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25mg/d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12.5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子宫肌瘤大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月后子宫肌瘤均明显较治疗前缩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疹、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米非司酮12.5mg/d的治疗剂量对子宫肌瘤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应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下碎石与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6年10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7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单独组(n=37).单独组实施常规经皮肾镜碎石术,联合组采用经皮肾镜下碎石与输尿管软镜结合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的结石残留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为2.7%,单独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0.81%,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下碎石与输尿管软镜结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提升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彭吉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时使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收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尼莫地平,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尼莫地平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并显著降低脑血管痉挛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死亡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密;张明;郑永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加以分析.方法:于本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接收的高血压病人392例作为观察对象,任选其中196例观察组,在治疗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而剩余196例为对照组,遵照常规模式施护.对护理效果间的差异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病症知识的掌握率以及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可起到帮助患者对病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后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1月~2016年7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后的心理、生理因素得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生理因素得分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生理等方面不良状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推广.
作者:潘小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急性左心衰是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室负荷加重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病急,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2],如不及时救治,不但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严重时可危急生命.硝普纳通过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静脉,以减少回心血量,从而改善心功能,因此时治疗心衰的必备药品,我科自2016年10月-2017年2月采用输液泵泵入硝普纳治疗心衰98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喻莲;刘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门诊导诊护士在门诊日常接诊病人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对病人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病人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她像一面镜子,照亮服务窗口,吸引更多的病人来医院就诊,也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与整体素质.
作者:米兰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腹部影像诊断中采用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CT胰腺灌注检查,对比各项CT灌注参数的测量结果.结果:对比两组各项CT灌注参数的测量结果,研究组的血流量、血流容积、patlak血流容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渗透性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在腹部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毛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龙州县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36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的36名受检者为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早晨空腹取血,进行血液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RDW、RBC、Hb、RBC/MVC、MCV分别为(22.14±1.36)%、(5.86±0.86)×109/L、(85.36±9.98)g/L、(3.45±1.24)、(74.24±6.56)fl相比于对照组的(14.13±1.45)%、(3.54±0.65)×109/L、(123.86±12.54)g/L、(5.21±1.65)、(91.36±9.54)fl,观察组RDW、RBC明显更高,Hb、RBC/MVC、MCV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鉴别和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欧少波;李兴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胆囊结石的比率逐年增加.讨论胆囊结石外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病人有无血压下降、脉细速、面色苍白等休克征象,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并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作者:刘翠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雾化吸入疗法的健康教育经验.方法:对58例高热惊厥患儿及家属进行语言教育、文字图片教育,示范操作教育.结果:对58例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6个月进行了电话随访,有2例患儿惊厥再次发生,但能使惊厥得到及时控制.结论:做好健康教育,降低了病残率,对预防高热惊厥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PICC置管是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时的常用工具,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置入,导管的尖端直达上腔静脉的下1/3处,靠近上腔静脉以及右心房入口,从而避免了反复穿刺和长期应用高浓度化疗药物造成的外周静脉损,且操作快速、简便,不会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造成限制.但是PICC置管为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多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现总结了我科2015年9月~2016年12月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的手术经验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尺桡骨骨折患者,将7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6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尺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尺桡骨骨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少(P<0.05).结论:尺桡骨骨折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效果优越,有利于患者的骨折愈合.
作者:闫昌海;孙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28病区住院患者400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穿刺部位、静脉选择、型号选择、封管、冲管、消毒、更换静脉留置针、健康宣教方面使用新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堵管、药物渗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新的护理方法可减少静脉炎、堵管及药物渗出的发生.
作者:陶海华;沈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林氏头皮针联合言语训练、特殊教育治疗自闭症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自闭症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言语训练、特殊教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林氏头皮针治疗,对两组患儿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测试和ABC评估情况、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esel测试和ABC评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esel测试和ABC评估改善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好,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认知功能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头皮针联合言语训练、特殊教育治疗自闭症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价值极高,改善了患儿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治愈率和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小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减少患者采血等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全自动智能采血管理系统.结果:门诊采血智能叫号,取代了人工排队,同时取代了人工选管,手工贴标签的采血模式,使采血工作变得高效,自动,准确,可靠.
作者:吴连珍;李宁;才军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探讨医护一体化措施应用于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PHQ-9评分与GAD-7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PHQ-9评分与GAD-7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97.3%)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颅内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孙树燕;徐生洋;梁廷荣;罗娟;付敏;胡钰镔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总结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经科学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分别有1例患者膀胱痉挛和TURP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在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时,给予科学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让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利,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戴新燕;张新梅;吴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急诊低血糖昏迷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低血糖昏迷患者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这些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并整理相应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几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原因主要包括空腹运动量过大、降糖药剂量错误、私自购药未监测血糖、服药后进食少或未进食;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主要包括甲亢、妊娠、肝脏病变、酒精中毒、节食或进食过少.结论:急诊低血糖昏迷的原因较多,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昏迷原因不同,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从而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急诊低血糖昏迷.
作者:李晓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索降阶梯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降阶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感染率.结果:观察组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阶梯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