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莹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科1999年至2006年间进行的腮腺肿瘤手术3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8例,术后并发涎漏 2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6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术后2 a复发2例.结论:腮腺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良性肿瘤的治疗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或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术;腮腺恶性肿瘤在未侵及面神经时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冰冻病理在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刁传新;李顺海;明森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三种根管糊剂根充术后反应.方法:300个需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结果:Cortisomol组和Vitapex组疼痛发生率较氧化锌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可以有效减少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急症的发生.
作者:朱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结果:17例中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9例,隐匿型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7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6例.17例均有呼吸道症状.单侧,外缘分叶、毛刺,与纵隔锐角相交,内缘脂肪线影,支气管以及肺内继发性改变,淋巴结肿大以中纵隔和肺门多见,是纵隔型肺癌多见的影像表现.结论:纵隔型肺癌有一定的特点,CT在鉴别中更有价值.
作者:苏建文;乔英;周海龙;李健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PRL)在单纯性溢乳、闭经溢乳综合征和月经紊乱等疾患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PRL血症.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RL水平.结果:单纯性溢乳症患者中高PRL血症占23.60%,闭经溢乳综合征患者中高PRL血症占64.36%,月经紊乱等患者中高PRL血症占11.38%.结论:高PRL血症是泌乳及闭经溢乳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的重要反应,应定期监测血清PRL水平及观察疗效.
作者:王旭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取剖宫产再次妊娠的病例1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试产两组,经阴试产组根据宫缩给予微量催产素催产或引产.对两种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再次择期剖宫产与经阴试产两组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的发生率再次择期剖宫产组明显高于经阴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时间大于2 a为宜,前次剖宫产有绝对指征或在此妊娠出现新的指征可行择期剖宫产,否则可经阴试产,试产失败者改急诊剖宫产.
作者:杨峰;巩苏;张昆;洪兰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亚低温(28 ℃~35 ℃)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促进脑损伤病情的恢复[1].但进行亚低温治疗常须呼吸机辅助呼吸,条件要求高,观察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1999年11月至2006年10月用一般低温(32 ℃~35 ℃)治疗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同样取得了满意疗效,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素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24例结肠黑变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17例便秘,16例有服用泻药史,伴发结直肠息肉6例,伴发结肠癌2例.结论:结肠黑变病主要与便秘、滥用泻药有关,可能与结肠息肉,结肠癌有关.
作者:胡益民;许秀丽;闫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如何保证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技术的质量.方法:我院5 684例宫颈黏液脱落细胞标本进行裂解-杂交-捕获-反应-冲洗-收集信号-判读.结果:RLU/Cutoff≥1为阳性,<1为阴性,阳性为人乳头状(HPV)病毒感染.结论: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操作时要细心严谨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室温要恒定20 ℃~25 ℃,孵化时间要准确60 min,冲洗所用的水与冲洗的质量要保证.
作者:尹有群;王晓文;赵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细菌分布及感染菌变迁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常规对痰标本进行分离鉴定,按NCCLS推荐方法确定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确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及耐高水平氨基糖苷肠球菌(HLAR).结果:5年来细菌分布G-杆菌占86.1%,G+球菌占13.9%.288株菌中铜绿假单胞占25%为检出之首;感染菌变迁特点2005年、2006年肺炎克雷伯菌排序第一位,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上升为第四位和第五位;2006年产ESBLS发生率占大肠埃希菌的47.1%,占肺炎克雷伯菌的19.0%,检出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7.8%,HLAR占肠球菌75%,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占94.1%(抑菌圈<6.0 mm占88.4%),2006年白色念珠菌检出较2002年增长2.7倍.结论:产ESBLS是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检出增多主要原因,MRSA、HLAR增加使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念珠菌感染在现代感染中占有相当优势.
作者:叶爱群;宁放;任艳玲;李晓南;杨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热原监测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与微量细菌内毒素起胶化反应,从而检测微量内毒素的一种实验技术.此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观性好等优点.我院自1990年开展热原监测工作以来.
作者:许慧琴;田祝娇;黄旭真;李惠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应用TCD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脑血流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表现有眩晕、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胸闷、出汗、颈项不适双上肢血压相差40/20~30 mmHg,所有患者均有颈部血管杂音,应用德国EME公司TC2010CompoinⅡ检测仪,用2兆赫脉冲探头经颞窗、枕窗,分别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末段、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用4兆赫探头检查双侧锁骨下动脉、挠动脉.均行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方法是经股动脉插管,注入ominique 100 ml~150 ml,观察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椎动脉、颈总动脉.结果:19例均表现基底动脉反向血流,15例表现左侧椎动脉反向血流,4例双侧椎动脉均见反向血流;反向血流程度:均表现左椎动脉收缩期近完全反向,舒张期血流顺超声方向,4例双侧椎动脉均见反向血流的,其右侧只见收缩期部分反向血流.基底动脉部分收缩期反向血流;基底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频谱呈高阻力;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血流速度低,左挠动脉频谱呈低阻血流;束臂实验迅速放气减压,左椎动脉收缩期反向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右椎动脉无变化;DSA所见:19例均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锁骨下动脉远段延期显影,自右椎动脉起始部位注入造影剂,左椎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远段延期显影.其他血管未发现异常.结论:TCD技术可作为了解锁骨下动脉盗血的程度、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以及评价治疗效果和随诊的科学依据.
作者:高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心肌酶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及脑组织中,在脑部病变时血清心肌酶会有不同程度升高.Bakay[1]发现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脑肿瘤及颅内感染均可引起血清心肌酶升高.仇烨[2]研究认为小儿颅内感染中存在血清心肌酶升高,但有成人颅内感染血清心肌酶水平改变的报道则较少[3].本文对本院2003年至2006年收治的颅内感染成人患者血清进行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和肌酸肌酶同功酶(CK-MB)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清萍;陈芳;关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及时准确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折76例异位妊娠声像图与诊断并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腹部二维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76例,诊断符合率92.1%,误诊6例占7.9%.结论:腹部二维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对及时准确诊断宫外孕,为指导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淑利;彭莉;周美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更年期妇女机体内大的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产生各种症状.雌激素替代治疗(HRT)能缓解更年期症状,提高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120例有更年期症状的妇女口服倍美力及安宫黄体酮的疗效观察,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艳清;王爱玲;程建新;金瑞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水平的发展,医疗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医疗器械的清洗由原来的手工清洗逐渐被清洗机所取代.为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的洗涤质量,我们采用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机配以专用多酶清洗液进行清洗,经与手工清洗进行对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孙敏敏;蒋亚芬;毛春燕;赵荣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胆碱酯酶在部分肝脏病患者血清中的活性,从而证明其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酶速率法对126例观察对象血清(CHE)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CHE活性明显降低.结论:CHE在蛋白质合成受损时的肝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中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作者:王利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们ICU于2003年引进了血气分析仪,至今共监测了150余例患者,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了宝贵的价值.动脉血气分析仪是利用血气酸碱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液的pH、PaCO2和PaO2等指标,然后由电脑按有关的相应参数,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分析方法,临床上应用广泛.
作者:张文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和血管怎样进行功能活动和如何相互作用的科学.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特性的综合指标.高血压作为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造成脑血管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周围血管病的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高血压与血液流变特性改变之间有密切关系.
作者:何英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其疗效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提高[1].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尤为常见,是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照射野区瘙痒、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起泡、糜烂等,严重的可继发溃疡和坏死[2].患者十分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进一步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进持.
作者:王秀玲;宋瑞芳;古焕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病理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组织切片染色机正以其卓越的性能与良好的切片处理效果.特别是其稳定、高效,逐渐被各大医院及相关实验室所接受并使用.逐步替代目前的人工染色.
作者:刘泳冬;董愉;车丽洪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