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华
为了解湖北省宜昌市HIV/AIDS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和血液学特征,对该市内已确诊的34例HIV/A1DS患者进行了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绝对值(LY#)等血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枫华;阮冈;吴谨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判定人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手段是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开展和加强艾滋病强制性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艾滋病病人,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与流行.因此,作者就艾滋病强制性检测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王绍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湘东区,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景德镇市珠山区,乐平市6个项目县区至2005年6月底共累计报告HIV/AIDS数为213人,占全省60.17%,其中累计报告死亡HIV/AIDS数为65人,占全省死亡报告的75.58%;有72.3%是通过吸毒感染,2005年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为22.5%,是江西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为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6个县区于2005年9月1~30日对本地区高危人群危险行为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
作者:王艳华;廖清华;陈红;龚俊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掌握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及其变迁,对制定防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湖北省嘉鱼县1981~2005年传染病疫情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张耀辉;王刚;曾凡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在我国已有很多的教训.为了减少和控制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在工程二期蓄水前进行了库底的卫生清理,现将宜昌段库底卫生清理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会明;余枫华;刘立平;曾涛;彭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找出影响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的影响因素,提高病人发现率.方法 根据湖北省2004年和2005年新涂阳病人发现情况,将全省82个县分成2组.Ⅰ组2005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数多于2004年,Ⅱ组低于2004年.比较2组综合性医院转诊,结防机构疫情追踪,以及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工作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AS软件.结果 2组综合性医院转诊到位率分别为30.5%和3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χ2=3.59,P>0.05);转诊未到位肺结核病人的追踪率Ⅰ组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79.0%,75.4%;χ2=39.2,P<0.01),但追踪到位率无显著性差异(37.1%,37.6%,χ2=0.4,P>0.05);乡镇卫生院查痰率和查痰阳性率Ⅰ组均高于Ⅱ组,有极显著性差异(68.7%,60.7%;χ2=106.0,P<0.01;10.7%,3.2%;χ2=84.1,P<0.01).结论 加大综合性医院病人转诊工作力度,加强结防机构疫情追踪,完善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可以有效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
作者:刘勋;赵丁源;杨成凤;熊昌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HIV/AIDS诊疗机构工作人员,不仅为HIV/AIDS提供治疗及咨询,还担负着健康教育的职责,是防治工作的中坚力量[1,2].他们的知识和对HIV/AIDS的内心感受将不同程度影响到其态度和行为,而后者不仅关系到国家有关政策的顺利实施,也将间接影响HIV/AIDS的生活质量.因此,该研究以HIV/AIDS诊疗机构工作人员为对象,了解其HIV/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HIV/AIDS的态度,结果如下.
作者:孙静;袁艇;谭晓东;Caroline Teter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国家于2003年开始广泛对艾滋病病人实施免费抗逆转录病毒(ARV)治疗,由于该方法在国内临床应用时间较短,目前有关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价、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多是引用国外资料,国内报道较少.2003年7月,孝感市启动ARV治疗,对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实施免费治疗,到2006年5月底累计治疗25人,治疗过程中4人死亡,2人退出治疗.目前正在接受治疗的有19人.为评估治疗效果,了解其毒副作用和规范ARV治疗提供依据,现对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过ARV治疗的病人的各种检验记录、随访记录、病历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国;雷汉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信阳市献血浆人群HIV、HCV、HB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 对信阳市某县9个乡有偿献血浆人群聚集地村民进行HIV、HCV、HB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村民987人,发现HIV、HCV、HBV感染率分别为5.57%、26.14%、13.07%.其中有偿献血员604人,HIV、HCV感染率分别为8.94%、40.89%,显著高于非献血员的HIV、HCV感染率.结论 豫南局部地区有偿献血浆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在HIV阳性有偿献血浆人群中,HCV感染率很高,而HBV感染率则无此种现象.
作者:魏卫;刘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江西省婺源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现状,进一步加强该县计划免疫工作,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12月9日至12月11日,组织人员对全县进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
作者:詹漫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在我国通过异性性传播HIV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多数国家的经验,预计异性性接触传播HIV将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而性病患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其自身感染及传染给性伴的风险性均较高.为了解性病门诊求诊者性病、艾滋病感染情况以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行为,选择了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皮肤病性病防治院进行调查.
作者:胡锦流;范炜;葛恒康;张兆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流行于山东省境内HIV-1毒株的亚型,尤其是流行重组型毒株的种类及变异情况,分析其来源并推测其流行趋势.方法 采集93份HIV-1感染者的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包膜蛋白(env)、核心蛋白(gag)、tat区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各基因区核苷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发现在所有目标人群中共存在B、B'、C 3种亚型以及CRF07-BC、CRF08-BC、CRF01-AG和CRF01-AE 4种重组毒株,其中B'亚型数量大71株(占77.2%),CRF01-AE 9株(占9.8%),CRF07-BC、CRF0B-BC各3株(均占3.3%),B、C和CRF02-AG各2株(占2.2%).3个基因区env区变异大,gag和tat相对保守.3种优势亚型中,A/E变异大,B'次之,B'/C保守.结论 山东省HIV-1流行毒株亚型众多,各优势毒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山东省有流行加快的趋势,应加强防控.
作者:张静;傅继华;王同展;刘学真;苏生利;黄涛;邢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起因、感染、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深受人们行为规范的影响.此外,HIV/艾滋病的传播与治疗,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行为规范.在非西方国家,艾滋病的传播一般是通过性行为和输血传播.当吸毒、性接触成为艾滋病蔓延的主要途径时,对吸毒和以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干预就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沉重工作.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在为预防艾滋病不懈地工作,中国也不例外.有研究证明相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的人之间亲和力明显增大,更容易亲近并进行有效交流[1].在高危人群中,用同伴教育的方式传播性病、艾滋病知识,更有利于转变不恰当态度和不安全行为[2],从而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
作者:尹平;李柯;李新利;张万宏;陆芳;陶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湖北省荆州市乡镇医院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掌握X射线机工作场所防护情况,荆州市卫生监督局于2005年6月~10月对该市乡镇医院X射线机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冬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测定地面水中氰化物目前常用比色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比色法灵敏度不高,故采用示波极谱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线低,重线性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武运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人类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人群中开展健康危险因素的调查,可为预防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三峡坝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三峡大学医学院等于2005年4~10月组织开展了三峡坝区--宜昌市慢性病相关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青;刘晓俊;苏拥军;徐勇;胡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5年4月以来,按照卫生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专项行动方案确定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重点,认真组织落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查处了一大批医政违法案件,在打击非法行医过程中,因医疗机构的组成方式和性质的多样化,易造成违法主体认定的错误,造成行政处罚错案发生.现就进行医政案件违法主体认定问题予以简要分析,以期规范医政案件行政处罚工作.
作者:杨洋;刘颖;王海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掌握长江三峡库区156 m蓄水后航运整治工程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从职业卫生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作者:李敏;叶鹏鸣;辜强;刘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近年来对湖北省建始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进行了定量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该氟中毒病区空气、粮食及氟摄入量方面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氟斑牙患病率、氟骨症患病率与氟日摄入量的关系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蹇曾山;陈思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吸毒人群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共用注射器吸毒和婚外性行为是吸毒者感染和传播HIV的主要途径[1].近年来的报告显示,因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05年9月底,在国家累计报告的135 63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40.80%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首位[2].为了解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通过性传播途径的知识、态度及行为,2005年4月笔者在两个不同场所开展了对吸毒人群的问卷调查.
作者:李印东;李玉堂;刘云慧;闫丽;刘小翠;胡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