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孙敬和;冼绍祥;陈新林;杨忠奇;汪朝晖;王琼
目的 考察微波灭菌法对全天麻胶囊中物质组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灭菌率为指标,优选出佳的微波灭菌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并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对全天麻胶囊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佳微波灭菌条件为功率600W、灭菌时间90s、物料厚度为2mm、含水量10%左右时;通过特征图谱的比较,两种工艺下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大于0.998,微波灭菌工艺下的3种指标性成分的总含量略高于传统灭菌工艺.结论 两种灭菌工艺下的全天麻胶囊化学成分类型无差异,在微波干燥工艺条件下,没有对天麻胶囊的质量造成影响.
作者:杨东晟;徐剑;杨立勇;张永萍;潘胜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基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探讨滋阴补肾代表方左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雌性未生育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阳性对照补佳乐组(BJL)、左归丸组(ZGW),每组8只.造模7d后给药12周,取材检测.双能X线检测大鼠股骨近端、远端1/3骨密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β-CTX含量,比色法检验大鼠血清ALP,Ca,Pi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结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股骨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密度,血清钙含量,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血清β-CTX、ALP、Pi含量上升(P<0.05);骨小梁间距增大,数量减少,结构紊乱.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和补佳乐组能明显提高骨密度,血清钙含量,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降低血清β-CTX,ALP,Pi含量,(P<0.05);同时防止骨小梁退化和成骨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左归丸能有效预防卵巢切除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流失,促进骨形成.
作者:曲宁宁;任艳玲;孙月娇;孟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双语教学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双语学习网站的建设对双语教学有独特和明显的优势.《中医基础理论》双语学习网站的建设,突破了传统双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困境.
作者:王立国;部爱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金桂外洗方1周内重复用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的影响.方法 将80只KM小鼠分为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各40只,完整/破损皮肤40只小鼠分为中药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中药组以金桂外洗方0.2ml作用于受试部位,空白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作用于受试部位,阳性对照组以等体积2,4-二硝基氯苯+丙酮酸作用于受试部位,每次持续0.5h,0.5h后温水洗去药物,每天1次,用药1周,连续观察7天,分别在第1、3、7天观察记录小鼠死亡数和皮肤刺激分值.结果 无一例小鼠死亡;无论皮肤是否破损,用药1周内,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对小鼠皮肤的刺激分值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皮肤是否破损,第1、3、7天的刺激分值阳性对照组均较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高(P<0.01).皮肤破损时,第1、3、7天的刺激分值阳性对照组均较皮肤完整时高(P<0.01);皮肤破损时,中药组第1、3天刺激分值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而空白对照组的刺激分值仅在用药第1天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结论 金桂外洗方外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皮肤完整时,金桂外洗方外洗对皮肤无刺激性,仅当皮肤破损早期稍有刺激性,建议在破损皮肤修复后再使用金桂外洗方更为安全.
作者:徐逸生;张秋平;杨仁轩;曹学伟;陈红云;刘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从中医学和现代药理学两方面论述防风治疗肠道疾病的作用.就中医学而言,防风升降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治疗泄泻与便秘,其“祛风胜湿”亦能止泻,“解痉”能缓解因肠道经脉拘急而引发的腹痛.现代药理学方面,防风能改善肠蠕动、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等达到有效治疗肠道疾病的作用.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评价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选择、纳入至少接受≥2年口服抗病毒治疗,连续随访>3年的2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划分为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队列和西医(单一抗病毒治疗)队列(111例VS 105例),观察、整理两组研究队列长期随访期间的肝功能、HBV DNA定量、乙肝两对半及肝脏影像学等主要临床病历资料.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SPSS 21.0软件统计描述和分析两组队列间间的肝硬化发病率.结果 至随访终点,西医队列中位随访6.5年,111例CHB患者中13例(12.4%)发生肝硬化,随访7年、10年的肝硬化发病密度分别为2.05%(100人年)、1.69%(100人年);而中西医结合队列,中位随访7.2年,105例CHB患者中6例(5.7%)发生肝硬化,随访7年、10年的肝硬化发病密度分别为0.62%(100人年)、0.75%(100人年).经统计学U检验显著性比较分析,随访7年、10年时,西医队列的肝硬化发病密度高于中西医结合队列组(P<0.05).两组队列随访7年时,肝硬化发生的RR和AR分别为0.3和1%;随访10年的RR和AR分别则为0.4和1%;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可以使肝硬化的发生率减少1.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延缓肝硬化的发生.
作者:申弘;凌琪华;陈逸云;叶青艳;聂红明;陈建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围绝经期失眠症与七情内伤导致的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心理应激是其重要病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气血盛实,充养脏腑.肝为女子之先天,肝血充盛、肝气调畅是阴阳各循其常的前提条件.具有多脏腑功能失常的围绝经期失眠症的关键病机是肝脾功能失调,调理肝脾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
作者:易玉辉;诸毅晖;潘早波;寇君;文培培;成词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燕窝中唾液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燕窝中的唾液酸在0.5%磷酸溶液中水解30min后,以邻苯二胺(10mg·ml-1)为衍生剂,60℃水浴中衍生40min.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0∶ 90),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28 nm;柱温:30℃.结果 唾液酸在19.12~382.4μ 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5.7%~ 98.4%;RSD为0.8%~2.2%(n=9).结论 实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燕窝中唾液酸的含量测定,同时也为真假燕窝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卢端萍;程佳华;陈硕;王勇;简育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石仙桃果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方法 以乙醇-水为提取体系,采用闪式提取法,探究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等对石仙桃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确立佳条件.结果 各因素对石仙桃果中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提取次数>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石仙桃果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min,液料比35∶1,乙醇体积分数80%.在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性实验,石仙桃果中的总黄酮平均提取量可达15.19mg/g,RSD=1.08% (n =3).结论 闪式提取法适合于石仙桃果中总黄酮的快速提取,为石仙桃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高效的新方法.
作者:刘建新;朱贤森;廖芳;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壮骨止痛胶囊拆方组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的作用特点,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 SD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阴组、补阳组、活血组,处理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L2~L4腰椎,右侧股骨骨密度,检测胫骨骨生物力学变化及血清E2水平.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阴组、补阳组、活血组.连续给药10天后,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002L/10g),其它各组小鼠腹腔注射致痛剂(0.6%醋酸溶液,0.0002L/10g),记录疼痛潜伏期(开始扭体的时间)和15min内扭体次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阴组、补阳组均能改善腰椎及股骨骨密度,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及各拆方组均能提高胫骨的大抗弯强度与大弹性应力,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阴组,补阳组均能提高血清中E2的浓度,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能显著延长小鼠庝痛潜伏期和降低扭体次数(P<0.05),方中活血组能显著延长小鼠庝痛潜伏期和降低扭体次数(P<0.05).结论 壮骨止痛胶囊拆方组各组均有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功效,补阳组及补阴组可增加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骨密度及提高血清中E2浓度的作用,补阳组功效优于补阴组.活血组药物对于醋酸扭体庝痛小鼠具有非常显著镇痛作用,三组药物共奏补益肝肾、壮骨止痛的功效.
作者:杨岩冰;曾英;李劲平;雷晓明;王文杰;杨琳;刘珊;莫新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对清代针灸大家陈廷铨著《罗遗编》一书反复研读,并比对书中所引用的各种医籍,对该书的著者、成书、主要内容及学术特色进行了重点探讨.书中内容包括了经络要穴、针灸禁忌、腧穴部位、内外各科疾病针灸处方等,内容全面而精简,配图详尽.认为历代医家对经络注解各有其独到之处,但医理奥涩,仍有阐发未明之处,对待一同的观点应以《内经》理论为指导;在临床应用上,针灸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选穴时应简而精,治疗中应刺灸法并重.
作者:郎朗;张华敏;侯酉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妇黄宁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材料,以泊洛沙姆188和丙二醇为胶凝温度调节剂,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制备处方;采用试管倒置法测定妇黄宁温敏凝胶胶凝温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黄宁温敏凝胶体外累积释放量,拟合释放曲线.结果 妇黄宁温敏凝胶胶凝温度为(37±0.1)℃,胶凝时间5.3min;体外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溶蚀释放较扩散释放占主要影响.结论 妇黄宁温敏凝胶制备处方合理、稳定;检测方法方便、稳定、高效,满足妇黄宁温敏凝胶体外释放研究检测要求;妇黄宁温敏凝胶符合阴道给药的设计要求.
作者:孙媛;刘波;赵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克隆及分析铁皮石斛DoMAPK5基因的表达特征.方法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CE),首次从铁皮石斛接菌共生萌发种子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MAPK基因,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等特征及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对DoMAPK5基因在石斛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结果 DoMAPK5基因(GenBank注册号KJ472788),全长为2184bp、编码一条597个氨基酸的肽链,预测分子量为67.39KDa,等电点为9.28,编码的蛋白均不合信号肽,在210-232位具有23个氨基酸的跨膜域,具有MAPK蛋白家族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域及MAPK位点.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DoMAPK5基因与葡萄MAPK基因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82%),与水稻MAPK10亲缘关系近.应用荧光定量PCR对DoMAPK5基因在石斛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未接菌的植物组织中属组成型表达,在接菌共生萌发的植物组织中显著上调,为未萌发种子的10.49倍.结论 DoMAPK5在植物组织中属于组成型表达,具有受菌根真菌诱导表达的特征.
作者:赵明明;张岗;张大为;李标;郭顺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参苓阿胶复方膏剂(SLEJCO)对气虚体质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控制饮食、自由游泳结合水中站立”方式建立气虚体质小鼠模型,用低、中、高剂量的SLEJC0干预,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比值(ESTR)、体重,测定肝糖原(GLY)含量、血清尿素(SUN)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各剂量SLEJCO都能提高小鼠体重、ESTR、GLY、LDH,降低SUN,且中、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SLEJCO能提高气虚体质小鼠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GLY储备、降低SUN生成、提高LDH活性有关.
作者:黄玲艳;黄宏轶;张海燕;陈思远;彭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拟扶正平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肠道菌群与致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胃肠道健康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以自拟扶正平溃汤,患者治疗前、治疗一周、两周时检测患者肠道菌群种类与数量,并测定IL-6、IL-10、IL-4、TNF-α等致炎细胞因子含量.同时测定健康受检者的相应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各证候均得到显著改善,症候评分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总分也显著降低,可见扶正平溃汤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治疗前,研究组肠球菌、链球菌、消化球菌和酵母菌无法检测,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葡萄球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类杆菌、梭杆菌、肠杆菌含量有一定的升高,P<0.01.治疗后,各菌株含量大致恢复到健康水平.此外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因子水平基本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拟扶正平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致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贺霞;边文贵;胡琼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解表清肺方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细胞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激活转录因子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转录激活因子-1(transcription activator-1,AP-1)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将C57小鼠分为6组,每组8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即利巴韦林组,剂量为0.5g·kg-1·d-1),解表清肺方高、中、低剂量组(即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其剂量分别为8,4,2g·kg-1· d-1),将各组小鼠乙醚轻度麻醉,滴鼻感染15LD50流感病毒液,每鼠4滴,约0.05 ml,正常组以生理盐水滴鼻,于攻毒前一天开始灌胃给药,共给药5d,每天1次,每次0.3 ml,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溶剂的蒸馏水,于攻毒第4天处死小鼠.采用RT-PCR反应测定小鼠肺组织的TLR7、MyD88、NF-κB、AP-1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测定肺组织TLR7、MyD88、NF-κB、A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LR7、MyD88、NF-κB、AP-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LR7、MyD88、NF-κB、AP-1 mRNA表达均有降低(P<0.01或P<0.05),而中药高中剂量组TLR7、MyD88、NF-κB、AP-1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相比有降低(P<0.01或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LR7,NF-κB的蛋白表达有降低,但MyD88、AP-1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清热透表方各剂量组可以通过以MyD88依赖的TLR7为主的信号通路,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作者:齐玲;邵敏明;刘妮;赵昉;张奉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肺脾论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运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36例肺脾两虚的ALS患者加服自拟健脾益肺方,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ALSAQ-40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总分、延髓症状积分及ALSAQ-40中社会交往亚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32、0.008),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ALSFRS-R每月下降均值为0.64±1.382,随访期间每月下降均值为0.66±1.95.结论 从肺脾论治ALS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疾病进展,有改善疾病预后的趋势.
作者:郑瑜;任展能;王安琦;侯晓妹;卢明;杜宝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综述近年来当归补血汤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进展.方法 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当归补血汤”.对检索到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有关当归补血汤配伍比例、有效成分、药理研究等研究相关文献.结果 终引用44篇相关文献,对当归补血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 当归补血汤配伍比例的合理性已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其药理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作用机制也再被逐步深入研究.
作者:曾宇;张三印;胡冠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遵循消积导滞,调理脾胃的选穴组方原则,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并善于针药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该文从辨证论治、选穴处方、预防调摄等多个方面,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主要传承者之一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经验.
作者:梁燕;李艳红;邢潇;王艳君;崔林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治疗脾虚痰聚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脾虚痰聚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治疗,对照组予健脾止动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儿抽动症中医症候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积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健脾止动汤作用优于单纯中药内服法;耳穴贴压使用简单,易操作,无痛苦,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宜;黄晶晶;何维佳;赵琼;张玉;刁本恕;林绍琼;廖述霞;梁河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