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孟维存;李胜利

关键词:急诊科, 医院感染, 感染的危险因素, 预防和控制, 急危重患者, 现报告如下, 生命安全, 分析研究, 感染后, 威胁, 流动, 环境, 概率, 病种, 本科
摘要:发生在急诊科的医院感染是威胁急危重患者生命安全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急诊科病种多且急危重患者多,造成医院感染的概率大[1], 极易发生医院感染, 且急诊科患者流动快, 造成医院感染后不易发觉, 所以, 积极预防和控制急诊科医院感染有着重要意义.我科多年对本科患者、环境及各种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较好地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眼内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状况调查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内感染,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对眼内组织和视功能都会造成巨大破坏.其主要病原体是细菌[1].眼内炎诊断一旦成立,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作者:王峻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口腔黏膜中常见的疾患,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有剧烈自然发生性灼痛,有发病年龄、性别的限制,以青壮年为多,女性略多于男性,其病因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我们对复发性口腔溃疡20例进行中西医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三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西藏和太原地区男性干燥脱屑型唇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干燥脱屑型唇炎(EC)是发生于唇红部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特发于唇部的疾病中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唇红黏膜的干燥脱屑,重者会有皲裂、出血、结痂等,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了唇部的美观功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

    作者:赵和平;刘勇;郭峰;杨磊;张建英;朱晓瑜;魏谋达;王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分娩镇痛对胎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

    硬膜外麻醉已经成为现代分娩镇痛的主流技术,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产妇有全麻苏醒期躁动(EA)禁忌证.寻求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实属必要.瑞芬太尼由于其超短效和代谢无蓄积的独特性成为分娩镇痛的可能选择.起初瑞芬太尼仅用于个别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此后有关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报道不断发表,但也引发了多方争议,褒贬不一,本研究应用瑞芬太尼产妇自控镇痛,拟观察其对产妇及胎儿的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军;薛涛;杨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体内铁的状态显著影响着细胞代谢功能.近年不少文献报道, 很多种疾病的患者铁代谢都异常.本文旨在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CHF),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SF)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申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9和白细胞介素-8对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预测的意义

    如何预测预防胎膜早破(promature rupture of memberes,PROM)已成为全球性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目前认为胎膜早破与羊膜腔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但并非所有羊膜腔感染的孕妇都有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的孕妇还没有相应的监测指标.本研究拟测定胎膜早破者血清和羊水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细胞介素(IL)-8,旨在评价其在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中的作用.

    作者:籍静茹;杨海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形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超声成像技术,它可任意分别从左、右房侧方向观察房间隔缺损(ASD)的形态、部位、与毗邻结构的关系以及随心脏活动缺损形态的变化,并可对缺损面积进行定量测量.现将应用该技术对30例ASD患者缺损形态进行评价的应用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肖荣香;李天亮;张顺业;畅芳叶;刘达怡;高明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应用解剖与显微外科治疗

    松果体区肿瘤位置深在,与中脑、丘脑、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四叠体等重要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松果体区的手术富有难度和挑战性[1-3].松果体区肿瘤手术的重点是对大脑深静脉系统的保护,因而熟悉松果体区的显微解剖无疑对降低手术病死率和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鹏;漆松涛;方陆雄;邱炳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猪胰岛细胞的聚鸟氨酸微囊体外试验研究

    微囊化技术为异种细胞的移植提供免疫屏障,可有效隔离移植体内的免疫排斥反应[1].微囊化胰岛细胞的移植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制备微囊所用材料不同,对移植后囊中细胞的生理功能影响也不同,目前,经常制备的是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而海藻酸钠-聚鸟氨酸-海藻酸钠(ALA)微囊很少有报道.

    作者:陈丽娜;尚飞;王晓东;耿勇;姜源;雷亚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嗅球提取液脑室内注射对大鼠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嗅球提取液(DFOB)脑室内注射对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AD模型组、人工脑脊液(MCSF)注射组、DFOB注射组,每组8只.运用行为学测试、NADPH-d组织化学、刚果红组织学染色结合积分吸光度测定等技术,观察、比较各组AD模型大鼠注射4周后学习记忆能力、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以及老年斑的变化.结果 DFOB注射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所需训练次数、错误反应次数、潜伏期和全天总反应时间均小于AD模型组、MCSF注射组(P<0.05).DFOB注射组NOS阳性神经元数较AD模型组、MCSF注射组明显增多(P<0.05).DFOB注射组刚果红染色及其吸光度测定与AD模型组、MCSF注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SF注射组与AD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FOB脑室内注射对大鼠AD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姚柏春;邓兆宏;李聪;王金勇;李勇;王配军;李文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苦碟子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苦碟子注射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观察应用苦碟子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作者:冯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短期静脉营养穿刺部位的探讨研究

    新生儿穿刺置管术较为常用的穿刺静脉是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但锁骨下静脉穿刺容易伤及胸膜顶和肺尖,而颈内静脉位置较深,穿刺有一定的危险性[1].颈外静脉管径粗,管壁厚又坚韧,中上段表浅,显露好,易于穿刺,同时颈外静脉距心脏近,血流流速快,不易受高渗液体的刺激,易固定,不易渗漏、滑出,留置时间长[2].为了探讨新生儿静脉营养的顺利输入的方法,我科采用颈外静脉、头皮静脉和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进行输注研究.

    作者:侯兴红;杨静;姬汉书;白锡波;刘向阳;尹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烟熏诱导大鼠肺气肿模型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烟熏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的可靠性.方法 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健康对照组(A)和模型组(B),每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烟熏的方法复制实验性肺气肿模型,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气、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对照组血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单位面积平均肺泡数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平均肺泡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CNA指数对照组为23±5,模型组为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烟熏可以诱发大鼠肺气肿模型.

    作者:李旭;李宝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应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利用,各种高、精、尖手术的发展,在手术室医护人员周围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环境中,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使其危害程降低到低水平,以维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于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age,HICH)是指高血压导致的脑实质内(包括脑室)出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HICH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40%~60%)、病残率高(占生存者的50%~85%)等特点.

    作者:韩斌;赵宪林;高飞;王庭忠;赵文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弱视的防治与健康教育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睛未能接受适宜的视觉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状态,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甚至是立体盲.

    作者:阎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一阶导数-多元线性回归法同时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三组分的含量

    氨咖黄敏胶囊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因伤风引起的鼻塞、头痛、咽喉痛、发热等症,其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氯苯那敏.在各地方药品标准中,只监控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而其他2种成分并未得到监控.

    作者:刘雅静;徐亚杰;孙苓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变化与心肌损伤的关系研究

    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心肌损伤的检出上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心肌标志物,现有关cTnI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1,2],而在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导致创伤性心肌损伤过程中cTnI与心肌酶变化的研究则少有报道.本研究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TnI,观察研究cTnI和心肌酶谱变化,分析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作者:余红岚;吴锡龙;宋静芳;史俊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地龙注射液对哮喘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地龙注射液对哮喘大鼠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大鼠分为实验4周、8周和12周组,每组又分别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地龙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8只动物.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诱喘的方法制成哮喘模型,地龙和地塞米松干预组诱喘前分别给予地龙注射液腹腔注射和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应用Maclab数据系统记录分析大鼠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结果 实验4周组,各组间肺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与其余3组比较,气道阻力明显增高(P<0.01)、每分通气量降低(P<0.01)、呼吸频率增快(P<0.01);实验8周和12周,哮喘组气道阻力明显增加,每分通气量降低,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频率增快(P<0.01或0.05),而地龙组和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比较,气道阻力增高(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每分通气量降低(P<0.01)、肺顺应性下降(P<0.05);地龙组与地塞米松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龙注射液可缓解哮喘大鼠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

    作者:吴世满;张彩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区及前C区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 C 基因启动子(BCP) 双突变及前C区nt1896位点突变与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及e抗原(HBeAg )表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前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 130例经证实为HBV DNA 阳性的急慢性肝炎患者中共有75例BCP区nt1762、nt1764双突变, HBeAg阳性组BCP突变者32例(58 2%),而HBeAg 阴性组43例(57.3%).检出前C区nt1896突变者20例,其中慢性肝炎10例(12.8%)、重型肝炎2例(25.0%)、肝硬化8例(22.2%);nt1896突变者在HBeAg阳性组3例(5.5%),HBeAg阴性组17例(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1896突变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HBV DNA水平较无突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CP 双突变及前C nt1896均与肝炎的慢性化、重型化及肝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前者对HBeAg的表达及HBV-DNA水平并无明显影响;后者影响HBeAg的表达,并且增强病毒复制水平.

    作者:宋红波;武俊香;贾因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