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体会

    我科自1997年3月至1999年12月,采用冲洗--探通--冲洗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216眼获成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192例(216眼)患儿,其中男126例(137眼),女性66例(89眼),双眼患儿26例,年龄在21天~11个月.

    作者:岳丽青;刁丽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纳络酮、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

    我院儿科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原有治疗基础上,采用纳络酮与脑活素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由于受寒致使新生儿低体温,不仅引起皮肤硬肿,还可致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酸中毒,DIC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部分住院的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56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秀明;王寄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