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塔
目的:研究助产士主导的家属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主导的家属陪伴分娩,对两组产后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家属陪伴分娩,可以有效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降低母婴并发症,缩短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较少,产妇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黄玉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接收普外科病患者106例,将其分为两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以及终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沟通不良以及导管脱落等情况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操作评分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普外科病中对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应用,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降低患者与护理人员出现纠纷的几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姜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本文对我院使用的自动摆药机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探讨自动摆药机在我院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优点,对于发药机的使用优势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和优化方案,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支持,提高了医院药房的服务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并让我院药房进入现代化时代.
作者:乔俊巍;孙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88例盆底肌力≤3级产妇,根据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康复护理分为观察组66例患者(其中A组22例、B组22例、C组22例)接受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D组)2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A组患者产后6~8周实施护理,B组患者产后8~10周实施护理,C组患者产后10~13周实施护理;D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各组患者产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及动力学.结果:观察组66例患者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中不同时间段各组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比较(P>0.05).结论:临床中对产妇早期不同时间段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及提高盆底肌力,但不同时间段相互间差异并不显著.
作者:赵学梅;张丙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8.7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略高于对照组(10.71%),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朱明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构成部门之一,是治疗疾病的一重要场所,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除了取决于医师操作技术外,还取决于其护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高低.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针对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和治疗护理需求予以个性化且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便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该研究在2014年12月-2016年6月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详细论述,并予以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本文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中采取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和加强干预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不同时间段的患者划分成为干预组、筛查组和对照组,参与研究的对象都是入住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大于24小时的患者,其中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2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300例患者,对其不进行主动筛查;筛查组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2月入组重症监护病房的255例患者,为患者进行鼻前庭拭子和直肠拭子等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但是对该组仍不给予干预;干预组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主重症监护病房的325例患者,在对该组患者进行主动筛查后,再给予阳性患者加强干预.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三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的医院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三组患者进行对比分,其中干预组的患者其感染率要明显的低于筛查组,同时筛查组的医院感染率要比对照组的低.经过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和加强干预后,三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患者进行深一步的分析,其中干预组的感染情况要好于筛查组,而筛查组的感染率要比对照组的明显低.结论:为了有效的防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采取多重耐药菌主动筛和干预等主动措施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陈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综合分析番石榴及其复方制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番石榴制剂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方法,61例)与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方法,61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体重指数、血糖情况(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脂代谢(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情况等参数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平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番石榴制剂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价值显著.
作者:杨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必嗽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患者使用药物之后,对两组患者使用药物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且进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评价.结果:在经过1周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通过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明显小的副作用,高的治疗有效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对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脱机的影响.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来本院治疗脓毒症的患者158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28d内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6 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在治疗ICU脓毒症中起到了有效作用,有助于早期脱机,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应在医院内部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章盈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患者144例,采集晨尿作为标本,每份标本采集2份,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与电光显微镜法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效果.结果:电光显微镜检测检测后白细胞阳性率为31.25%,红细胞阳性率为29.17%,与尿液分析仪白细胞阳性率33.10%和红细胞3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均较高,检测时应根据医院、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必要时可以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提高,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薛凤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保健需求的提高,之前建立在功能护理基础上的护理服务已不能适应目前医疗的需求.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已在国内医院及各科广泛展开.呼吸科老年患者较多,部分反复住院,急性发病病情重,且老年患者多存在情绪低落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悲观心理,因此临床护理不仅需要优质的基础护理,还需重视心理、社会等因素所致的护理问题.本文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作者:宋江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虽然外科技术已日致完善,大多数病手术后都可顺利康复,重返各自的岗位,但仍有少数病人可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从总体上可将术后并发症化为两大类:一类为一般性并发症,即各专科手术后共同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和肺炎等;另一类为各特定手术的特殊并发症,如胃切除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这里我主要阐述各专科手术后共同的并发症.
作者:张汝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包括安排护理人员、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实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标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述护理方法,具体见下文.治疗结束后,测量记录所有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总满意例为48例,护理满意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例为38例,护理满意率77.5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护患关系纠纷,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钟幼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盐酸山莨菪碱联合庆大霉素局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2组均常规应用常规降糖、调脂、营养周围神经及对症治疗,合并溃疡者,常规清创换药,选择有效抗生素局部应用;治疗组给予盐酸山莨菪碱及庆大霉素局部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山莨菪碱联合庆大霉素局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成本低.
作者:唐柯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3±1.9)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1.3±1.2)分,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预组中患者的HAMA评分为66.1%,对照组为的HAMA评分为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妇产科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都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作者:贾清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随着科 技 的 发 展,中 药 也 从 传 统 剂 型 中 迅 速发展出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 别 是 中 药 注 射 剂 的 出 现,使 中 药得到了全新的发展.但随着 中 药 注 射 剂 越 来 越 多 应 用 于 临 床,其 不 良 反 应的发生也逐年增加.
作者:裴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的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4例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误诊率高达33.33%,经临床对症治疗后,87.50%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死亡率为12.50%,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0.05).结论:在呼吸内科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准确掌握诊断治疗要点,对疑似患者及时给予各类临床检查确诊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及死亡率,从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辛国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针对小儿癫痫的护理干预对策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选取我院于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148例小儿癫痫患儿,依照盲选原则,选取其中74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视为对照组,而另74例患儿则给予综合性干预,为观察组.针对护理效果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上实验组有95.95%,对照组有72.97%,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资料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方法对于小儿癫痫具有显著效果,值得采用此方法以改善小儿癫痫患儿的康复状况.
作者:荆华;徐小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本文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五十六例.并且将其进行了随机的分组,观察组患者二十八例,对照组患者二十八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了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了急诊护理.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对他们的总有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该护理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医学临床的大力推广.
作者:赵丽华;李钧梅;邵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