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侵袭型大肠杆菌O28ac:H-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鉴定分析

刘振熙;陈然

关键词:侵袭型, 致病性大肠杆菌, 食物中毒, 病原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 腊样芽胞杆菌,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学分型, 沙门氏菌属, 机理研究, 国内, 发病, 胃肠型, 广州市, 症状, 粘液, 细菌, 特性, 生日, 呕吐
摘要: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常见有沙门氏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霉素),其次为腊样芽胞杆菌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分型、大肠杆菌毒力的特性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较快,但迄今因侵袭型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国内报道较少.2003年9月,广州市某餐馆在一次生日聚会中暴发食物中毒,发病14人,其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发热,粪便为稀便或粘液血样便.经病原学鉴定,证实为侵袭型大肠杆菌(EIECO28ac:H-),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Ⅲ型肺结核病人就诊时间分析

    分析Ⅲ型肺结核病人症状出现后的就诊时间,了解Ⅲ型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误时间及影响延误的主要因素,探讨缩短延误的办法,给今后有关部门制定控制肺结核病提供依据.

    作者:任爱蓉;陈果英;徐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孝昌县一起校园风疹暴发调查分析

    2003年5月11日~6月16日,孝昌县邹岗镇中心小学发生风疹暴发,现将暴发原因、流行病特点及转归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钟玉叶;施尚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分类名称的探讨

    随着计划免疫的开展和普及,儿童预防接种的概念及意义已深入社会各界及广大儿童家长心中.计划免疫的重心已从组织启动转变为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由此,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下称流动儿童)的计免管理提到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议事日程.近年来,在流动儿童接种率调查及管理实践中,接触到分类名称的矛盾.现结合工作尝试,将有关作法探讨如下.

    作者:鲜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HBV-DNA(PCR)阳性病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所以造成病人心理负担重,甚至悲观失望,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性格暴躁.责任护士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舒桂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孝感市1997~2003年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自1997年卫生部将肺结核由丙类传染病调为乙类传染病报告后,肺结核在孝感市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全市7年来报告的20 045例肺结核病例作了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勇;普智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湖北省近年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

    目的了解湖北省近年的流感流行状况和人群的流感抗体水平,及时发现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对湖北省近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武汉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百分比高的均为1月,分别为43.5%和24.1%.2002年从981份咽拭样本中共分离流感病毒57株,总阳性率为5.8%,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的为1月和12月,阳性率分别为21.4%和17.7%.2003年从881份咽拭样本中共分离流感病毒56株,总阳性率为6.3%,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的为7月和6月,阳性率分别为29.6%和15.2%.结论湖北省每年冬季都有一个流感流行高峰,夏季流行时间无规律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群对地方流感毒株和国内代表毒株的抗体水平有着较大差异.

    作者:叶国军;潘南胜;朱洪浩;林新明;刘传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ARS病人专用护理病历的设计与应用

    2003年4~6月SARS流行期间,武汉市传染病医院被指定为SARS定点收治医院.SARS传染性强,护理工作量大,在隔离区护理人员大部分时间从事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的各种护理活动,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相对减少.

    作者:陈燕达;俞薇;徐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4例集居儿童意外事故的调查分析

    保证托幼机构集居儿童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被列入<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九大内容之一.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要求,确实保障集居儿童在园的安全,石首市各托幼机构均采取了大量有效的措施,由园长亲自管理,每位工作人员各负其责,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均未造成较大损失或伤害,为了掌握全市托幼机构集居儿童的意外事故发生情况,石首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大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ELISA和GICA检测弓形虫抗体的实验分析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在人和多种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它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随着近年来兴起的猫狗宠物热,我国的弓形虫感染者及病人逐年增多,尤其是育龄妇女,妊娠期感染了弓形虫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可致畸或引起死亡,也是导致弱智儿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因而对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弓形虫抗体IgG和IgM是弓形虫的重要血清标志物,检测弓形虫抗体IgG和IgM在弓形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被广泛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免疫层析试验(GICA)是检测弓形虫抗体IgG和IgM的常用方法,本文旨在对这两种方法比较和探讨.

    作者:李好;王冀鄂;程鹏;许敏;杨连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起流感暴发的调查报告

    2004年2月20日~3月11日,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某初级中学发生了流感暴发疫情.接到疫情报告后,省、州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了详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公平;叶国军;肖秋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山区县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山区县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分院,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有着较大危害.

    作者:饶盛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高危人群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危害严重、威胁大、病死率高令人惊恐.人群普遍易感,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人群普遍易感,医护人员是本病的高危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预防职业性感染,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化学恐怖袭击的应急救援策略

    化学恐怖作为一个概念受到广泛重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奥姆真理教所制造的沙林毒气事件开始的.1994年7月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发生了一起580人中毒,7人死亡的沙林中毒事件.

    作者:刘家发;朱建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公安县1991~2002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解公安县性病流行情况,探讨性病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境内居民1991~2002年性病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洪杰;张永杰;周亚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湖北恩施地区流感局部暴发流行病原学分析

    目的对恩施地区2003年3月上、中旬发生的两起流感局部暴发流行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进行抗流感病毒IgG抗体测定.结果证实湖北恩施地区出现的流感局部暴发流行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2001年香港分离株(B/香港/维多利亚30/2001)和浙江分离株(B/浙江/2/2001)很接近,而与1999年四川分离株(B/四川/397/1999)和2001年上海分离株(B/上海/20/2001)相差甚远.结论湖北省恩施地区2003年3月流感局部暴发流行是由流感病毒B型引起的.

    作者:冯玲玲;霍细香;叶国军;肖红雨;杨继先;陈朴;龚镇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起修路工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暴发的调查

    2003年11月,在宜都市洋溪村03油库专用公路涵洞修复工程施工人员中,同时发现5~6人在短时间内先后出现发热、咳嗽、胸痛及X线胸片有肺炎改变.经现场调查,对参加该工程施工的人员和相关人员、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以及对施工区周围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类似病例14人,都是参加公路修复施工人员.经临床诊断14例病例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确定为一起修路工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暴发[1].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潘会明;徐道荣;陈斌;胡太福;余枫华;严毅;王全平;向光鸿;苏贤用;周宜林;方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咸丰县中小学校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3年2月24日至4月8日,成丰县部分中小学先后发生了麻疹流行,咸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次发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德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珠海市城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的贫血患病情况,为开展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课题组于2000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平;梁小冬;黄颖;梁带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3例临床观察分析

    三氯乙烯(TCE)中毒既往报道多以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心损害为主[1],自90年代后国内陆续有TCE致药疹样皮炎的报道.该病起病急骤,发病过程凶险,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2,3].现将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医院收治的3例TCE致药疹样皮炎病例总结报道如下,供临床救治时参考.

    作者:许雪春;王小丽;赵风玲;文春河;郭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44例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提供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4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结肠镜检及血管造影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14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结肠镜检、病理检查及血管造影证实病因分别为炎症性肠病48例(33.3%),憩室26例(18.0%),息肉24例(16.5%),结肠癌21例(14.6%),血管病变16例(11.1%),其它病变9例(6.2%).按出血病灶部位分,123例(86.1%)位于左半结肠,19例(12.5%)位于右半结肠,2例(1.4%)位于小肠.经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灌肠、支持治疗后,117例(81.2%)3天内出血停止,4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出血立即停止,其中1例因肠坏死死亡,其余23例出血时间超过3天.结论下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病例通过结肠镜检、病理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原因;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素灌肠取得较好疗效.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效果确切,但有肠坏死危险.

    作者:邓应忠;邵桂珍;郑兴萍;张昌钦;陈晚先;鲁新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