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影响因素分析

刘勋;赵丁源;杨成凤;熊昌富

关键词:结核, 肺, 病例发现
摘要:目的 找出影响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的影响因素,提高病人发现率.方法 根据湖北省2004年和2005年新涂阳病人发现情况,将全省82个县分成2组.Ⅰ组2005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数多于2004年,Ⅱ组低于2004年.比较2组综合性医院转诊,结防机构疫情追踪,以及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工作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AS软件.结果 2组综合性医院转诊到位率分别为30.5%和3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χ2=3.59,P>0.05);转诊未到位肺结核病人的追踪率Ⅰ组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79.0%,75.4%;χ2=39.2,P<0.01),但追踪到位率无显著性差异(37.1%,37.6%,χ2=0.4,P>0.05);乡镇卫生院查痰率和查痰阳性率Ⅰ组均高于Ⅱ组,有极显著性差异(68.7%,60.7%;χ2=106.0,P<0.01;10.7%,3.2%;χ2=84.1,P<0.01).结论 加大综合性医院病人转诊工作力度,加强结防机构疫情追踪,完善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可以有效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荆州市乡镇医院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调查

    为了解湖北省荆州市乡镇医院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掌握X射线机工作场所防护情况,荆州市卫生监督局于2005年6月~10月对该市乡镇医院X射线机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冬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江西省艾滋病吸毒人群和暗娼高危行为基线调查分析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湘东区,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景德镇市珠山区,乐平市6个项目县区至2005年6月底共累计报告HIV/AIDS数为213人,占全省60.17%,其中累计报告死亡HIV/AIDS数为65人,占全省死亡报告的75.58%;有72.3%是通过吸毒感染,2005年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为22.5%,是江西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为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6个县区于2005年9月1~30日对本地区高危人群危险行为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

    作者:王艳华;廖清华;陈红;龚俊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IV/AIDS家庭护理项目护士骨干培训班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分析

    HIV/AIDS是当代社会发展中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预计,若艾滋病蔓延的趋势得不到强有力的遏制,至2010年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达1 000万[1].湖北省HIV/AIDS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全国的前几位[2],并且HIV感染人群和AIDS发病人群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农村[3].护士作为大的医疗辅助专业人群,处在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前线,她们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不但影响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质量,而且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据调查,很多护士对艾滋病有了基本的了解,但知识还比较肤浅,不够全面深入,而且大部分护士对艾滋病的态度还不十分确定[4,5].这将对开展AIDS护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我国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及其他行为干预、生活关怀等基本上都在家庭内进行.开展以护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在其家中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家庭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斯俭;Marcia; P;余立平;裴先波;邱艳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荆门市1981~2005年人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为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减少该病对人群生命的威胁,为今后的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现对湖北省荆门市人间狂犬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全天梅;解华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长江三峡库区航道整治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为了解掌握长江三峡库区156 m蓄水后航运整治工程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从职业卫生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作者:李敏;叶鹏鸣;辜强;刘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广西柳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柳州市1997~2005年HIV/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5年柳州市累计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3 562例,AIDS病人366例,检出的HIV/AIDS逐年增多,死亡65例;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16:1.三种传播途径共存,传播途径以吸毒为主,吸毒传播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93.75%降至2005年的30.92%.性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00%上升到2005年的20.44%.流行涉及全市6县4城区,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结论 柳州市近年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进入快速增长期,需加大防制力度,遏制艾滋病蔓延.

    作者:俸卫东;翁毓秋;韦琳;韦启后;单桂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河南信阳农村献血人员HIV、HCV、HB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信阳市献血浆人群HIV、HCV、HB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 对信阳市某县9个乡有偿献血浆人群聚集地村民进行HIV、HCV、HB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村民987人,发现HIV、HCV、HBV感染率分别为5.57%、26.14%、13.07%.其中有偿献血员604人,HIV、HCV感染率分别为8.94%、40.89%,显著高于非献血员的HIV、HCV感染率.结论 豫南局部地区有偿献血浆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在HIV阳性有偿献血浆人群中,HCV感染率很高,而HBV感染率则无此种现象.

    作者:魏卫;刘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息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病例特征研究

    河南省信阳市乙肝发病自1997年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报告发病率由1997年的39.98/10万,上升为2004年的97.11/10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2004年全国乙肝报告发病率为67.96/10万).息县1997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不足40/10万,2004年达到143.84/10万,报告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之首,与国内一些报道相似[1,2].为准确掌握乙肝实际发病水平,探讨乙肝报告发病率影响因素,提高乙肝报告病例质量,于2005年10月~12月,对信阳市息县范围内乙型肝炎报告病例进行了诊断、报告情况的调查.

    作者:黄德;高波;李文卿;邹浩;徐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由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局部流感暴发的病原学研究

    目的 对一起流感局部暴发的病原体进行分离并鉴定,研究其变异情况,为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MDCK细胞对病人的咽拭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到的流感病毒HAl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及抗原分析.还检测了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在22份病人的咽拭标本中,分离到3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患者恢复期血清抗体水平较急性期抗体水平升高4倍.将其中1株的HAl基因测序,与国际代表株进行比较,并与国际代表株进行交叉血抑试验,表明分离到的流感病毒发生抗原漂移.结论 这种变异具有流行病学意义,造成甲3亚型流感病毒在湛江地区的局部暴发.

    作者:张欣;倪汉忠;郑夔;柯昌文;林锦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医政处罚案件中违法主体的认定

    2005年4月以来,按照卫生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专项行动方案确定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重点,认真组织落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查处了一大批医政违法案件,在打击非法行医过程中,因医疗机构的组成方式和性质的多样化,易造成违法主体认定的错误,造成行政处罚错案发生.现就进行医政案件违法主体认定问题予以简要分析,以期规范医政案件行政处罚工作.

    作者:杨洋;刘颖;王海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全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现况,为进一步规范VCT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发放统一VCT调查表,由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报,对全省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 ①全省84个市(县、区)共有VCT门诊348个,咨询员808人,其中专职咨询员占30.2%,接受过培训的咨询员占30.7%.②2005年提供检测前后咨询29 302人次,提供其它转介服务1 595人,接受HIV抗体检测27 103人,发现HIV感染者/ADIS病人333人,HIV感染率为1.2%.③存在的主要问题:VCT的宣传促进不够;专职人员缺乏,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缺乏VCT运转经费.结论 VCT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并在艾滋病防治中显现出重要作用,为了满足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应当加强人员培训和VCT的宣传促进,以提供VCT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彭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IV/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湖北省宜昌市HIV/AIDS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和血液学特征,对该市内已确诊的34例HIV/A1DS患者进行了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绝对值(LY#)等血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枫华;阮冈;吴谨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北省2003~2005年间日疟病人复发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03~2005年间日疟病人复发情况,评估休止期治疗措施在目前疟疾流行水平下的防治作用.方法 收集网络直报疟疾病人疫情资料,分析比较传播期和传播休止期病人发病率、复发率及人群分布.结果 3年共报告9 538例间日疟病人,有复发病人15例,各年复发率分别为0.164%、0.146%、0.152%.3年休止期共发病1 534例间日疟病人,占整个发病数的16%,休止期主要发病对象是农民和学生,占了整个休止期发病数的69.3%.结论 湖北省现症疟疾病人根治措施落实是好的,在间日疟低度流行阶段,实施1年内有疟史者休止期根治措施的作用不大.

    作者:袁方玉;陈国英;左胜利;黄光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心理特征分析

    截至2005年底,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54~76万人)[1].HIV感染者/AIDS病人在社会中是一个弱势群体,不仅在身体上承受着艾滋病病毒的折磨,在心理上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焦虑和抑郁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2].作者在凉山州和大冶市两地共调查98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分析其抑郁和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钱足庶;余冬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发硒含量的分析

    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严重危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我国食管癌平均死亡年龄为63.49岁,各年龄段所占比例不同,以55~74岁高.食管癌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1].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艾滋病患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影像学研究

    2005年中国现有HIV感染者预计约65万,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为14.1万人,与估计的感染者相差约51万人.在美国约半数以上的HIV感染者是先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后才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PCP的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虽然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但肺部体征较少;患者常常无痰,卡氏肺孢子虫的检出率较低,因无可靠的方法在体外长期培养卡氏肺孢子虫,因此对其生活周期了解较少.为此,作者收集21例P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植艳;田志雄;徐霁;毕勇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圳市宝安区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调查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地传染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危害比较严重.深圳市既往3次调查都证实存在HFRS疫源地[1~3],已引起卫生部门的关注.多年来特区建设迅速,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同时该病疫情呈上升趋势[4],为更好的防治HFRS,宝安区2005年5~6月开展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智超;黎建明;詹志强;余家麟;黄振宇;周小峰;魏祖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乙型流感病毒分子检测中质量控制的研究

    目的 优化乙型流感暴发监测中分子鉴定的实验条件.方法 分别以病毒RNA提取试剂盒手工提取和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提取江苏省暴发标本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看家基因核糖核酸酶P(RNaseP)和乙型流感核蛋白(B-NP)基因;分别以本实验室建立的RT-PCR扩增体系和进口商品化RT-PCR扩增体系,对乙型流感基质蛋白(B-M)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看家基因RNaseP能有效监测采样和RNA纯化的有效性;手工提取RNA的效率高于自动提取;进口商品化RT-PCR体系的扩增M基因效果较好.结论 以手工法提取RNA,以real-timeRT-PCR检测B-NP基因和以进口商品化RT-PCR扩增体系检测B-M基因,能相对客观地反映病毒流行现状.

    作者:韩卫宁;孙圆圆;潘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北省2005年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报告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供人类预防控制疾病所使用的疫苗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日益提高,预防接种副反应(Adven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3].为保证预防接种的实施安全,改善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做好免疫规划工作.2005年,湖北省作为全国10个试点省、直辖市之一,按照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一要求,率先开展了AEFI的监测工作.现将湖北省AEFI监测试点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华;郑景山;张发香;王运超;周红俊;严毅;邓万霞;顾琼;黄璟;潘洁;刘爱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北省艾滋病救助对象与救助标准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解艾滋病家庭的生活状况及现行救助办法的落实情况,明确湖北省艾滋病救助对象及救助标准.调查了十堰市和襄樊市及所辖县市,共调查地级市2个,县(市、区)7个,目标单位包括当地卫生局、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等共计36个单位,目标家庭共34户.结合全省的实情制定出台统一的救助管理办法,明确救助对象,确定救助标准.

    作者:王育斌;许辉;宋世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