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玉祥;杨旻宇;倪海锋;陈平圣
目的:探索更适合宫腔形态正常的肌壁间肌瘤患者的辅助生育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 IVF/ICSI)助孕的肌壁间肌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史、肌瘤大小及数目分为肌瘤术后组、肌瘤直径<2 cm组、肌瘤直径≥2 cm组及多发性肌瘤组4组,再按降调节药物分为长效亚组(A亚组)及短效亚组(B亚组),对促排卵过程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肌瘤直径<2 cm组及多发性肌瘤组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A亚组均显著高于B亚组. A亚组着床率有大于B亚组趋势,但仅在肌瘤直径<2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的长效亚组相比,多发性肌瘤A亚组和肌瘤≥2 cm A亚组胚胎着床率低于肌瘤术后A亚组及肌瘤<2 cm A亚组,但仅在多发性肌瘤A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大的或多发性肌壁间肌瘤可能对生育功能仍有不利影响,这些患者若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是直接进行辅助生育治疗,则可优先考虑长效长方案.
作者:宋天然;孙海翔;王玢;陆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激活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减轻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入住我院心内科拟行择期PCI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于PCI术前3 d开始每日口服尼可地尔5 mg 3次,于PCI术前及术后24、48 h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NLRP3、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变化.结果:两组PCI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I术后24、48 h的NLRP3、IL-1β、hs-CRP、hs-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 .结论: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可以减少PCI相关NLRP3炎症小体的释放,减轻PCI术后心肌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心肌.
作者:李娟;莫凡睿;颜玉鸾;楚罗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Ⅰ(T-Ⅰ)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ham+T-Ⅰ组、缺血再灌注( IR)组、IR+T-Ⅰ组4组,术前每组腹腔注射等量T-Ⅰ或玉米油2周,左肾蒂夹闭50 min诱导RIRI,收集术后48 h血清及肾脏标本,比较各组之间的血清肌酐(Cr)水平、尿素氮( BUN)水平、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肾脏组织凋亡比例及肾脏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 (2)体外实验:用过氧化氢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将HK-2分为对照(C)组、T-Ⅰ组、H2O2组、H2O2+T-Ⅰ组4组;用T-Ⅰ或其溶剂处理24 h,然后用过氧化氢处理2 h,比较各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1)体内实验:与IR组相比,IR+T-Ⅰ组血清Cr、BUN水平显著降低,肾组织内SOD活力升高而MDA含量显著下降,肾脏组织凋亡比例显著降低,且IR+T-Ⅰ组肾脏组织学病理评分较IR组显著降低;(2)体外实验:经过T-Ⅰ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处理后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强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结论:T-Ⅰ通过抗氧化活性在RIRI中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高文强;邱雪峰;李凯;陈蔚;赵晓智;李笑弓;郭宏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CT GSI)定量评估胃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50例胃镜确诊胃癌的患者于术前行CT GSI增强扫描;对比低分化组和非低分化组间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 NIC) 、能谱曲线斜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分化组动脉期碘浓度、NIC以及40~70、40~140、70~140 keV各能量区间能谱曲线斜率均高于非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IC、40~70 keV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具有更高的鉴别低分化与非低分化胃癌的诊断效能,当NIC>0.16时,诊断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6.5%;当40~70 keV能量区间能谱曲线斜率>2.87 时,诊断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0.6%.结论:CT GSI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NIC有助于术前评估胃癌的分化程度.
作者:董杰;刘松;潘梁;梁静;窦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OSR)和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2例RAAA患者(其中EVAR组13例、OSR组19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内漏发生率、术后死亡率、高腹压发生率、二次有创干预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输液量、住院时间、术后30 d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二次干预率等方面,EVAR组明显低于OSR组( P<0.05).但EVAR组高腹压及内漏发生率较高.结论:EVAR救治RAAA的临床疗效比OSR更具有优势.
作者:安乾;王兵;崔文军;司江涛;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帕多瓦、维也纳、WHO分类标准被制定用来统一胃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目前认为上皮内瘤变具有进展为癌的风险,分级越高癌变风险越大.近来的新型诊断方法如放大内镜联合图像增强内镜技术被期待能 改善胃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目前指南建议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当白光内镜下存在病变较大、表面凹陷、表面发红、表面结节、溃疡、糜烂等危险因素和(或)放大内镜联合IEE技术内镜下发现阳性病变,如不规则的表面微血管、不规则的表面微结构伴有境界清楚的边界,则建议行内镜下治疗.
作者:葛敏;施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检者中收缩压(SBP)异常与肾功能下降不同分期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病( CKD)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178617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以适合中国人的肾脏病饮食改良(cMDRD)简化公式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根据eGFR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肾功能不同阶段与SBP异常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中SBP异常是肾功能下降各阶段的危险因素( P<0.05,OR>1.00);多因素分析中SBP异常在eGFR<60 ml· min -1· 1.73 m-2阶段是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OR>1.00),在80 ml· min -1· 1.73 m-2≤eGFR<90 ml· min-1· 1.73 m-2时与肾功能下降存在关联但未表现出对肾脏的危险作用(P<0.05,OR<1.00) ,而在60 ml· min -1· 1.73 m-2≤eGFR<80 ml· min-1· 1.73 m-2时不是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随着肾功能损伤阶段的前移,SBP异常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多地被肾脏代偿作用减轻或抵消.
作者:王国威;贡佳慧;卓琳;叶静陶;刘丁阳;汪秀英;卓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从皮肤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两个核心出发,就不同解剖部位皮肤黑色素瘤的扩大切除与创面修复、区域淋巴结外科治疗的研究现状和争议观点,以及临床上被广泛接受的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文博;谭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关键基因HBx对肝细胞癌相关抑癌基因RASSF1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方式,以期理解HBx参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qPCR法检测肝细胞癌细胞系中RASSF1A的表达水平差异,并评估RASSF1A表达水平与HBx表达的相关性;应用HBx转染的肝细胞系、肝癌细胞系和DNMT1敲低的肝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以qPCR、BGS等方法分析HBx对RASSF1A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方式.结果:与肝细胞系相比,抑癌基因 RASSF1A 在肝细胞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趋势,且RASSF1A的表达水平与HBx表达呈反相关关系.转染HBx基因后,肝癌细胞系中RASSF1A的表达水平下降.应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处理肝癌细胞后RASSF1A的表达水平升高,siRNA抑制主要DNA甲基转移酶 DNMT1 后 RASSF1A 表达水平亦得到回复. BGS 方法分析显示抑制 DNMT1 的表达影响了RASSF1A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结论:肝癌细胞中HBx能够抑制RASSF1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改变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调控其表达而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
作者:宋蕴薇;仇雪梅;陆森;樊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载脂蛋白A-Ⅰ型淀粉样变性是罕见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和误诊.随着对载脂蛋白A-Ⅰ型淀粉样变性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分子免疫学的发展,该病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作者就载脂蛋白A-Ⅰ型淀粉样变性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作者:鲁春蕾;左科;王金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载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1(STEAP-1)抗体的靶向超声微泡,检测其结合率、稳定性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1)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2)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将STEAP-1抗体与普通声诺维微泡结合,显微镜下观察靶向微泡荧光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结合率与稳定性;(3)检测所制备的靶向微泡体外结合能力.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两种前列腺癌细胞表面均发出绿色荧光,即呈阳性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LNCaP细胞中STEAP-1呈相对高水平表达.(2)载STEAP-1抗体靶向微泡涂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泡表面呈现环状绿色荧光,普通对照组镜下视野丢失;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所制备的靶向微泡大小均一,结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振荡后结合率略小于振荡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靶向微泡与前列腺癌细胞孵育反应后出现微泡向细胞区域聚集的现象;靶向微泡于细胞周边呈花环状黏附,LNCaP细胞的黏附率高于PC3细胞(P<0.05);两种细胞的前、后黏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TEAP-1蛋白在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中均呈阳性表达,且前列腺癌分化早期代表细胞株LNCaP 细胞呈相对高水平表达;(2)载STEAP-1抗体的靶向微泡可经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STEAP-1 抗体与普通微泡的结合率高且稳定性好;(3)载STEAP-1抗体靶向微泡体外寻靶可与人前列腺癌细胞牢固结合,且LNCaP细胞较PC3细胞结合率高.
作者:刘莹;江峰;袁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麻醉对行剖宫产术高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拟行剖宫产术的90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45例,分别给予低、高剂量组产妇0.5%盐酸罗哌卡因2.0、2.5 ml腰硬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前后的镇痛效果、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产妇VAS评分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阻滞效果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后20 min,低剂量组产妇血氧饱和度与平均动脉压无改变(P>0.05),心率升高(P<0.05),高剂量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均下降(P>0.05),心率升高(P<0.05),两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低于高剂量组的22.2%(P<0.05).结论:对需行剖宫产术的高龄产妇采用低剂量罗哌卡因腰硬麻醉,虽然镇痛效果弱于高剂量,但产妇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并且麻醉效果较高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婷;任静;刘淑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及胃泌素-17( G-17)水平,并计算PGR(PGⅠ/PGⅡ)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使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HpSA的阳性率.结果: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较对照组的PGⅠ水平和PGR值下降,G-17水平上升,HpSA阳性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GⅠ、PGR及G-17具有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价值.联合PGⅠ、PGR、G-17和HpSA检测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评估效果佳.结论:联合检测PG、G-17和HpSA可有效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
作者:蔡惠美;林晖;欧希龙;黄玉钿;方跃华;孙娟;曹文瑜;傅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平均血小板体积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指标,作为血细胞计数的组成部分,其数值的变化可反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许多研究发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作者针对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发病、严重程度、预后、介入治疗术后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潘扬;丁建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作者从筛查覆盖率、经济效益、意识形态及筛查障碍等方面综述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的现状,从而分析出: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障碍的普遍存在使得降低宫颈癌死亡率面临极大的挑战.人类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结合巴氏涂片更加有效、可靠,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健康信念模式(HBM)可作为理想的理论指导.未来,宫颈癌疫苗免疫和宫颈癌筛查方案的组合可产生巨大的益处.
作者:周黎;周怀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手术是目前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因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少,不易触及,给手术者及病理科医生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定位,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病灶.作者对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定位方法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艺洪;薛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音乐强迫性障碍是强迫性障碍的亚型之一,临床上较罕见.作者报道1例,结合文献,总结音乐强迫性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管理方案,旨在提醒精神科医生加强对音乐强迫性障碍的识别,以免误诊而作出不合理的治疗.
作者:吴振国;路月英;王金成;赵冉然;王育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视觉标尺( VAS)法、时间权衡( TTO)法、标准赌博( SG)法用于欧洲生命质量量表( EQ-5D)测评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600名医学生作为样本,采用中国大陆EQ-5D官方中文版量表进行生命质量测评,应用广义小二乘(GLS)回归法和加权小二乘(WLS)回归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在医学大学生中,使用固定界限值对正交设计状态评分得到相对一致的结果,模型评分曲线形态相似、几乎重叠,模型回归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模型中生命质量影响大的因素一致,主要为重度的焦虑/沮丧和疼痛/不舒服.结论:在特殊控制的条件下,VAS法、TTO法、SG法可以得出相对一致的结果,在个别健康状态下,SG法评分高于VAS法、TTO法评分低于VAS法;但本研究对象为医学生,可用作青年人群生命质量评分的参考,在全人群中推广应用应慎重.
作者:叶静陶;卓琳;王国威;贡佳慧;刘丁阳;朱杰;徐玲;卓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神经干细胞( N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NSCs移植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然后分别立体定位注射PBS和NSCs,在1、3、14、28d对各组动物进行m-NSS评分和取脑脊液行ELISA检测.结果:(1)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神经功能都有恢复,而实验组更显著,m-N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组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在1、3、14d都低于对照组,相对应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10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SCs移植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
作者:李炳乾;张桂龙;余勇波;陈陆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在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Miles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和相关指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8例行Miles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58例患者分为吻合器造瘘组40例、传统法造瘘组18例,腹膜外造瘘组32例、腹膜内造瘘组26例,对比分析造瘘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与传统法造瘘组比较,吻合器造瘘组患者的造瘘口旁感染发生率低(P <0.05),对造瘘口满意度高(P<0.05);与腹膜内造瘘组比较,腹膜外造瘘组患者的造瘘肠管旁腹内疝发生率低(P<0.05),规律排便出现时间更短(P<0.05),规律排便后每天排便次数少(P<0.05),造瘘口旁疝、造瘘口脱出/回缩、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法造瘘和腹膜内造瘘,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可减少术后造瘘口并发症,更适用于直肠癌Miles术患者.
作者:任磊;姚晖;刘春凤;徐林霞;周业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