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05例14岁以下儿童伤害特征分析

李茜;张庆军;张岚;罗芬;刘秀立;王永红;喻红玲;魏尧昱;曾科

关键词:儿童, 伤害, 特征
摘要:目的 了解湖北省伤害监测点0-14岁儿童伤害流行情况,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年湖北省3个伤害监测点哨点医院首次因伤害就诊的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14岁以下儿童伤害病例2 805例,男童1 908例.前3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56.97%)、动物伤(13.12%)和道路交通伤(9.66%);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54.69%)、学校与公共场所(19.82%)和公路/街道(16.47%);伤害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是休闲活动(36.90%);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33.44%)为首位;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36.72%).结论 跌倒/坠落是造成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家中是伤害首要发生地点.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川农村地区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患病率与治疗缺口

    目的 调查四川省农村地区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患病率与治疗缺口,为更好的开展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 共覆盖了四川省农村地区6个示范点的354.1万农村人口.从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以村为基本的调查单位,根据当地初级卫生系统的乡村医生所提供的线索,入户进行活动性惊厥性癫痫患者的筛查.收集了基本的人口学资料和诊治现状,并计算了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缺口.结果 通过调查共筛查复核出活动性惊厥性癫痫患者6 547例,其中男性患者占55.08%,女性患者占44.92%,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患病率为1.8‰,男性的患病率为2.0‰,女性的患病率为1.7‰.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患者知晓率为63.9%.在筛查出的活动性惊厥性癫痫患者中,治疗缺口为66.33%,其中男性的治疗缺口为66.60%,女性的治疗缺口为66.00%.结论 调查发现四川农村地区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现状不容乐观,调查发现3/5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治疗缺口巨大.

    作者:胡佳;熊毅;李晓霞;刘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地市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地震灾害应急实战演练评估

    目的 检验湖北省地市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伍快速反应能力,提升队伍救灾防病技术和卫生应急准备水平.方法 制定考核方案、评分表和评估表,设置拉动集结、野外生存、现场急救、卫生防疫等考核环节,组织队伍开展救灾实战演练考核.结果 地市级队伍通用装备和队员携行装备齐全率分别为81.52%和96.48%,急救技能考核得分率为80.05% ~95.00%,公共卫生风险快速评估得分率为32.00% ~ 91.50%,水源处置得分率为69.00% ~ 100%,疫情处置得分率为47.63% ~ 83.13%,病媒控制得分率为46.00% ~95.50%.演练令人满意的为演练形式、组织和场地,不满意的为饮食准备、背囊重量和演练过于侧重体能训练.结论 实战演练促进了地市级队伍装备保障水平,提升了应急能力,地市级队伍需加强卫生防疫专业技术训练,设备装备和形象标识系统需规范统一,需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演练系统性研究.

    作者:郑立国;官旭华;蒋洪林;邢学森;彭明军;刘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5-2016年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实践

    目的 分析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疫情防控工作实践,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等方法,通过对2015年、2016年湖北省报告的2例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判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病危险因素,总结前期防控工作实践经验.结果 2015年湖北省首例病例为外省输入带毒活禽感染致病,2016年首例病例为外省输入性病例.2013-2015年湖北省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相关监测点未监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活禽、野鸟,卫生部门、农业部门监测点外环境监测也为阴性.结论 2015-2016年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危险因素是带毒动物及病例输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联防联控机构应早部署,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市级以下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以有利于疫情早发现、早处置.

    作者:刘红慧;刘力;黄丹钦;刘漫;邢学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5年武汉市江汉区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人群分布特征

    目的 通过分析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及人群分布特征,明确恶心肿瘤的高危人群及高发癌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筛查及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江汉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监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类别、性别及年龄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结果 2015年江汉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424.97/10万,中标率为286.70/10万,女性中标率高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江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占总发病例数的53.74%,男性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和结肠癌,女性是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和结肠癌.青壮年人群的高发癌种是甲状腺癌,男性45岁以后以肺癌常见,女性45~64岁仍以甲状腺癌为常见,65岁以后是肺癌.结论 江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具有粗发病率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高发癌种不同等特点,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高发癌种的筛查和干预.

    作者:吴连希;陈莉;周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6年佛山禅城区一般人群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艾滋病宣教成效,为后期改进宣传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采用分层抽样,对禅城区一镇三街共15个村委(居委)、3所学校的年龄在15 ~ 49周岁范围内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用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因素.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 077份,问卷回收率98.90%,一般人群总体知晓率为84.51%,各题知晓不均衡,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低,尤其是“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仅有76.75%;影响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因素有:年龄、单位组织宣传、学校教育,OR值分别为0.277、0.091、0.084,OR值均<1,提示年龄越大、采用单位组织宣传和学校教育,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越高.结论 知晓率达到要求,需加强非传播途径的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合适的途径改进宣传教育,单位组织宣传、学校教育值得推介.

    作者:陈海娟;汤有贤;李锐冰;汤洁英;张合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核酸层析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从市场采集自然样品50份,经过2步增菌后,用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用传统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50份样品试剂盒检测阳性5份,阴性45份,而传统方法检测阳性4份,其中1份阳性样品试剂盒检测为阴性.试剂盒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8.0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剂盒检测标准菌株特异性好,与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好,检测准确率高,能够满足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需要.

    作者:马弋;邵翠翠;刘艳;杨硕;王鸣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06-2015年江苏淮安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淮安市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运用Excel2010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共报告梅毒8 076例,报告发病率从3.02/10万上升到22.47/10万,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x2 =6.10,P=0.014),年平均增长24.98%;Ⅰ期和Ⅱ期梅毒所占梅毒构成比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且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梅毒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8.10,P<0.001);梅毒发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男女性别比为0.79: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共占62.23%.结论 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增长迅速,性活跃人群仍是防治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隐性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作者:赵鹏鹏;胡锦流;孙修福;金韬;骆公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1-2015年北京海淀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情况和特征,分析感染因素,为更好的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布病病例25例,监测牛羊养殖等高危人群253人,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几年布病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每年3~6月是发病高峰;全区一半以上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发病较高;发病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干部职员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羊饲养人员,其次为偶尔接触羊和食用羊肉人员.253名高危人群中,抗体阳性14人,阳性率为5.53%.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病感染来源主要是羊,以多且散的点状流行为主.动物疫情防控是关键,应加强动物免疫并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

    作者:华伟玉;迈一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染料木黄酮的诱变性研究

    目的 检测和评价染料木黄酮的诱变性,为其安全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淋巴瘤细胞实验(微孔板法)评价染料木黄酮的诱变性,诱变性检测采用3h和24h染毒两种处理方式观察受试物对L5178Y细胞的诱变性.结果 在染料木黄酮诱变性检测中,3h染毒时,随着剂量增加,tk位点总突变频率升高,5、10和20 μg/mL剂量组tk位点总突变频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染毒时,随着剂量增加,tk位点总突变频率升高,与溶剂对照组比较,5、10μg/mL剂量组tk位点总突变频率高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染毒和24h染毒相同剂量组间比较,tk位点总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此实验条件下,染料木黄酮(5 ~ 20) μg/mL能诱导L5178Y细胞TK基因突变,并呈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但3h和24h处理的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邹思颖;张立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大数据的肺结核病漏报与漏登调查

    目的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大数据研究(宜昌)基地”信息平台数据,了解湖北省枝江市具备肺结核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肺结核登记报告工作质量.方法 大数据运用和实地调查结合,获得医疗机构肺结核漏登和漏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究大数据与传统调查方法差异.结果 调查13家医疗机构2016年诊断的确诊和疑似肺结核894例,漏报9例,总体漏报率1.01%;调查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到位病例388例,漏登27例,漏登率6.96%,确诊肺结核病例281例,漏登1例,漏登率0.36%.结论 信息化有助于传染病漏登、漏报调查,应减少信息孤岛,建立一整套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数据核对、分析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应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督导管理,减少漏登、漏报情况发生.

    作者:张立华;房爱民;郭翠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及改善对策

    目的 探究医生和患者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为提高非医疗技术服务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方法 使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设计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使用方便抽样法对医生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频数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确定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及其排名;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的方法结合R软件确定医生和患者对非医疗技术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使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终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在医生群体中,女性医生对“医生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更重视(P<0.05);在患者群体中,女性患者更重视“医生工作事业心”(P<0.01)、“医生热爱本职工作”(P<0.05)、“医生遵守法规和工作制度”(P<0.05)和“医生不歧视患者”(P<0.05).结论 不同性别的群体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医疗服务机构应提高男性医生对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重视患者对非医疗技术服务的诉求,在医疗活动中提高对女性患者的人文关怀.

    作者:刘航宇;段利忠;殷丽丽;孙巧巧;康茜茜;牧原;卢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08-2016年长春市报告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掌握2008-2016年长春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提高防治成效.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2008-2016年长春市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6年共报告3 232例HIV/AIDS,男女性别比为13.89:1,各年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2,P=0.003);经性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98.51%),近几年同性传播构成比明显上升;年龄以20~49岁为主(78.03%),历年均有一定比例的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报告,不同年份之间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566,P<0.001);职业分布以家政、家务及待业多,占总人数的37.28%,其次分别为农民、商业服务和工人,学生人群所占的比例近3年均>8.00%.结论 长春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性接触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男男性行为者感染率快速上升,中老年人、青年学生已成为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需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力度,提高预防和治疗服务的可及性,扩大HIV/AIDS密切接触者的告知范围,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上升.

    作者:梅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武汉东西湖区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武汉市东西湖区收治的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输入性疟疾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诊治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37例输入性疟疾,恶性疟35例(94.59%),卵形疟2例(5.41%);除发热外,畏寒占54.05%、寒战48.65%、出汗29.73%、头痛37.84%、恶心呕吐62.16%、腹泻18.92%、肌肉酸痛13.51%;此组患者误诊率54.05%;经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哌喹及伯喹联合治疗,第4d内体温恢复正常者占90.91%,第6d外周血涂片疟原虫检查转阴者占84.38%,至23d累计32例(86.49%)患者治愈出院,复燃1例(2.70%).结论 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必须加强疟疾诊断防治知识教育和镜检技能培训和考核,保持对输入疟疾的发现与诊治能力.青蒿素类药物联合治疗输入性疟疾疗效可靠应予坚持.

    作者:余树坤;邓柳荣;李华东;吴凯;唐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同伴教育在结核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在结核病治疗患者中开展同伴教育活动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调查方法,比较同伴教育活动前后患者结核病知识及心理状态变化.对当年全市所有纳入治疗患者按要求全程随访其规则治疗情况,比较参与组与未参与组规则治疗率.结果 干预后患者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改善(P<0.01).94.00%的患者认为活动非常满意或满意,参与组抗结核规则治疗率较未参与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同伴教育活动能够提高结核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及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吕海莉;高乾峰;袁慧;金德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805例14岁以下儿童伤害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伤害监测点0-14岁儿童伤害流行情况,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年湖北省3个伤害监测点哨点医院首次因伤害就诊的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14岁以下儿童伤害病例2 805例,男童1 908例.前3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56.97%)、动物伤(13.12%)和道路交通伤(9.66%);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54.69%)、学校与公共场所(19.82%)和公路/街道(16.47%);伤害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是休闲活动(36.90%);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33.44%)为首位;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36.72%).结论 跌倒/坠落是造成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家中是伤害首要发生地点.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茜;张庆军;张岚;罗芬;刘秀立;王永红;喻红玲;魏尧昱;曾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湖南衡阳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湖南省衡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对完善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衡阳市1 131名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衡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64.10%,城市地区老年人患病率(66.67%)高于农村(59.56%)(P=0.017).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38.91%),冠心病(27.13%)和糖尿病(16.22%)、脑卒中(7.50%)和慢阻肺(5.6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吸烟、体质指数是珠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衡阳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吸烟和体质指数,应重点加大农村地区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唐艳明;丁玲云;路庆;谭利明;陈露;张天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江苏昆山市游泳池中氰尿酸含量的调查

    目的 了解昆山市游泳池水中氰尿酸的含量水平并初步探索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选择昆山市以三氯异氰尿酸为消毒剂的游泳场所22家.监测氰尿酸、浑浊度、尿素、pH值、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水温,同时记录游泳人数,调查氰尿酸含量水平并初步探索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氰尿酸浓度水平均< 150mg/L,范围为2~ 79 mg/L,基本能够达到《游泳池水质标准》(CJ/T 244-2016)严格限值<30mg/L(室内池)的标准要求,同时其主要影响指标为游泳人数、游离性余氯、浑浊度和pH值.结论 昆山市游泳池中氰尿酸含量较低,对氯化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小,但应继续关注.

    作者:梁晓军;王月明;张建新;赵萍;袁妍;浦晓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心电图检出异常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心电图检出异常的关系.方法 检索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2002-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心电图检出异常相关性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 <0.05,I2 >5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OR及其95%CI.结果 检索出相关中文文献155篇,终纳入2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噪声暴露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和非噪声组异常检出率的合并效应量OR=2.30,95%CI为2.10~2.53 (P <0.000 01).结论 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心电图检出异常之间有相关性,噪声暴露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是非噪声组异常检出率的2.30倍.

    作者:吕惠中;代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孕中期血清胆红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期中胆红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以来自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进行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回顾性研究获得基本信息,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采用酶法测定空腹血糖(GLU)的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结果 GDM的发病率为7.86%(102/1 297).TB、DB在GDM组的值要低于非GDM组(5.8±2.2和6.4±2.4,P=0.023;2.4 ± 1.3和2.5±0.9,P=0.036).进一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TB、DB与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间的线性关系,TB、DB与血糖值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TB、DB与GDM的相关性,其高层与低层相比患GDM的风险降低(RR 0.54;95% CI,0.31 ~0.95)和(RR0.61;95% CI,0.38~0.99).结论 妊娠中期高胆红素水平患GDM的风险性降低.

    作者:孔曼;罗振钊;卢忠心;曹小淬;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稻皮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对肺炎患者血液中主要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根据菌落形态不同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采用16S rDNA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该菌株为稻皮假单胞菌,在GenBank中申请的登录号为KT946785,命名为Pseudomonas sp.c10185,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青霉素等耐药,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等敏感.结论 稻皮假单胞菌感染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病例,相关人员应予以重视.

    作者:黄松;梅方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