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敏;赵伟康;徐品初;黎志萍;姚明忠
1996年9月-2002年9月,我科用沙棘油治疗Ⅱ、Ⅲ度烧伤患者151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富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spastic cerebral palsy, SCP)患儿的运动功能,我们于1999年6月-2003年2月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痉挛肌肉局部注射结合针灸推拿治疗SCP患儿13例,并与单用BTX-A痉挛肌肉局部注射(18例)和单用针灸推拿(17例)治疗的患儿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克文;吕娟芬;水泉祥;陈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验证中药复方肠吉泰(简称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设计,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用肠吉泰(治疗组30例)和得舒特(对照组15例)治疗,采用症状尺度表、大便性状表记录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变化,并记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73.3%.肠吉泰在改善患者大便性状、减少腹泻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急迫感天数方面,其疗效均优于得舒特(P<0.05),同时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且无毒副反应.
作者:沈芸;蔡淦;孙旭;赵昊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1年1月-2003年4月,我们用自拟方便必清治疗中医辨证属虚证的慢通过型便秘患者51例,与采用西沙必利治疗的47例作对照,并对两组患者结肠传输时间(colonic transit time, CCT)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云燕;谢炜;陈宝田;杨洁;吴宇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9年8月-2002年8月,我院采用尿毒清配合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40例,并与单行腹膜透析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三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用常规治疗(31例)和常规加参麦注射液治疗(31例),并对慢性心力衰竭进程中各项实验室指标[cAMP、cGMP、血浆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谱]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进程中,早期血浆cAMP/cGMP比值升高,晚期血浆cAMP/cGMP比值降低;cTnT浓度随着心功能恶化呈进行性增高.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cTnT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龙明智;王迪斌;杨季明;周丽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对12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了中药定喘汤加减进行治疗,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12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苏晋;吴新奎;穆守满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8年9月-2002年12月,我们用自制的三七胃痛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50例,并与用胃苏冲剂和西药各治疗5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存战;高社干;陈虹;李新强;田中伟;王春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基因多态性是指一种基因在人群中至少有2种表型,出现频度均>1%,它反映了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不同个体生物学形状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差别的原因.对基因多态性的认识,使现代医学走向个体化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医学根据证候的不同而辨证论治有相似之处.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辨证方面的探索性研究,本文拟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理论问题.
作者:陈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有文献报道证实,心脏手术后胃粘膜内pH低下者术后合并症增多,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CAB)中由于对心脏的刺激比较强烈,故加强胃肠道的保护尤其重要.有报道认为丹参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999年1月-2003年1月,我们以胃粘膜内pH(gastric mucosa intramembrane pH, pHi)为指标,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对OPCAB中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传根;施巩宁;张义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胰汤及汉防己甲素(Tet)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并测定血清大黄素、血浆Tet的含量,比较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胰管逆行加压推注牛磺脱氧胆酸钠诱发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然后将动物随机均分4组,分别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并在造模前后不同时间采集各组动物门静脉和腔静脉血,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6(IL-1、IL-6)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血清大黄素及血浆Tet的含量;光镜观察制模后96h胰、肺等组织病理变化及动物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清胰汤和Tet均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香猪的死亡率(联合组动物全部存活),减轻其胰腺及胰外器官的病理性损伤,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活性及门静脉、腔静脉血清IL-1、IL-6的含量(P<0.05或P<0.01),且联合组各时间点血浆Tet含量显著高于单用药组(P<0.05或P<0.01).结论:清胰汤及Tet可通过多个环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血药浓度,并在疗效上体现出协同效应.
作者:李永渝;高占峰;兑丹华;张红;罗蔷华;李莉娟;魏玉;刘佳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0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中药抗痨Ⅰ号治疗颈淋巴结核46例,并与单纯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4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燕芝;邓永聪;张瑛;顾美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0年1月-2002年10月,笔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40例,并与同期单用针刺治疗的3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明;刘永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健脾和胃疏肝、益气养血活血之健脾生血丸,对其减轻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作用进行对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新红;刘政;姚长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8年2月-2003年2月,我们对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强化及维持化疗期联合应用贞芪扶正颗粒,并与单用强化及维持化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封蔚莹;钮易蓓;钟永根;邵剑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VD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用元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29例)予喜得镇,每次2m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明显优于对照组(72.4%,P<0.01);在智能量表积分、生活自理能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元通胶囊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俊山;林求诚;黄荣璋;郑关毅;林智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0年1月-2003年4月,我们用中医天灸疗法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岩;李南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肺癌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肺癌的治疗疗效肯定,但栓塞后常引起胸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化疗栓塞综合征.1998年2月-2003年1月,我们对30例化疗栓塞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士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补气活血中药,疗程均2个月,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NCV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空腹血糖及NCV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补气活血法治疗DPN不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能显著提高其NCV.
作者:苗桂珍;梁秀珍;王亚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用纯中药制剂--更年宁心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5例,并与单用维生素E等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雪芬;蔡雪霞;余平;董月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