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梦琪;覃凌智;姚顺芳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在人和多种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它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随着近年来兴起的猫狗宠物热,我国的弓形虫感染者及病人逐年增多,尤其是育龄妇女,妊娠期感染了弓形虫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可致畸或引起死亡,也是导致弱智儿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因而对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弓形虫抗体IgG和IgM是弓形虫的重要血清标志物,检测弓形虫抗体IgG和IgM在弓形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被广泛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免疫层析试验(GICA)是检测弓形虫抗体IgG和IgM的常用方法,本文旨在对这两种方法比较和探讨.
作者:李好;王冀鄂;程鹏;许敏;杨连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解公安县性病流行情况,探讨性病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境内居民1991~2002年性病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洪杰;张永杰;周亚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山区县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分院,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有着较大危害.
作者:饶盛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11月,在宜都市洋溪村03油库专用公路涵洞修复工程施工人员中,同时发现5~6人在短时间内先后出现发热、咳嗽、胸痛及X线胸片有肺炎改变.经现场调查,对参加该工程施工的人员和相关人员、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以及对施工区周围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类似病例14人,都是参加公路修复施工人员.经临床诊断14例病例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确定为一起修路工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暴发[1].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潘会明;徐道荣;陈斌;胡太福;余枫华;严毅;王全平;向光鸿;苏贤用;周宜林;方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分析Ⅲ型肺结核病人症状出现后的就诊时间,了解Ⅲ型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误时间及影响延误的主要因素,探讨缩短延误的办法,给今后有关部门制定控制肺结核病提供依据.
作者:任爱蓉;陈果英;徐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提出加速控制以致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更为有效的防治对策措施和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沼渠网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的两个村作对比研究,幸福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加病人、病牛化疗及灭螺.铁市村按<血防手册>规定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作五年回顾性调查.分析血吸虫病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进行χ2、线性相关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处理和回归方程t检验.结果对血吸虫病有显著危险因素是年龄、职业、家庭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钉螺自然感染与居民感染率呈正相关(r=0.907,P<0.01);两村人接触疫水按距离远近作横向平行分析,两村回归方程有非常显著差异(t=29.151,P<0.01);试验村比对照村螺情、病情下降幅度大.结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湖沼地区防治血吸虫病重要措施,应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大力推广.
作者:王文梁;张汉忠;张玉其;秦琴;刘凤春;马则东;章伟;孙维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恩施地区2003年3月上、中旬发生的两起流感局部暴发流行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进行抗流感病毒IgG抗体测定.结果证实湖北恩施地区出现的流感局部暴发流行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2001年香港分离株(B/香港/维多利亚30/2001)和浙江分离株(B/浙江/2/2001)很接近,而与1999年四川分离株(B/四川/397/1999)和2001年上海分离株(B/上海/20/2001)相差甚远.结论湖北省恩施地区2003年3月流感局部暴发流行是由流感病毒B型引起的.
作者:冯玲玲;霍细香;叶国军;肖红雨;杨继先;陈朴;龚镇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及时掌握湖北省AIDS的流行动态.方法对监测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全省检测血清标本545 102份,共检出562例HIV感染者,检出率为1.03%.其中哨点监测3 893人,检出6例HIV感染者,VCT检测265人,检出9例HIV感染者.检出率分别为0.15%、3.40%.HIV感染者中,以湖北省籍为主,占94.66%,外省籍的占5.34%;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1.36:1.年龄在16~45岁的占75.98%;职业以农民、无业人员为主,占87.19%,70.82%通过血途径传播,其中有偿献血的占81.41%.结论湖北省的AIDS的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必须加大防治力度.
作者:张艺;詹发先;陈慧萍;蒋洪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和国家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资料,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北省2003年报告7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其中死亡1例,发病率0.012/10万,病死率14.3%,以输入病例为主,其中2例为继发病例,呈点状散发.结论估计病例潜伏期为1~10天,一般潜伏期在1周内,未观察到病例发病前有传染性.
作者:陈红缨;张瑜;张险峰;袁方玉;叶建君;詹发先;左胜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问题的提出在血吸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中,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是血吸虫赖以增殖的两个环节,因此消灭传染源和中间宿主螺蛳是控制血吸虫病的两个主要环节.各种血吸虫病均有其特定的螺蛳宿主,消灭了螺蛳宿主,血吸虫病也将不能传播和流行.
作者:何昌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4~6月SARS流行期间,武汉市传染病医院被指定为SARS定点收治医院.SARS传染性强,护理工作量大,在隔离区护理人员大部分时间从事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的各种护理活动,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相对减少.
作者:陈燕达;俞薇;徐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4年2月20日~3月11日,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某初级中学发生了流感暴发疫情.接到疫情报告后,省、州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了详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公平;叶国军;肖秋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弓形虫病是呈世界性分布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细胞内原虫性疾病,多为隐性感染.如果孕妇感染了弓形虫,可能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为进一步加强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全民素质,降低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对2002年10月17日至2003年12月31日到太和医院就诊的孕妇及分娩的部分新生儿进行了弓形虫感染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莲;陈双郧;明平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计划免疫的开展和普及,儿童预防接种的概念及意义已深入社会各界及广大儿童家长心中.计划免疫的重心已从组织启动转变为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由此,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下称流动儿童)的计免管理提到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议事日程.近年来,在流动儿童接种率调查及管理实践中,接触到分类名称的矛盾.现结合工作尝试,将有关作法探讨如下.
作者:鲜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途径是经静脉注射毒品传播,在报告的HIV感染者中,静脉注射毒品途径占61.6%[1].泉州市是福建省卫IX项目吸毒人群的监测哨点,为及时掌握本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流行动态,于2000年6月开始对辖区内强制戒毒所里接受戒毒的人员进行连续性监测,截止2003年共完成1 251人份,监测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调查及梅毒、HIV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汉瑜;王家春;杨育红;龚苍涛;叶培英;杨季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2月24日至4月8日,成丰县部分中小学先后发生了麻疹流行,咸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次发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德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农村生活型水窖水是解决山区人畜饮水的一个重要来源,它是集天然雨水和山泉沟溪及地下渗透水通过引流到水窖中贮存备用,主要利用丰水期(夏季)雨量充足时储备水源,到枯水期(冬春季)以保障当地人畜饮水的需要.为了解同一水窖水在不同时期的水质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水窖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于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元月(枯水期)对郧西县境内中高山地区的湖北口、关防、夹河、涧池等4个乡镇的21口水窖水质进行两次不同时段的水质卫生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冯士礼;彭安忠;张德清;王均发;杨祖贵;卜兴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解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的贫血患病情况,为开展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课题组于2000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平;梁小冬;黄颖;梁带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提供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4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结肠镜检及血管造影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14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结肠镜检、病理检查及血管造影证实病因分别为炎症性肠病48例(33.3%),憩室26例(18.0%),息肉24例(16.5%),结肠癌21例(14.6%),血管病变16例(11.1%),其它病变9例(6.2%).按出血病灶部位分,123例(86.1%)位于左半结肠,19例(12.5%)位于右半结肠,2例(1.4%)位于小肠.经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灌肠、支持治疗后,117例(81.2%)3天内出血停止,4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出血立即停止,其中1例因肠坏死死亡,其余23例出血时间超过3天.结论下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病例通过结肠镜检、病理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原因;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素灌肠取得较好疗效.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效果确切,但有肠坏死危险.
作者:邓应忠;邵桂珍;郑兴萍;张昌钦;陈晚先;鲁新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1991年卫生部<全国乙肝疫苗接种实施方案>的实施,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的范畴,对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近几年来,孝感市财贸幼儿园在每年9月开园时,对全园幼儿进行HBsAg及HBsAb的检查监测,2003年8月对在园2.5~6岁363名幼儿的HBsAg和HBsAb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