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病原检测分析

曹霞

关键词:
摘要:2011年5月30日,4名中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发热(38.5℃左右),腹痛、多次水样腹泻症状.潜伏期短6h,长18 h,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疑食品锁定在患者家人自制的凉拌青椒皮蛋上.然而现场已无剩余食品,且中毒后患者均已不同程度用药,只采集到4份病人肛拭子及菜刀菜板等涂抹样品进行相关病原菌检测.经实验室检测分析,终在3份患者肛拭中检测到血清型别相同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将这次食物中毒确证为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病原检测分析

    2011年5月30日,4名中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发热(38.5℃左右),腹痛、多次水样腹泻症状.潜伏期短6h,长18 h,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疑食品锁定在患者家人自制的凉拌青椒皮蛋上.然而现场已无剩余食品,且中毒后患者均已不同程度用药,只采集到4份病人肛拭子及菜刀菜板等涂抹样品进行相关病原菌检测.经实验室检测分析,终在3份患者肛拭中检测到血清型别相同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将这次食物中毒确证为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1].

    作者:曹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热层析成像系统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乳腺疾病是困扰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乳腺疾病的发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生育史、初潮等因素有复杂的联系,[1]乳腺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极大的威胁到了女性的健康甚至生命.乳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一般认为与雌激素的分泌有较大的关系[2].

    作者:程向群;邹世清;幺冬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是指因遗传、环境或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使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个体器官结构、功能代谢和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先天性异常[1].据报道,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 6%[2],并且呈上升趋势,至2012年增幅达70.9%,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妊娠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残疾与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患儿由于存在形态结构上的缺陷或智力低下,其生存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研究出生缺陷的病因,了解与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涛;杨建丽;杨芩;包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武汉市江夏区2002-2010年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为探讨艾滋病的疫情特点及流行趋势,现对武汉市江夏区2002-2010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网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对特殊人群(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吸毒人群、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人员、性病患者等)常规HIV抗体监测,对重点人群(看守所、戒毒所等)进行HIV抗体筛查.

    作者:田卫东;闵运春;周畅;李海燕;刘家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钙联合阿霉素选择性增效HepG2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肝癌发病率高、进展快、恶性程度高[1],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五[2,3].目前在中国,肝癌是第2大常见恶性肿瘤,位于癌症死因顺位的第2位,每年约有36万新发癌症患者,而每年有大约35万患者死于肝癌,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4].化疗仍是肝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强和选择性差,化疗效果一直不理想[5].因此,寻找到能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且不降低,甚至提高药物疗效的药物或者药物组合意义重大.

    作者:刘延一;黄雪雪;谢虹;王家春;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的调查处理

    2011年,湖北省仙桃市发生1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经及时规范抗恶性疟治疗8日后痊愈出院.1基本情况患者沈某,男,20岁,仙桃市剅河镇双谭路居民,患者发病前曾在国外务工.该市历年来未曾报告过恶性疟病例,近3年该镇本地疟疾病例也未见发生.2011年3月5日,患者的母亲到仙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有没有抗疟药,遂引起中心疟防专业人员的注意,后经省市两级实验室检测复核确诊为输入性恶性疟.

    作者:赵淑军;赵球平;彭品章;刘甘露;赵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与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监测项目核心指标评估

    目的 为获得高质量的监测数据,对监测项目中关键指标进行系统评估.方法 以中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之子项目——基于人群的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和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监测(SARI&IPD)项目为研究对象,在病例登记系统(公共卫生科数据库)数据的基础上,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式,对2010年7~12月、2011年1~6月和2011年7~12月3个时间段的监测工作中,病例纳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标本的采集率进行评估.结果 3次评估结果中,明显改善的指标有:病例纳入的准确率(81.00%,91.25%,98.60%)、漏报率(25.00%,14.29%,12.88%),成人血标本采集率(80.00%,90.13%,96.79%)、尿标本采集率(62.00%,84.76%,90.12%);保持良好水平的指标有:调查表填写的完整率、数据录入的准确率和鼻咽拭子标本采集率,均在95.00%以上.然而,痰标本采集率的第3次评估结果较第2次明显降低(26.00%,77.86%,39.67%);保持低水平的指标为儿童血标本采集率(13.00%,12.66%,8.95%).结论 定期对项目的关键指标进行系统评估可为监测单位提高监测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陈辉;邢学森;肖林;黄继贵;黄丹钦;申幸福;郑建东;向妮娟;彭质斌;官旭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流动人口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效果评价

    结核病健康促进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通过有效的健康促进活动提高人群结核病相关知识水平,改变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减少传染和发病,进而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流动人口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结核病疫情控制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部分地区流动人口干预前后进行结核病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以评价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

    作者:张玉;侯双翼;杨成凤;周纯辉;吴湘;王文清;王晓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襄阳市2008-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分析

    2008年卫生部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正式启动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体系绩效考核工作,襄阳市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要求于2009年始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现对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10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考核工作进行比较,分析三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及其影响,明确绩效考核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1].

    作者:黄雪雪;刘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北省小型灭螺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构建湖北省小型灭螺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Delphi法、AHP法,确定一、二级和三级指标及其权重,并利用实证分析进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 专家咨询积极系数为86%,专家权威程度Cr=0.86,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协调系数为0.591,且P<0.01,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363,且P<0.01,经检验后有显著性;终确定的33个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构成.结论 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好,可信度高,构建的湖北省小型灭螺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取.

    作者:杨蕊;朱志华;黄希宝;谭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桂林市2007-2011年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效果

    2011年11月,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制定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中指出,在现存活78万HIV/AIDS中,经异性传播占46.5%,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1].当艾滋病的传播转变为性传播为主时,先遭受感染的就是娱乐场所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由于该人群流动性大,安全性行为知识欠缺,所以成为主要的传播人群,也是艾滋病流行的高危人群[2],因此在该人群中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进一步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多见实施性病艾滋病干预措施前后或3~6月内效果的评价[3],连续几年的干预效果评价并不多见.为了解桂林市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健康教育及干预的效果,对2007-2011年的女性性工作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文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宜昌市消除麻疹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和评价宜昌市消除麻疹的效果,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进一步巩固消除麻疹的成果.方法 对宜昌市实施消除麻疹综合措施对比评价.结果 通过维持高水平2针次疫苗接种率,麻疹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麻疹抗体阳转率不断升高,麻疹病例向成人及低龄两极分化,流动儿童及免疫空白人群仍然是消除麻疹的重点人群.结论 采取维持高水平2针次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开展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等措施是巩固和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作者:严毅;潘会明;佟荟;余枫华;田滔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恩施394名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分析

    健康体检是在没有出现异常症状时能够早期发现疾病趋向,以便做到及时干预,2011年度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94名干部进行了健康体检,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1年3 ~11月期间来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参加体检人数394人,其中男349人,女45人.年龄在24~ 92岁之间,男性占88.58%(表1).

    作者:沈艳芳;雷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因素、多步骤协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1].目前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修饰对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

    作者:姚春;任德发;刘锦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及时、准确报告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疾病监测系统数据来源的基础[1].近几年,国内部分信息化水平领先的医院,借助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平台,建立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医生通过网络报告疫情,提高了疫情报告质量与效率[2-3].为了解某医疗机构实施疫情报告信息化后的应用效果,对系统使用前后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进行了评估.

    作者:彭友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陈皮苦瓜提取物与左旋肉碱复合制剂对肥胖大鼠减肥机理的研究

    目的 观察陈皮苦瓜提取物与左旋肉碱复合制剂对肥胖大鼠减肥效果的影响.方法 高脂日粮制备大鼠肥胖模型,肥胖大鼠灌胃复合制剂,对照组灌胃蒸馏水,时间40 d,测定大鼠采食量、能量利用率、Lee's指数、内脏脂肪指数、血脂谱、血液a-TNF和IL-6.结果 与肥胖模型组比较,复合制剂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但对能量利用率有显著降低作用;对肥胖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有显著降低作用,同时极显著减少内脏脂肪沉积;对血液TG有极显著降低作用,而对HDL有显著升高作用;复方制剂对血液a-TNF和IL-6有显著减低作用.结论 陈皮苦瓜活性成分与左旋肉碱复合制剂对肥胖大鼠具有减肥作用,减肥作用与机体降低能量利用率,减少内脏脂肪沉积、改善血液脂肪代谢指标、减缓肥胖所致全身炎性状况有关.

    作者:赵京杨;曾翠平;戴汉川;伍晓雄;吴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北省孝昌县2008-2011年动物致伤病例分析

    动物致伤是导致狂犬病发生、流行直接的原因,而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致病,传染性强,流行面广,致死率100.00%[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了解孝昌县动物致伤性疾病的流行态势,对全县2008-2011动物致伤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叶琼英;张娟;李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武汉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调查武汉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情况,探讨Hp感染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使用免疫胶体金法对体检人群进行Hp抗体的血清学筛查,以酶比色法测定体检人群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1,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结果 武汉市Hp的总感染率为19.7%,男性感染率为22.3%,女性感染率为1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P<0.05);50~59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为26.1%,不同年龄段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P<0.05).Hp抗体阳性组血清TG水平较阴性组明显升高(t=-2.686,P<0.05),血清HDL-C水平较阴性组明显降低(t=2.181,P<0.05),TC、LDL-C水平较阴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汉市体检人群Hp感染率较国内平均水平偏低,与性别、年龄有关,并且Hp感染可能影响机体血脂代谢.

    作者:舒颖;张平安;魏新素;叶芳丽;杨相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空肠弯曲菌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是多种动物如禽类、牛、羊及狗的正常寄居菌[1].近年来,空肠弯曲菌感染率在世界各地普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胃肠炎的主要病因,其病例数已超过沙门氏菌病、李斯特菌病和志贺氏菌病[2];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特定血清型空肠弯曲菌感染后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对人致病的弯曲菌中95%的是空肠弯曲菌[3].

    作者:邢丽萍;薛永春;杨月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600例青少年人工流产原因及生殖健康保健知识调查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10 ~ 24岁年龄段人群称为青少年[1].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青少年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逐渐增加[2-4].有报道指出我国青少年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对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STD的后果及危害认识极其不足,导致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5].因此青少年性行为、意外怀孕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6].为了解本院近几年的青少年人工流产现状,更好地维护和促进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降低人工流产率,现将2008-2011年1 600例青少年人工流产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郭蕾;吴良芝;李春梅;廖百花;叶璐;谢元媚;江南;王亚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