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及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张宇霞;马世震;冯海生

关键词:甘松, 挥发油, 浸出物, 含量对比
摘要:目的 测定对比不同产地甘松中的挥发油及浸出物含量,为控制甘松药材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附录中挥发油及浸出物测定方法.结果 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甘松挥发油含量存在差异,体积分数范围为2.0~5.2% (ml·g-1);采用稀乙醇作溶剂、热浸法的浸出物含量高,且不同产地甘松浸出物含量也存在差异,含量范围为14.2%~37.7%.结论 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甘松中挥发油和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浸出物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甘松药材质量的指标之一,该研究为完善甘松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芩苷苦参碱水溶液中共存状态的核磁共振法考察

    目的 考察黄芩苷、苦参碱在水溶液中的共存状态及结构变化,以确定咽舒复方制备成液体制剂的可行性.方法 以核磁共振法对其共存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组成变化.结果 黄芩苷的羧酸基团没有与苦参碱形成酸碱离子键,说明两者相互之间的影响对彼此整体结构没有造成破坏.结论 咽舒制备成液体制剂可行,剂型选择合理可靠.

    作者:吕旭潇;崔清华;田景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齐聪教授治疗妇科病的学术思想总结

    齐聪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载,擅长治疗妇科疑难痼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中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注重补肾健脾,同时衷中参西,重视药食互补,心身调护和外治法,颇获良效.文章总结其学术精要,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华;齐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独一味不同有效部位抗炎镇痛作用比较

    目的 研究独一味的不同有效部位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测痛法观察不同有效部位镇痛活性;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不同有效部位抗炎活性.结果 环烯醚萜苷类(400 mg/kg)能明显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增加小鼠热板痛阈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酮类和苯乙醇苷类作用较弱且与环烯醚萜苷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烯醚萜苷类(400,200,100 mg/kg)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 0.01),黄酮类(400,200,100 mg/kg)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苯乙醇苷类的作用较弱且与环烯醚萜苷类比较有较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 独一味中环烯醚萜苷类抗炎镇痛效果较好,是独一味的主要药效成分.

    作者:郑亚男;杜文杰;尹雪霏;梅之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傣药嘿良冲剂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嘿良冲剂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嘿良冲剂临床应用于抗肿瘤免疫、缓解化疗药物副作用等方面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建立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X模型组和嘿良冲剂给药组(16 g/kg);灌胃给药10d后,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CCK-8法测定各组丝裂原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丝裂原诱导脾淋巴细胞IL-2和IL-4产生水平.结果 嘿良冲剂能够显著增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5),促进受损的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恢复(P<0.05);同时增加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IL-2的产生水平(P<0.05),然而对IL-4产生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嘿良冲剂能够促进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脾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IL-2,维持Th1的优势状态有关.

    作者:万春平;郑喜;祁燕;李洁;徐莹;陈金素;曾婷婷;李斯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代表性黄酮成分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了7个采收期女贞子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三氟乙酸(53∶47,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量的变化与采样时期具有相关性,从8月20日至12月23日总体呈波动逐渐下降趋势,两成分的含量由68.50 μg/g、34.22μg/g分别下降至25.52 μg/g、13.74 μg/g,下降了近2/3.结论 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高的时期在9月10日.

    作者:戴一;贾晓益;汪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苍耳子炒制前后贝壳杉烯苷类成分毒性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苍耳子炒制前后贝壳杉烯苷类成分对小鼠肝脏指数、血清氨基转移酶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10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腹腔注射苍耳子生品、苍耳子炒品高低剂量组(16.03,9.84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给药14天.结果 肝脏指数: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1);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ST: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丙二醛含量:苍耳子生品、炒品高剂量组丙二醛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苍耳子生品高剂量组与苍耳子炒品高剂量组相比(P<0.05).结论 苍耳子生、炒品均可使肝脏组织的AST、ALT、丙二醛的含量升高并对肝脏有脂质过氧化损伤,但苍耳子炒品较苍耳子生品对肝脏的损伤轻,表明苍耳子炒制后具有降毒的作用.

    作者:盛昌翠;宋世伟;聂磊;王光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现阶段我国中药资源保护政策刍议

    中药作为中医的诊疗用药的物质基础,对中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中药自身药材质量下降、野生资源濒危状态加剧,加之国家中药发展政策的错位及法律保护的不足,使得中药发展陷入了困境.文章通过对中药资源相关概念的辨析,在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药资源发展问题原因加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中药资源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臧运森;田侃;喻小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柴胡与狭叶柴胡的特异性引物PCR鉴别方法

    目的 设计专用于柴胡与狭叶柴胡鉴别的ARMS特异性引物,为柴胡、狭叶柴胡的药材鉴别提供分子鉴定依据.方法 根据柴胡、狭叶柴胡与其他柴胡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寻找柴胡与狭叶柴胡的序列特异性位点,设计用于进行柴胡与狭叶柴胡分子鉴别的特异性引物.结果 该特异性引物为柴胡、狭叶柴胡的鉴别提供了分子鉴定依据,可从多种药材及中成药(蜜丸、水蜜丸)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柴胡、狭叶柴胡.结论 运用特异性引物PCR法能有效地从植物和中成药(蜜丸及水丸)中鉴别出柴胡与狭叶柴胡,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省时、简便的特点.

    作者:薛英;李晓伟;邢婕;张福生;秦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种新型小动物脾虚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索脾虚高脂血症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组、脾虚高脂血症组.空白对照组予普通颗粒饲料喂饲,高脂血症组予高脂饲料喂饲,脾虚高脂血症组采用饥饱失常加运动控制及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4周后采用一般体征评分标准对大鼠进行评价,间苯三酚法测定尿D-木糖排泄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淀粉酶(AMY)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油红0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电镜观察大鼠肝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组及脾虚高脂血症组在一般状态、毛发体表、肛周和总分均得分较高(均P<0.01);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形成大量脂质沉积,核周间隙增大,胞质内线粒体嵴减少,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与高脂血症组相比,脾虚高脂血症大鼠在肛周和总分方面均明显升高(均P<0.01);血清AMY和尿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饥饱失常加运动控制及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可以构建大鼠脾虚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作者:李静;贾连群;李宁;朱美林;王俊岩;杨关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马尾松树皮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体外探讨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inus massoniana bark extract,PMBE)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人正常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形态观察、荧光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对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培养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AST)和丙谷转氨酶(ALT)水平分别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HO-1活性、HO-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CCl4损伤组比较,PMBE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GSH含量和相关抗氧化酶类水平升高,细胞凋亡和坏死比率、MDA含量及上清液中AST和ALT活性降低,HO-1活性、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但与CCl4损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MBE对CCl4损伤L-02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O-1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冯冬茹;蒋婷;蔡懿;谢衡;李若达;郑光耀;王金发;王宏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提取成分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生殖系统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已超过肺癌居于第1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于第2位[1].在治疗方面,去势治疗仍为重要措施,但大部分患者在经历18~24个月的中位期后,终将转化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2,3],进而导致抗雄激素治疗不敏感而终止治疗.中药治疗AIPC具有其优势地位,其中一些提取物有效成分对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扩散具有肯定作用.

    作者:张瑶;陈军;李小江;贾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及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对比不同产地甘松中的挥发油及浸出物含量,为控制甘松药材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附录中挥发油及浸出物测定方法.结果 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甘松挥发油含量存在差异,体积分数范围为2.0~5.2% (ml·g-1);采用稀乙醇作溶剂、热浸法的浸出物含量高,且不同产地甘松浸出物含量也存在差异,含量范围为14.2%~37.7%.结论 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甘松中挥发油和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浸出物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甘松药材质量的指标之一,该研究为完善甘松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张宇霞;马世震;冯海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临床督导刍议

    讨论了院校教育和中医师承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引入临床心理督导制度的概念,并对临床心理督导与中医师承的相似性及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对比,进而建议构建中医临床督导制度,并提出了基本的原则与框架.

    作者:孙越异;徐光兴;刘娜;王蓓;殷忠勇;司群英;高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益智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小鼠p27kip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智提取物(石油醚部位)对糖尿病肾病小鼠p27ki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以益智仁提取物(石油醚部位)20 g/(kg·d)灌胃,连续干预4周.定期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生化指标.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取肾组织提取,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小鼠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的小鼠p27kip1蛋白表达上调,在不同药物有效干预情况下,p27kipl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益智仁提取物(石油醚部位)能促进p27kipl蛋白表达下调,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起到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谢毅强;刘嫱;韦祎;高湲;朱叶;房磊臣;零小妹;邢明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暖木条荚蒾抗炎镇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暖木条荚莲抗炎、镇咳祛痰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甲醛致小鼠足肿胀实验以及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渗透实验来观察暖木条荚莲茎枝水煎液的抗炎活性,采用氨水致咳法和小鼠酚红排泌法研究暖木条荚莲茎枝水煎液对小鼠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暖木条荚莲茎枝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的耳肿胀、足肿胀以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均可抑制氨水所致小鼠的咳嗽反应,使咳嗽次数减少、引咳潜伏期延长,对小鼠气管痰液分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酚红排泌量增加,且量效关系成正比,其中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明显(P<0.01).结论 暖木条荚莲茎枝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炎镇咳祛痰作用.

    作者:何晓燕;李倩;周颖;宋亭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瓜蒌-薤白”药对治疗胸痹作用机制的研究

    “瓜蒌-薤白”是仲景治疗胸痹的重要药对,验之临床确有疗效.基于此,文章从中医学的药性理论出发,结合实验研究来探讨“瓜蒌-薤白”药对治疗胸痹的作用机制.从临床实际看,不论何种证型的胸痹,都会导致胸阳失于温通,“胸阳不宣”等基本病机贯穿在胸痹的整个病程之中,故辛温通阳的“瓜蒌-薤白”药对对各种胸痹类型都具有较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对于胸阳不宣型效果尤佳.

    作者:梁伟;何家振;韩林涛;王亚伟;黄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myc基因及蛋白在木脂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抗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木脂素对胃癌细胞抗增殖过程中c-myc基因及蛋白的作用.方法 实验所用细胞为人胃癌MGC-803细胞,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免疫细胞化学、RT-PCR及Western检测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人胃癌MGC-803细胞生存率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在24,48和72 h实验组胃癌细胞c-myc蛋白的表达均呈阴性,而对照组均呈强阳性(P<0.01).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c-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对照组胃癌细胞中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而实验组胃癌细胞中逐渐降低(P<0.05).结论 木脂素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调控细胞周期.

    作者:冯海一;张友波;李柱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芩的种质产地与其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评价黄芩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HPLC方法.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是1.5~7.5 m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2.15%.16种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范围为 13.92% ~ 24.29%.结论 不同产地黄苓样品中黄苓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黄芩品种及产地对质量有影响.

    作者:管仁伟;王英震;周建永;林慧彬;高玲;林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九种中药多糖组分对小鼠血清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索黄芪等中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其部分机制.方法 提取黄芪、枸杞、香菇、地黄、防风、当归、柴胡、板蓝根、蒲公英等9味中药多糖组分,分大、中、小剂量灌胃干预实验小鼠,连续给药7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细胞因子水平,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黄芪、枸杞、地黄等3味中药多糖组分一定浓度组小鼠血清GM-CSF、G-CSF、M-CSF中一个或多个集落刺激因子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具有浓度差异性(P <0.05或P<0.01);②当归多糖组分各浓度组小鼠血清M-CSF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且具有浓度差异性(P<0.01).结论 黄芪、枸杞、地黄、当归等4味中药的多糖组分对机体集落刺激因子的干预效应的可能是这些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部分途径.

    作者:田维毅;葛金文;陈育;于红红;冷泠;张勇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瑶药酸吉风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目的 对酸吉风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四大经典鉴别法对酸吉风进行鉴别;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方法对酸吉风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 四大鉴别均具显著特征可确定酸吉风药材鉴别方法,并确定其检查限量.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为酸吉风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蔡毅;谢凤凤;颜萍花;朱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