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站;蔡黎;文丽;朱泽荣;赵德峰;陈剑;胡权;俞华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从CIN发展到宫颈癌约需十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1].宫颈癌在妇女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全球每年宫颈癌新发患者约47万人,死亡约23万[2].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在中国每年有13.7万新发病例[3],因此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治是临床医师工作的重点.随着宫颈癌筛查方法(即三阶梯法:宫颈细胞学检查-电子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临床上CIN的检出也日益增多[4],宫颈环形电切术(即LEEP术)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操作简单,损伤性,手术时间短,诊断和治疗一次进行[5].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LEEP术的789例CIN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列队研究.
作者:周利敏;张敦兰;李红英;雷燕;阳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大为特点,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生殖系统分泌物,或在饲养过程中间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感染.我国通过多年的布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省(区)已控制本病流行[1,2].2012年7月,武汉市东西湖区发现该市首例布鲁氏菌本地感染病例.对武汉市布鲁氏菌病首发病例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分析.
作者:杨小兵;孔德广;周小琦;余滨;陶志阳;王高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电和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当电磁辐射超过人体的安全辐射剂量时,就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1],本课题通过对电磁辐射作业人员调查,机体标本实验室检测了解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与普通人群对照,旨在为预防干预措施提出依据.
作者:李延忠;桂云;赵科伕;陈少华;方四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嘉定区外来民工子弟小学学生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嘉定区5所外来民工子弟小学学生1 497名,采用《PedsQLTM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4.0》进行评定.结果 学生的生理领域得分为84.920±13.902,心理社会领域得分为82.243±13.101,总分为83.174±12.174.心理社会领域中,情感功能得分为79.335±17.580,社交功能为86.530±14.502,学校表现为80.865±16.028.结论 嘉定区外来民工子弟小学学生的生存质量状况一般,心理社会领域得分较生理领域低.心理社会领域中,社交功能分数高,情感功能分数低.应多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马飞飞;钟培松;石国政;张琴;沈姚;董玉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对丧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丧偶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与有偶老年人相比,丧偶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比较低,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自我效能感较高;在主观幸福感维度中,生活满意度分别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r =0.509、0.622、0.40);积极情感分别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r =0.318、0.246、0.315、0.227);消极情感分别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负相关(r=0.289、0.217、0.312、0.285、0.272).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主观支持、自我效能感对积极情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自我效能感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影响丧偶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程利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自2008年起,性接触传播已取代静脉注射成为肇庆市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感染方式.性病是HIV传播的重要辅助因素[1],性病门诊就诊者是艾滋病性病流行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2,3].为了解肇庆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和HIV、丙肝、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给今后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现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对2010-2011年到肇庆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的>15岁男性就诊者进行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血清学监测,以评估该类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
作者:宾超鸿;赖辉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荆门市是—个以机械、化工、煤炭为主体的工业城市,尘肺病是该市的主要职业病.为了解荆门市近年来尘肺病发病情况,笔者对2010-2011期间荆门市新诊断尘肺病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依据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1],经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尘肺病诊断组定诊的尘肺病资料.1.2方法尘肺病种类按2002年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2]确定;行业、工种、接尘年龄、发病工龄等统计要素按《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手册》[3]确定.
作者:李敏;黄斌;杨东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11年6月15日,神农架林区中医医院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了9例手足口病病例,神农架林区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调查处置,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证实是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1材料与方法1.1对象该地区所有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例.1.2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1.3病例定义该地区儿童手、足或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者,或口腔粘膜出现疱疹者.
作者:陈自柏;周毅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JJF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对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1],不确定度的评定已成为理化检验人员的基本技能.氟化物的测定常采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定量,采用标准曲线法评定不确定度已有文献报道[2-7],庞敏晖等所写文章《连续标准加入法测定焚烧飞灰中氟化物的不确定度分析》[8]实际上还是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评定,采用标准加入法的不确定度的分析尚未见报道.文章根据JJF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对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作者:张光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深入,使得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行业期望借助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加强核心竞争力.区域信息资源规划的根本目的是突出本地区发展特色,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卫生领域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点,而进行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of Regional Health,IRPRH)是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高阶成熟标志[1],它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更是医疗业务的梳理和变革,使用得当可以更好的为我国新医改服务.
作者:高劲松;刘延芳;梁艳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前风险评价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风险评价方法很多,如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法(FTA)等方法.其中LEC法在安全评价中应用较多,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衡量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的评价方法.采用LEC评价法对某搬迁建设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作者:邱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12年9月,湖北省赴美国卫生应急与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团,通过现场察看、听取介绍、讨论交流等方式,先后在美国纽约市、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市、旧金山等地进行了卫生应急与食品安全工作考察.爱因斯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Carol Harris以纽约与布朗克斯两城为代表详细介绍了美国的艾滋病疫情概况和全球艾滋病疫情现状,以及美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一些先进作法、经验与成就.这些作法、经验与成就,对我国的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有启示意义.1 美国艾滋病疫情概况与特点据Harris教授介绍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资料,美国艾滋病疫情概况与特点有以下几点:
作者:高群香;叶娣;明承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1].气候变化及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包括3种:与气候天气直接相关的影响;气候变化所产生环境改变的影响以及由于气候导致的经济失稳、环境恶化及矛盾冲突的影响[2].直接影响热浪、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发生频率的改变对健康所造成的危害[3];间接影响主要包括气候改变下(虫媒、水源、呼吸道等)传染病的流行强度、流行范围和传播种类的变化,以及与空气污染和花粉类植物相关的疾病流行程度的改变所导致的人类患病风险增加或疾病负担加重,甚至也包括皮肤病、肾病、精神疾病等风险的增加[4].
作者:姚聪;宇传华;李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评估居民健康素养综合干预与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干预前与干预后健康素养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前居民健康素养总正确回答率为73.31%,干预后居民健康素养总正确回答率为7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居民知识性健康素养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7.86%、81.12%;干预前后居民行为性健康素养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7.86%、70.52%;干预前后居民技能性健康素养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8.65%、73.50%,3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后,城市社区居民知识性健康素养有较大提高,效果明显;技能性健康素养虽有提高,但效果不明显;行为性健康素养反而有所降低.在健康教育干预时应加强重点健康行为和技能的演示,同时要适时进行强化.
作者:李俊林;李毅琳;黄远霞;彭丽;张玲;王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梅毒是常见的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报告发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析其流行状况将有助于了解涪城区梅毒流行的状况和发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策略,遏制其流行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1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梅毒资料;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将梅毒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人口资料来源于涪城区统计局.
作者:王成科;杨晓玲;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考核评估湖北省2011年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效果.方法 分析湖北省2010、2011年血吸虫病疫情;重点查阅和审核全省21个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县(市、区)(以下简称县)2010、2011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每个疫情控制县抽查1个疫情较重流行村现场调查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抽查3个疫情较重流行村现场调查耕牛血吸虫感染情况,考核和评估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结果 防治资料表明,2011年全省5 447个流行村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均降至2%以下;人群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为1 325个,较2010年减少905个(含应城24个村),下降40.58%;耕牛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550个,较2010年下降了53.27%;感染性钉螺132处,较2010年减少274处(含钟祥9处、鄂州2处),下降67.49%.人群病情现场调查共抽查21个村,血检4 724人,血检结果阳性469人,血检阳性者再粪检456人,粪检阳性12人,平均血吸虫感染率为0.26%.家畜(耕牛)病情调查共抽查63个村,结果发现其中21个村无牛,42个村有牛;对42个村耕牛粪检2 279头,粪检阳性6头,平均感染率为0.26%.人群走访调查共抽查42个村1 190人,与资料相符合1 182人,符合率为99.33%.钉螺核查共调查48处,调查2 311框,捕获钉螺479只,解剖发现感染性钉螺1只.结论 湖北省2011年全部流行村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均降至2%以下,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均下降40%以上,感染性钉螺处数下降60%以上,没有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全省及疫区各县均实现了2011年血吸虫病防治目标.
作者:杨光斌;涂祖武;蔡顺祥;黄希宝;刘建兵;朱惠国;朱红;龚新国;徐兴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孝感市辖区7个县、市、区均为缺碘地区,食盐加碘是该市采用的有效补碘方式.为全面准确监测居民户碘盐质量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巩固50年来碘缺乏病防治取得的丰硕成果,自1994年以来,持续进行了居民户碘盐质量监测,现将2010-2012年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材料来自全市7个县、市、区监测点报送的居民户食用盐盐样.
作者:普智敏;邹琴;熊俊勇;钱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c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儿童,且易在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发病.为了解仙桃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控措施,对2010-2011年该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及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进;赵球平;彭品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长沙市天心区作为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的一个监测点,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于2010年11月对该区内的常住居民进行慢病调查.通过监测常住居民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以了解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监测、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参考.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长沙市天心区>18岁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的常住居民.
作者:莫苗芳;童周;王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方法 如何从群体角度实现慢性病的有效防控是卫生工作面临的一项新的挑战.结果 通过分析湖北省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慢性病防控政策.结论 介绍过去10年湖北省慢性病防控的发展与成效,为进一步明确慢性病防治策略与行动重点提供思路.
作者:李东会;张岚;祝淑珍;张庆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