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蔡香;刘建中;李莉
由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下称<规范>)是我国饮用水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它推进了我国水处理技术发展,提高了饮用水卫生质量.
作者:曹玉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传统的诊断方法是妇科检查及病理活检,常用的辅助检查是B超,近年来随着CT的普及和发展,螺旋CT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使宫颈癌临床分期更为准确.
作者:卞文伟;黄海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但是食品中有时能含有或者被污染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食源性危害大致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三类.
作者:李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吸烟不但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也对整个社会有严重的影响.对社会控烟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总结,有利于今后的社会控烟教育作有益的探索和指导.
作者:陈启超;齐运平;曾爱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为常见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也是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保证输液安全,否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确保输液安全至关重要.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保证输液安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赵洋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脂异常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解武汉大学中老年教职工血脂状况,于1999年11月~2000年元月对全校珞珈山社区50岁以上教职工进行血脂状况调查.
作者:钟燕雁;韩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在襄樊市第一医院妇科1992~2002年住院病人中,占2.86%,本文对近10年收治的98例滋养细胞疾病住院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该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
作者:雷琼;詹艳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其表面由表面蛋白(HBsAg)构成.核心由核心蛋白(HBcAg)构成.
作者:胡蔡香;刘建中;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当前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医疗保险、医疗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日益加大加快,社会各方面对妇幼保健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汤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正以0.2%~3%的速度上升,我国虽属乳腺癌低发国家,但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城市,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1].
作者:凡友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SARS是世界范围内新近发生的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株所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1],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者:林健燕;赵职卫;居颖;毕勇毅;汪春红;李十月;谭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859例原发培阳肺结核病人其耐药性与全程督导短程化疗(DOTS)效果的关系.方法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培养基中药物浓度分别为S 4 μg/ml、H 0.2 μg/ml、R 40μg/ml和E 2 μg/ml;病人治疗采用卫Ⅴ项目统一规定的全程间歇短化方案(2S3H3R3/4H3R3).结果859例病人经6个月的治疗后,除8例失访外,其中治愈771例(89.8%),完成治疗67例(7.8%),失败9例(1.0%).化疗失败病人耐单药和耐二药组与敏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原发敏感和耐一或二种药物的病例采用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是合理有效的.
作者:李国明;周丽平;刘勋;侯双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3年6月8日~13日,孝南区西河镇道店小学发生多例发热出疹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风疹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立先;徐春霞;冷小忠;徐俊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卫生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会计电算化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ve Atypical Pneumonia)由冠状病毒的变异株引起,2003年初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暴发流行,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WHO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它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作者:张玲;宋华妮;庞雅琴;毕勇毅;汪春红;李十月;谭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它的发生和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其原因和相关健康教育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作者:赵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抗生素的问世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应用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几乎与其问世的同时,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作者:方丽;胡艳华;刘东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3年5月27日,云梦县义堂镇平石村小学发生一起小学生群体发热事件,有关领导及专业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了调查处理,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蔡全民;王勇;冷宝华;吕斌;普智敏;袁刚运;陈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现阶段麻风病的发现方式及其发病特点,为今后制定麻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1997~2002年各县(市)上报的麻风疫情登记资料,对其发现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肤科门诊和报病发现的患者比例明显上升,而线索调查和普查发现的患者比例明显下降,皮肤科就诊占发病总数的43.01%,而线索调查占4.84%,普查仅占0.54%.30~34岁年龄组新发病人多,占15.59%;60岁以上的新发患者,占总发病率8.60%.结论湖北省麻风病人发病情况较稳定,但防治工作并不能松懈,建议将皮肤科门诊扩展到乡(镇),在制定麻风防治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中、青年人群.
作者:刘作圣;孙建波;潘华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老年人散发急性肝炎病原学构成及临床特点,为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近年住院治疗的散发急性老年肝炎患者94例,用ELISA、PCR和DOT进行血清学分型并对其临床资料作初步分析.结果甲、乙、丙和戊型肝炎分别占13.83%、3.19%、5.32%和65.95%,混合感染占17.02%.5型肝炎标志物阴性13.83%,其中药物性肝炎5例,占5.3%.老年人急性肝炎的特点为黄疸深,住院时间长,单一感染者均顺利恢复,混合感染16例中3例因肝衰竭而死亡.结论本地区,老年人甲、乙、丙和戊型肝炎均有散发,多为单一感染,少数为混合感染,可能存在新的肝炎致病因子.老年人药物性肝炎应受重视.混合感染可能是老年肝炎患者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尹艳先;林成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