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凤
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共分娩4 574例,其中头位分娩4 382例,发生脐带脱垂36例.其中隐性脐带脱垂32例,占脐带脱垂88.9%,头位脐带隐性脱垂30例,占分娩总数0.65%,占头位分娩0.68%.
作者:费国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肝癌发生肺部转移虽已属病程晚期,但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及化疗的进展,以及介入性放射学治疗方法的应用,许多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而对肝癌患者的肺部情况进行及时和精确的诊断,就可对临床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作者:吴建国;杨继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其耐药性的变化,特别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的产生,使之更引起重视.专科医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对上海市胸科医院2001年12月1日~2002年7月31日临床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杆菌进行分析,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陈宇平;李志夫;姜丽岩;于方治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1].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30~50岁的女性中,约30%患有子宫肌瘤.过去对超过妊娠12周大小的子宫肌瘤患者多选用子宫切除术或肌瘤剔除术,但外科手术有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且恢复较慢.我院自1999年9月~2000年12月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与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琴;郭红;张晔;鄂有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由于小儿阑尾炎在发病体征和诊断上都有其特殊性,故早期诊断很困难.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值得我们儿科医师在实践中进行认真探讨.本文就小儿急性阑尾炎25例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濮宁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子宫颈糜烂治疗方法很多,效果不一.作者采用三氯醋酸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付金娣;张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鼻咽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放射治疗为主,且多数学者认为面颈联合野放疗后再小野照射有望提高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作者:戴春华;束凯俊;严怀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取自我科1995~2000年间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26例分析、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卢伟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阴式子宫切除术(TVH)是一传统性手术,以往仅用于生殖道脱垂患者.近几年来,由于妇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妇科医生正大量开展TVH,以治疗无生殖道脱垂而又有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1].作者自2000年8月~2001年8月,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12例,分析如下.
作者:蒋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探讨肝脏疾病时,各种生化指标的改变,我们对急性黄疸性肝炎(AI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肝硬化(LC)及肝癌(HCC)患者进行了血清总胆汁酸(TBA)、5'-核甘酸酶(5'-NU)、胆碱酯酶(CHE)、r-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基转移酶(AST)的检测,并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为生育年龄和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缓解症状为主的刮宫和药物疗法,无效时常需切除子宫.我科自今年以来已有15例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由于其损伤小,恢复快,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美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是冠心病中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作者:吕祥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医学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我国护士队伍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在职护士的学历层次以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护理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吴庆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眼电生理检查作为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方法,用于眼外伤后视功能的检查,已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1996年6月~2000年6月具有异常视电生理表现的100例单眼外伤,作一分析.
作者:陆炯;陶建军;金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腰腿痛的病因之一[1].症状重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大多数需要手术减压.治疗效果取决于手术减压彻底与否.
作者:戴春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63年美国Starzl实施第1例临床肝移植以来,现每年平均以8 000例次的速度递增,迄今已达8万余例.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结合我院近成功实施的1例临床肝移植经验,就如何提高术后围手术期的生存率进行分析回顾.
作者:徐三荣;程国祚;王学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脊柱骨折为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均以普通x线片作为诊断依据.近几年来采用CT作为常规扫描,对每个椎体的骨折程度、类型、邻近组织及脊髓损伤情况[1],对特重危的高位截瘫病人,可以直观迅速了解伤情和判断预后,给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我院收集近5年100例脊柱骨折病人,经过CT检查以清晰的图像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杏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6月以来,对儿童消化道幽门螺杆菌感染(Hp)阳性采用克拉霉素、铋剂、替硝唑三联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成凤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因急性胆管梗阻继发严重的胆管感染,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类型,亦是肝胆外科疾病的诊治难题.
作者:陆川晓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