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王丽

关键词:妇产科, 责任制护理模式, 新生儿窒息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窒息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实现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将2016年出生的100妇作为观察组,2015年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率为1.74%,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此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流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的药物流通行业已经迈入了健步发展的阶段,发展也呈现着上涨的趋势.但发展带来的是双面性的问题,发展的背后也带了诸多的问题,例如流通技术、思想观念、政体等等.应对此等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出台相应的文件规范,辅助企业良好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流通的重视以及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促进医药流通行业的整体优化发展和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加强我国对药品流通的监管力度,发挥市场的重要作用,加强市场的主观调节能力.

    作者:朱小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技能实验室在本科实习医生内科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技能实验室在本科实习医生内科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级实习医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和常规教学组,每组各50人,分别进行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教学组高于常规教学组(P<0.01),理论考核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应用临床技能实验室强化培训实习医生临床技能的教学方法评价高,认为有必要应用此种教学方法.结论:利用我院的临床技能实验室的模拟教学设备,对实习医生的内科临床技能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水平,获得实习医生好评.

    作者:杨红霞;聂进;杨春丽;张建勇;赵建军;郑飞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综合治疗肩周炎的几点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手三里、足三里,行针3分钟后推拿治疗,再取局部常用穴和经验穴留针,起针后以痛点为中心中药外敷,以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肩周炎28例.结果:参照疗效评定标准本组28例中,全部有效,其中治愈18例,显效10例,治愈率为64.3%,有效率为100%.结论:综合治疗肩周炎确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藏楞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疼痛护理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早期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收治的癌症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存在疼痛,对患者实施早期的疼痛护理,并观察疗效.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癌痛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显著的缓解,癌痛患者疼痛评分显著比干预前降低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癌痛患者实施早期的疼痛护理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并分析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放疗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康复干预应用乳腺癌放疗患者,提高患者有效生存质量,改善其不良心理以及生理因素.但干预结束后的延续效应不明确.

    作者:王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改善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便秘的卧床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着5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灌肠法进行对患者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患者治疗,并将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的症状,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杨金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常规检测中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集到的血液样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血液自动分析仪检测显示正常的105份血液样本为对照组,自动分析仪检测显示异常的130份血液样本为观察组,两组样本均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及细胞形态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35份血液样本正常,假阳性率为26.9%(35/130),对照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8份血液样本异常,假阴性率为7.6%(8/105),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12份血液样本异常,异常率为11.4%(12/105).对照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缺陷和不足作重要补充.

    作者:裴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情况及防护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工作的240名医务人员为对照组,未实施防护对策,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工作的240名医务人员为观察组,实施防护对策,给予两组实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对比两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分别为1.67%和7.92%,观察组明显更低.结论:通过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异物人员的安全性.

    作者:蔡艳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分析及路径研究

    作为外科护理人员,一方面需要对外科护理的高风险性做到准确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将护理风险因素控制到低可能,从而防止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外科护理管理要从护理人员素质、院内环境、护理技术操作和护患沟通等方面着手,排除安全隐患,降低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晋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观察

    15%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足部溃疡,伤口常期难以愈合,其病理基础是伤口局部缺氧并伴有不同程度感染.而高压氧治疗则是病人在高气压环境下吸入纯氧,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及氧在组织中的弥散距离,可增加伤口微循环的氧含量,促进组织愈合.此病人男性,64岁,糖尿病史15年,血糖控制不理想.左脚大拇指有一直径4X6mm的溃疡面,边界呈黑紫色.已用消炎药物治疗并加外科换药4周,未见好转,于是转我科做高压氧治疗.向病人介绍高压氧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做好入舱前的准备工作.为防耳压伤,教会病人做好调压动作,即捏鼻鼓气法:紧闭双唇同时捏鼻用力向外呼气,以增加呼吸道内压,驱使气体进入鼓室并平衡耳鼓膜内外压力.

    作者:高爱华;张爱芹;邢荣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在眼科手术器械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于眼科手术器械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眼科手术室内的160套手术器械,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80套,采用传统器械清洗程序;研究组共80套,采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观察2组器械的清洗情况与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清洗、功能质量合格率与参考组相比均显著更高,器械报损率、眼部感染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眼科手术器械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具有良好的价值,可有效提高清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刘歆;李长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随机选择家庭病床患者40例,纳入研究组,实施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同期选择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40例,纳入常规组,予以常规服务管理模式,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更高于常规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MI(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等明显优于常规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服务模式,有助于防治高血压,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邓焕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和生物制药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在我国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丰富中药和生物制药分离技术手段的同时,简化了制药分离操作流程,提高了制药分离效率.目前,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已经发展出微滤、纳滤和超滤等多种技术形式,并在抗生素提炼、多肽和氨基酸分离等多种分离操作中,有着系统的应用.笔者即从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分离操作入手,就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李雪冬;唐志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本文主要是对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的方法是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3年到2014年接受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并是选取87名老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我院患者在院内感染的情况以及分析引起患者在院内感染因素.结果我们通过分析与研究发现,87名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率高达20.7%,其中呼吸道感染率高(44%).其次是泌尿道感染(27.8%).本研究发现,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在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糖皮质激素应用以及抗生素用药时间.提示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适宜措施和方法来预防院内感染,并且治疗期间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日降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

    作者:张启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各型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各型癫痫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各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n=80)和对照组(予以丙戊酸单用治疗,n=8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脂代谢指标,癫痫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为95%和85%,P<0.05;组间脂代谢指标,癫痫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在各型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解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癫痫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目的:针对小儿癫痫的护理干预对策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选取我院于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148例小儿癫痫患儿,依照盲选原则,选取其中74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视为对照组,而另74例患儿则给予综合性干预,为观察组.针对护理效果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上实验组有95.95%,对照组有72.97%,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资料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方法对于小儿癫痫具有显著效果,值得采用此方法以改善小儿癫痫患儿的康复状况.

    作者:荆华;徐小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4例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2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9%,不良反应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6%、26.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时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与不良反应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滕杭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情景模拟方法在骨科临床实习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情景模拟法对某院骨科实习医师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并使用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LCSAS))进行沟通效果评分.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骨科实习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降低医疗纠纷风险.

    作者:徐格;高仕长;黄伟;鲁超;梁安霖;阳明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家庭医生服务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社区的96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控制、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控制、依从性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t=3.5124、3.5127、4.0236,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的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自我控制能力和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兰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数字X线(DR)摄影技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放射科行患者5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普通X线检查,试验组用数字X线摄影技术(DR)检查.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图片相比较,具有纹理清晰、对比度好和分辨率高等优点,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数字X线摄影技术实现了图片数字化处理,可有效提升诊断可靠性和正确性.

    作者:范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