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俊
2002年3月,毕节市青场镇粮都村发现较多村民臀部皮下硬结、化脓感染.调查结果表明,发生类似症状和体征人员涉及三镇乡10个村,共104人,是因注射所致医源性结核感染.经过近一年的病人诊治,疫情得到了控制.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仕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1].
作者:蒋红涛;陈艳;唐贵文;裘学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南平市是福建省的内陆山区,人口为307万,出生率为8.85‰,辖10个县(市、区),140个乡镇,经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预防接种门诊131个.1996年开始推广以乡为单位定时定点接种.
作者: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二次供水卫生、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报道,二次供水由于增加了供水环节,被污染的危险度也大大增加,比集中式供水,其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余氯合格率分别减低14.0%、25.2%、15.7%[1].根据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的文件要求,安阳市连续4年对城区内的全部二次供水进行监督检查.
作者:韩文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ELISA法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该法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稳定及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检验学、兽医学及植物学等实验室.
作者:张永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宜昌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 在宜昌市几个主要的集贸市场和超市采集7大类10个品种的食品进行6类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为17.95%,在鲜冻水产品和速冻生制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高,阳性检出率均为100%.6种食源性致病菌中分离出了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鲜冻水产品和速冻生制食品致病菌检出率高,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菌.
作者:黄家兵;汪艳平;司徒谊萍;戚玉群;吴谨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后,该病迅速在全球蔓延.1985年传人中国,疫情日趋严重,感染人数迅速超过100万,渐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1-3].有专家认为HIV实际感染数量要比发现人数高出数10倍[4].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职业暴露日渐成为严重的问题.
作者:杨彬;熊一川;张晓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十堰市是一个以汽车生产为主业兼有医药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纺织、交通水电等行业的新兴工业城市,为摸清全市职业卫生现状,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卫生局2006年对全市职业卫生的调查,从加强十堰市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层面对目前职业卫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杨秋玲;罗启华;殷义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解与学生关系密切的3类人群的膳食营养和卫生知识现状,有针对性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加强学生的营养卫生工作,2007年11月20~25日对莱芜市区3类人群的膳食营养和卫生知识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勤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湖北省1998~2007年麻疹流行状况,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1998~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湖北省1998~2007年共报告麻疹29 000例,发病率波动在2.17/10万~8.2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4.93/10万.近10年来麻疹疫情报告资料显示,每年3~6月为发病高峰,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62.89%.男女比为1:0.69.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15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占发病总数的81.81%.全省各市(州、林区)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州.近4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11 458例个案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仅占16.29%,其中麻疹疫苗免疫1次者占11.66%,免疫2次者占4.63%,无免疫史的占39.54%,免疫史不详占44.18%.1999~2007年全省共报告83起麻疹暴发疫情,均经过实验室确认.结论 湖北省麻疹发病率已大幅下降.
作者:李琼;张迟;赵明江;李书华;张发香;聂绍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男男性接触者(MSM)在国内约占人口总数3%~4%,MSM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核心人群之一,中国MSM中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高危行为[1],MSM的不安全性行为使他们成为感染STD、HIV的高危人群,并将这一危险扩散到一般人群[2].
作者:胡锦流;吴丽萍;张兆辉;范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湖北省荆门市属于中度不稳定性疟疾流行区,是湖北省历史上疟疾流行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解放以来,荆门市疟疾曾发生两次(1954、1976)大流行,发病率高为650/万,疟疾占传染病总数的60%.
作者:李少华;石本富;裴速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解武汉市新洲区居民自备水井源水中的砷含量,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饮水砷中毒防治提供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数据[1],新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4月进行了辖区居民自备水井砷含量的筛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春平;周国强;罗绪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疗机构内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导致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医务工作人员被感染出现临床症状的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称之为医院内感染.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与院内环境污染程度和医疗机构内的各项消毒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高消毒工作质量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武穴市位于鄂东南的长江北岸,历史上是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疫区范围包括10个镇(办事处)、63个村,疫区人口55万人.历史累计查出钉螺面积4 465.16 hm2,历史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211 19人.
作者:江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解湖北省宜都市居民HBsAg携带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于2008年3~4月在湖北省宜都市居民中开展了HBsAg携带率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向光鸿;徐向超;李红江;王全平;徐道荣;胡太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掌握技工学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荆门市技工学校2006~2007年1758名新生检测HBsAg,对其中74名HBsAg阳性者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志明;康志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猩红热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病原体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法定乙类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
作者:梅淑娟;阴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所致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急性或持续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全球大约有3亿人患有乙肝,其中亚洲占3/4,中国就占了1亿多.
作者:张姣萍;周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吉林省长白和通化地区与朝鲜接壤,历年来国家重视边境地区的防病工作,它既关系到边境地区的传染病控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际社会的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根据10多年的调查结果,将我国莱姆病分为北方疫区和南方疫区.
作者:王春生;万康林;郭建华;耿镇;王博;陈德贵;赵中福;夏其斌;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