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玉祥;杨旻宇;倪海锋;陈平圣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作者从筛查覆盖率、经济效益、意识形态及筛查障碍等方面综述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的现状,从而分析出: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障碍的普遍存在使得降低宫颈癌死亡率面临极大的挑战.人类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结合巴氏涂片更加有效、可靠,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健康信念模式(HBM)可作为理想的理论指导.未来,宫颈癌疫苗免疫和宫颈癌筛查方案的组合可产生巨大的益处.
作者:周黎;周怀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CT GSI)定量评估胃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50例胃镜确诊胃癌的患者于术前行CT GSI增强扫描;对比低分化组和非低分化组间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 NIC) 、能谱曲线斜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分化组动脉期碘浓度、NIC以及40~70、40~140、70~140 keV各能量区间能谱曲线斜率均高于非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IC、40~70 keV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具有更高的鉴别低分化与非低分化胃癌的诊断效能,当NIC>0.16时,诊断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6.5%;当40~70 keV能量区间能谱曲线斜率>2.87 时,诊断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0.6%.结论:CT GSI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NIC有助于术前评估胃癌的分化程度.
作者:董杰;刘松;潘梁;梁静;窦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视觉标尺( VAS)法、时间权衡( TTO)法、标准赌博( SG)法用于欧洲生命质量量表( EQ-5D)测评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600名医学生作为样本,采用中国大陆EQ-5D官方中文版量表进行生命质量测评,应用广义小二乘(GLS)回归法和加权小二乘(WLS)回归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在医学大学生中,使用固定界限值对正交设计状态评分得到相对一致的结果,模型评分曲线形态相似、几乎重叠,模型回归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模型中生命质量影响大的因素一致,主要为重度的焦虑/沮丧和疼痛/不舒服.结论:在特殊控制的条件下,VAS法、TTO法、SG法可以得出相对一致的结果,在个别健康状态下,SG法评分高于VAS法、TTO法评分低于VAS法;但本研究对象为医学生,可用作青年人群生命质量评分的参考,在全人群中推广应用应慎重.
作者:叶静陶;卓琳;王国威;贡佳慧;刘丁阳;朱杰;徐玲;卓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激活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减轻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入住我院心内科拟行择期PCI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于PCI术前3 d开始每日口服尼可地尔5 mg 3次,于PCI术前及术后24、48 h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NLRP3、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变化.结果:两组PCI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I术后24、48 h的NLRP3、IL-1β、hs-CRP、hs-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 .结论: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可以减少PCI相关NLRP3炎症小体的释放,减轻PCI术后心肌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心肌.
作者:李娟;莫凡睿;颜玉鸾;楚罗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江苏地区5 028例肾活检标本病理类型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病研究所行病理诊断的5 028例肾活检标本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 028例肾穿病例中,合并甲状腺疾病者89例,女性占76.41%;甲状腺机能减退在伴发的3种甲状腺疾病中占64%;89例甲状腺疾病与12种肾脏疾病伴发,其中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肾损伤、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性肾损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率较其他肾脏病为高;甲状腺疾病伴发率在全部肾穿刺标本中或膜性肾病中均有逐年升高趋势.结论:肾穿刺病例中,合并甲状腺疾病以女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多见;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常伴发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伴发甲状腺疾病逐年增多,应予重视.
作者:弓玉祥;杨旻宇;倪海锋;陈平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组由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为主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的研究和发现越来越多,作者就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佳敏;郭怡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平均血小板体积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指标,作为血细胞计数的组成部分,其数值的变化可反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许多研究发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作者针对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发病、严重程度、预后、介入治疗术后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潘扬;丁建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全身麻醉药(全麻药)是否会对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一直是临床麻醉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药物安全通告引起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广泛关注与迅速回应,他们的回应参考了小儿麻醉神经发育测试、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照试验等研究,这些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且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就全麻药对小儿神经发育影响的新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姚雪芹;蒙臣;钟政;王思露;王贤裕;李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妇科常见疾病.研究表明,以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为代表的表观遗传异常与EMs密切相关.现对miRNA、lncRNA与EMs发生发展、相关性不孕及恶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冒晨昱;蔡云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AMH)水平变化,探讨AMH水平检测用于评价移位卵巢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分析年龄对AMH水平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不同术后治疗方式对AMH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术前及术后的4次检测中,血清AMH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较FSH水平及Kupperman评分结果更早出现异常,其中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术后12个月,除26~30岁组患者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其他3组较术前均显著降低.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术后放化疗者术后AMH水平下降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放化疗均会影响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血清AMH水平是评价此类患者卵巢功能的敏感可靠指标.
作者:葛莉莉;叶春萍;余宁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呼吸危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初次血糖及24 h内血糖变异度与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我院综合ICU收治的85例呼吸危重症患者,记录入ICU后24 h内的血糖水平.根据入ICU初次血糖水平分为A组(血糖水平≤6.9 mmol· L-1)、B组(血糖水平7.0~10.0 mmol· L-1)、 C 组(血糖水平 >10.0 mmol· L-1) 3 组,比较3 组平均血糖( GLUave )、血糖标准差(GLUsd)及血糖变异系数(GLUcv),检测降钙素原( PCT) 、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进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入ICU初次血糖与以上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C组24 h GLUave、GLUsd、GLUcv、PCT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均P<0.05),A组与B组间GLUave、GLUsd 、GLUcv、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组间APACHEⅡ评分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ROC曲线下面积(AUC)APACHEⅡ评分为0.803,PCT为0.756,hs-CRP为0.711,GLUcv为0.660,GLUsd为0.565,GLUave为0.570.结论:在进入ICU的首个24 h内,呼吸危重症患者的血糖变异度、炎症指标与入ICU初次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入ICU初次血糖水平高于10 mmol· L-1的患者血糖变异度大,炎症反应重;在各项指标中,APACHEⅡ对呼吸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炎症指标PCT、hs-CRP的预测价值高于血糖变异指标GLUcv、GLUsd、GLUave.
作者:王婴云;陶珍;彭海菁;周承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胃癌耐药细胞锌指蛋白139(ZNF139)、多耐药基因1(MDR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GST-π) 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细胞SGC7901 以及胃癌耐阿霉素细胞SGC7901/ADR,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种细胞 ZNF139、MDR1、GST-π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检测2.0 mg· ml-1TET 处理前后SGC7901/ADR 细胞ZNF139、MDR1、GST-π 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P<0.05);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P<0.05);TET处理后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处理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TET能下调胃癌耐药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在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改良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 TLIF)结合个性减压术与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手术治疗的93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资料,分为改良TLIF组47例和PLIF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 、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植骨融合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P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点腰腿痛VAS、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3、6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ILF组术后1个月时腰痛VAS高于改良TLIF组( P<0.05);两组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改良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显著低于PILF组的23.91%(P<0.05).改良TLIF组出现3例神经根损伤、1例脑脊液漏,PLIF组出现4例神经根损伤、2例脑脊液漏、1例硬脊膜撕裂、1例急性尿潴留、3例腰背肌乏力.结论:改良TLIF并个性化有限减压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与PLIF相当,但对组织结构破坏少、内环境干扰小,手术并发症少,符合精准减压与微创理念.
作者:汪小军;秦入结;任春朋;孙鹏浩;李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GSK126对膀胱癌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膀胱癌细胞活性实验以及小鼠膀胱癌模型验证GSK126对膀胱癌细胞活性及小鼠膀胱癌肿瘤组织生长的影响,通过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标记蛋白表达量来验证GSK126 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活性实验证实GSK126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活性和小鼠膀胱癌组织的生长.病理检查显示GSK126降低了小鼠膀胱癌组织的侵袭能力.体外实验显示,GSK126升高CDH1、UPK3KA的表达量,降低CDH2、ZEB1的表达量.结论:EZH2抑制剂GSK126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活性,降低膀胱癌细胞浸润和侵袭能力.
作者:王奕铎;凌志新;陈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孕酮水平与习惯性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或住院者中至少有2次连续自然流产史的非孕期妇女123例作为习惯性流产组,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123 例(为正常妊娠组)和非妊娠育龄妇女123 例(为正常育龄组)作为参考组,对各组EMAb、Hcy、叶酸、孕酮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习惯性流产组的血清Hcy平均值明显高于参考组,叶酸平均值及孕酮值明显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正常妊娠组Hcy值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459,P=0.012);习惯性流产组Hcy值与叶酸水平呈正相关(r=-0388, P=0.023). (3)习惯性流产组的EMAb阳性率高于两参考组(P<0.05). (4)与<30岁相比,≥30岁习惯性流产患者的Hcy值明显增高,孕酮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孕妇EMAb、Hcy、孕酮、叶酸水平与早期先兆流产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董延华;韩宁;许雅娟;李蕾;王鲁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神经干细胞( N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NSCs移植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然后分别立体定位注射PBS和NSCs,在1、3、14、28d对各组动物进行m-NSS评分和取脑脊液行ELISA检测.结果:(1)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神经功能都有恢复,而实验组更显著,m-N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组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在1、3、14d都低于对照组,相对应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10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SCs移植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
作者:李炳乾;张桂龙;余勇波;陈陆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L)-33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细胞骨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癌细胞中β-链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癌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水平,附壁试验和细胞聚集试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以及肝癌细胞的聚集能力,细胞迁移划痕实验和穿透小室法测定IL-33对肝癌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免疫荧光法检测IL-33对肝癌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在IL-33的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β-链蛋白、MMP-2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降( P<0.05) ,并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经IL-33作用后肝癌细胞间黏附分子-1、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的表达率显著增加,且CD44表达显著下降(P<0.05);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及肝癌细胞聚集程度均降低(P<0.05);实验组肝癌细胞的微丝数量和细胞骨架的面积显著降低,且与剂量相关( P<0.05) .结论:IL-33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且有降低细胞骨架微丝数量和面积的作用.
作者:李凡;夏兵祥;徐健;张业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及胃泌素-17( G-17)水平,并计算PGR(PGⅠ/PGⅡ)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使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HpSA的阳性率.结果: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较对照组的PGⅠ水平和PGR值下降,G-17水平上升,HpSA阳性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GⅠ、PGR及G-17具有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价值.联合PGⅠ、PGR、G-17和HpSA检测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评估效果佳.结论:联合检测PG、G-17和HpSA可有效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
作者:蔡惠美;林晖;欧希龙;黄玉钿;方跃华;孙娟;曹文瑜;傅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两种粗大运动评估量表在脑性瘫痪儿童评估中的相关性和差异.方法: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和Peabody-2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2)两种评估量表分别对65例3~59月龄的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在入院时和综合康复治疗一疗程后进行评估.对综合康复治疗前后两种量表原始分及两者分值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综合康复治疗前后两种量表评估原始分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r=0.976、r=0.975,P<0.001);治疗后分值差异也呈现显著相关性( r=0.805,P<0.01) ,而GMFM-88分值变化高于PDMS-2( P<0.05).结论:GMFM-88及PDMS-2在康复评估中呈高度相关性,均能精确地反映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交换使用被认为是可靠的.但在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评估中GMFM-88分值改变较大,提示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孙垚;朱欢;朱敏;张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OSR)和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2例RAAA患者(其中EVAR组13例、OSR组19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内漏发生率、术后死亡率、高腹压发生率、二次有创干预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输液量、住院时间、术后30 d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二次干预率等方面,EVAR组明显低于OSR组( P<0.05).但EVAR组高腹压及内漏发生率较高.结论:EVAR救治RAAA的临床疗效比OSR更具有优势.
作者:安乾;王兵;崔文军;司江涛;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